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完文昌帝君不能荒废了学业进度,心里只想依靠文昌帝君的保佑,所谓天道酬勤,这种想法万万不可。同时祭拜文昌帝君谒大可不必执着于该拜几次?或是什么时候要去拜?也不是拜越多,效果保证愈好。
文/解人颐
近几年,无论是中考,高考还是小升初的考试,乃至于小学入学考试竞争都异常激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每到考试的当口,各个寺庙宫观里也都人满为患,家长为孩子祈愿烧香,希望能考个好成绩,其实不仅中国家长这样,韩国,日本的家长也都是这样。俗话说:“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我们要求好成绩,想进好学校,到底应该拜哪一尊神呢。那就是今天二月初三圣诞的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
在道教庞大的神系中,文昌帝君可谓是一位别具特色的神眞,因为他不仅受到道门香火的奉养,同时深得儒家士人的崇拜,古时一些地方的文庙也都会在奉祀孔子的同时,也会建有魁星阁,文昌殿,甚至在一些佛教的寺院里,如成都的文殊院中即设有文昌帝君的神殿,领受着佛门弟子的膜拜。
文昌帝君全称“文昌梓潼帝君”,亦称为“梓潼帝君”、“文昌君”。本是号称蜀王的张育,与梓潼的地方神“亚子”两位人物合併而成的神明。时人认为“张育”即为梓潼神“亚子”的转世化身,故将两者合二为一,称其为“张亚子”。据《文昌帝君阴骘文》称,文昌帝君曾一十七次化身人间,世为士大夫,为官清廉,从未酷民,同秋霜白日之高洁不可侵。“济人之难,救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因此,天帝命文昌帝君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凡人间之乡举里选,服色禄秩,封赠奏予等等,都归文昌帝君管理。
而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各地的学子,都会祭祀自己家乡的神灵,祈求自己的考试顺利。两宋时期,文昌梓潼神被认为较灵验,而逐步取代了其它地方科举之神,成为中国内地学子,共同的保佑科举顺利的神祇。在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就提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名为李知几的考生,曾经向梓潼文昌帝君祈梦,当晚就梦到自己来到了成都天庆观,观里有一个道士,指着一块用来垫放纺织机的石头,对他说,“你以此作为名字,就会考中了”,这位李姓考生于是就改名为李知几,果然一举成功,科举及第。而在宋代时还流传着这样一种传说,凡是经过文昌大庙的读书人,突然天降风雨,就表示可以及第升官,所谓:“士大夫过之,得风雨送,必至宰相;进士过之,得风雨必至殿魁”。相传王安石幼年过张亚子祠,风雨大作,长大后果然位至宰相。
至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终于正式诏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于是梓潼神张亚子遂被称为文昌帝君,流传至今,中国有“北孔子、南文昌”之说,可见文昌帝君信仰之盛行。
天聋地哑
文昌帝君的陪祀神为“天聋”、“地哑”两位书僮打扮的神祇,一人持毛笔,一人持簿册。代表着“天机不可洩漏”、“文运人不能知”、“文人须谦卑少言”等意义。
《历代神仙通鉴》曰:“梓潼真君道号六阳,每出驾白骡,随二童,曰天聋、地哑。真君为文章之司命,贵贱所繫,故用聋、哑于侧,使其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天机弗洩也
