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课程简介(江松霖老师)
:
Χαῖρετε! ‘Υμᾶς ἀσπάζομαι! Πῶς ἔχετε; 大家!我希望邀请你们共享一段有趣的时光。我们将跟随《到雅典去》(Athenaze)的课文,进入狄开俄波利斯(Δικαιόπολις)一家的生活中,感受他们平凡生活里的喜怒哀乐,并且与这个自耕农家庭各位成员一道观摩古典时代雅典生活的诸多奇趣侧面。
在本期课程中,我们将首先学习古希腊语的字母发音及气符、重音等单词拼读要点;随后我们将在阅读并理解前十课课文的同时,掌握并熟悉古希腊语语法中的基础词形(morphology)这一部分。我们将认识(1)冠词、介词、数词等词类,(2)名词与形容词的性、数、格和变格法还有(3)动词的现在时等时态、现在分词等语式、语态、人称、数以及变位法等等。我们在之后继续学习古希腊语时总会与这些基础概念打交道。另外,为了略微拓展对动词语式的理解,我们还会补充了解一些句式知识。
初级课程简介(江松霖老师)
:
Χαῖρετε αὖθις! Ἆρ’ εὖ ἐπάθετε; 大家好!在这一期课程中,我们将从《到雅典去》(Athenaze)的第一册一路读到第二册,同菲利波斯(ὁ Φίλιππος)与狄开俄波利斯(ὁ Δικαιόπολις)一起踏上寻医之旅。透过他们旅途中发生的各种事情,我们将进一步了解古代希腊的文化习俗,并逐步理解希腊4世纪下半叶的时代背景。在基础词形(morphology)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动词的不定过去时及将来时等时态、分词等语式以及非构干元音型(-μι)动词变位等知识;在基础句法(syntax)中,我们则会学习定语从句、绝对属格等结构。这些语法我们在阅读古希腊语文献时随处可见。
希腊语原典阅读课程简介(Agathon老师)
:
A. N. Whitehead曾经评论说,欧洲哲学传统可以说是 “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释”。同样,西方诗学批评的历史,也可以算是如此。柏拉图在《理想国》第十卷(607d6—e2)中将诗人从理想国中驱逐出去;可同时他也暗示,如果诗歌的支持者能够证明诗歌不仅带来愉悦,而且对公民社会有益,他也愿意倾听。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位接下这个挑战的哲学家;从菲利普·悉尼(1595)到雪莱(1821)的两篇“Defense of Poetry”,再到20世纪的德里达和默多克等思想家,柏拉图对诗歌批评在文学史、哲学史上都有极其深刻的影响。
我们的夏季古希腊语阅读课就来看看,柏拉图笔下的诗歌和诗人到底是怎样的存在。阅读材料选取了剑桥黄绿本的Plato on Poetry,其中包含了《伊安篇》和《理想国》第三卷和第十卷的选段。《伊安篇》中,苏格拉底批驳了把荷马史诗奉为圭臬的游吟诗人伊安;在理想国第三卷和第十卷中,柏拉图解释了为什么在他理想的城邦中没有诗歌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