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必须具有高远的眼界,才能高瞻远瞩;做人要坚持正确的准则,才能有所成就。
《围炉夜话》中有一句话,“看书须放开眼孔,做人要立定脚跟。”这句话说的是,读书必须具有高远的眼界,才能高瞻远瞩,具有良好的判断力,以广泛吸取知识;做人要坚持正确的准则,站稳立场,才能有所成就。
古人很看重读书变化气质的作用,宋朝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清朝萧抡《读书有所见作》中也说过类似的话:“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对于读书的方法,放开眼界乃是首要入门之法。《礼记·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博学之”是放在第一位的,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杜甫也正因为其诗歌集众家所长、融旧开新而获得了“诗圣”的称誉。后人在评价他时说“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不可与言杜。”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一样,都是开拓眼界的绝佳方式。只有先把眼界放开的读,才能有后来的由博返约、触类旁通;才能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钩玄提要;才能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知道自己内心真正的向往。放开眼界,是读书的第一要义。
就做人而言,要“立定脚跟”,也就是要有一个稳定的立场。《大学》里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内心首先有了一个明确的原则立场,然后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后心才能静下来,不会妄动;能做到心不妄动,然后才能安于处境随遇而安;能够随遇而安,然后才能处事精当思虑周详;能够思虑周详,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
《圣经》中也说,“把房子盖在磐石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把房子盖在沙土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并且倒塌得很大。”如果内心有了坚定的原则立场,那无论世间的事情如何变化,都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否则也就只能落得“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下场。
放开眼界读书,才能知道这世界的异彩纷呈;立定脚跟做人,才能在异彩纷呈的世界里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