。”这里还提到了文昌帝君驾“白骡”。另外,文昌帝君的前身张育,乃蜀地的将领,故亦有戎装披甲,骑战马的形象,这匹马世称“禄马”,相传能带福禄而来,俗言:“禄马得得跑,官位步步升”。
文昌帝君宝诰
志心皈命礼
不骄帝境,玉真庆宫。现九十八化之形藏,显亿千万种之神异。飞鸾开化于在在,如意救劫以生生。至孝至仁,功存乎儒道释教;不骄不乐,职尽乎天地水官。功德难量,威灵莫测。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九天辅元,开化主宰,司禄职贡举真君。七曲灵应,保德宏仁大帝,谈经演教,消劫行化,更生永命天尊。
天聋、地哑真人宝诰
志心皈命礼
桂香殿内,元皇座前。芒鞋道服,焕西极之文光;粉面双子,秉东方之秀气。掌图书而持桂藉,捧如意而载蒲团。侍立九天,降青鸾于世间;随行七曲,控白马于云霄。锄恶慝以幻聪明,凭忠孝而开智慧。缄阴阳之秘,谨承地而承天;妙变化之身,洵非聋而非哑。至孝至圣,至感至灵。紫微构府,玉霄绛宫。启白传言,宣恩达令,文昌辅弼真人。
拜文昌帝君不仅局限于二月初三这一天,有心者初一、十五或者考试前夕都可以,祭拜文昌除了准备一般拜拜要用的香烛元宝之外,还有几件特殊的贡品,需要准备。一是包子和粽子,寓意为包中,二是一把葱,寓意为聪明,如果近期正好有考试的朋友,还可以加你的准考证复印一份,带着复印件一起去拜文昌喔。这些都准备好了,就可以点燃香烛,将这些供品、金纸放在供桌上,然后诚心祈愿,心中默念:
文昌帝君在上,弟子○○○愚昧,考试将届,诚心祈求
文昌帝君添赐智慧,保佑弟子过目不忘,并能小心作答,获得高分,祈求金榜题名。弟子○○○发愿,在放榜之后,立即作○○○善事,以叩谢神恩。
拜文昌
之后就等香烛燃烧过半,即可将金纸元宝和准考证一起火化,供品则带回家食用,沾沾文昌帝君的福气。当然要想考试考得好,用功读书,准备考试,也必不可少。拜完文昌帝君不能荒废了学业进度,心里只想依靠文昌帝君的保佑,所谓天道酬勤,这种想法万万不可。同时祭拜文昌帝君谒大可不必执着于该拜几次?或是什么时候要去拜?也不是拜越多,效果保证愈好。只要考生自己充实实力,有这份心意安排出时间,就算只是去庙裡行抱拳礼,虔心祷告,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心诚则灵,否则拜再多,自己却不用功,整天游荡,妄想靠文昌帝君保佑,那是迷信,而不是正信了。
文昌帝君阴骘文
我们不仅要拜文昌帝君,更要学习文昌帝君的德行,根据文昌帝君飛鸞降筆的《樟潼帝君化书》中提到文昌帝君本为天庭的星神,他“独占辰宫双女上,兼司火德五行情。”后来降生会稽张家,“张氏出黄帝之子,名挥,始造弦矢,张罗网,世掌其职,子孙因以张为姓,显于吴。”自幼嗜学儒家经典,事母至孝,为国尽忠。《清河内传》亦曰:“吾本吴會間人,生於周初,後七十三化,累為士大夫,未嘗酷民虐吏,性烈而行察,同秋霜白日不可犯。”从《化书》中可知,文昌曾辅佐周公,忠谏厉王,尽忠于周室。其后,又栖真于西蜀雪山,鹤驭蜀北劍門,仍以忠孝仁义教化民众,警喻权贵,治理鬼神,成为巴蜀地区主宰道德公理的第一尊神。通过他的九十七种显化,规劝世人。
正如序中所言:“化之所存,道之所存也。居官者览予化迹,若是之严忠廉干济之心,未必不凛凛也。文人儒士观是化之终始,知赫赫之若临,未必不祇惧修省。农工商贾杂家者流,闻千百载之骇闻,欺心者获天诛,口业者被神戮,善有赏,恶有罚,未必不寒心竦毛,迁善改过。习释道者,知劫运果报之昭昭,未必不全其心而蹈其矩奚。”
文昌帝君求保佑
正是依据教化众生的原则,文昌帝君显化的种种事迹,如宁亲、降瘟、好生、荐贤、归寂、孝友、恤孤、尽忠、栖真、雨谷、戒龙、尚义、憫世、仁政、诛暴、获圣,以及饵丹、显灵等等,来告诫世人欲得功名富贵,学道成仙,必须忠孝伦理,明白善恶报应,以文昌帝君为榜样楷模,学习他的行谊,这样方能与文昌帝君相应,得到文昌帝君的庇佑功名显达,平安富贵。
(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解人颐。)
本文来自腾讯道学投稿作者,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