专栏名称: 财经马红漫
著名财经主持人、独立财经观察员马红漫博士的自媒体平台,每天十分钟解读财经热点,让你看透财经本质,助你实现财务自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年文摘  ·  哪吒的牙为什么破破烂烂的 ·  昨天  
澎湃新闻评论  ·  夜读丨中年时代的聚会 ·  昨天  
康石石  ·  仅需10几万预算的日本,性价比是真的高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马红漫

《成就者》导演手记 — “如果专业人才不足,金融改革就成了高风险的事”

财经马红漫  · 公众号  ·  · 2018-11-18 09:03

正文


在诸多领域的专家中, “经济学家”一直拥有 高大上的光环。他们的表态,往往会成为百姓投资理财的标杆;他们的言行,往往会影响着人们对于财富的认知。

当市场逐渐恢复理性,“经济学家如何说”更是成为了公众关心的话题。而在2018年的年末,《成就者》栏目经过精心安排与密集走访,带来“经济学家专题”——知名财经评论人马红漫将逐一对话这一领域的标杆人物,带来他们的经历和判断。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执行院长张春,做客本期节目。

张教授是一个捧过美国“金饭碗”的学者:23年的国外经历,美国高校的终身教授,1987年就已经6万多美金的年薪……换做其他人,万万找不到回国的理由。



我们帮张教授算了一笔账:87年6.4万美金,差不多50多万人民币,毫无疑问的顶级收入者,倘若这位经济学家当时拿着这笔收入在中国买房子…



如此高收入的职业,超级金饭碗,偏偏被张教授给放弃了。他把这个归结为骨子里的冒险精神:

“我对美国的生活,我觉得我也知道了,今后如果我感到退休会是怎么样,就是未来是什么样,一目了然,但是中国从90年代开始,就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必须经历这个。”

张春教授作为第一个在美国大学取得金融学终身教授之后全职回国工作的学者,他参与筹建高金学院,开始致力于培养国内的金融人才。高金也逐渐成为国内知名的高水平金融学府。张春也在故土重新收获了新的人生起点。



但张春在节目中,并未提及太多成就,谈及当下的教学事业,他反而会有些担忧:

“中国现在需要人才,为什么中国的金融改革,政府好像不太敢,就是因为中国金融方面的人才过于稀缺,放开了你们不懂,风险搞的很大。”

在他看来,经济腾飞的中国,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庞大的,在伦敦和纽约,金融人才占百分之10以上,而上海只有百分之5-10的人口。专业人才的缺口直接影响金融改革:如果在脱离专业的情况下硬推,风险就容易陷入不可控。因此,金融人才的培养依然压力巨大。

在本期节目中,编导团队还把自己当做那90%-95%的多数,用普通老百姓的目光去对话经济学家。以下为编导和总监的讨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