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关注反做空研究中心,在这里,您可以看到公司巨头与资本大鳄的博弈,您可以看到波诡云谲的做空与反击,您可以看到一次次危机背后的阴谋诡计与悲痛欲绝。欢迎来稿和提供线索,邮箱:
[email protected]
;微信号:
622006305.
7月1日的维多利亚港畔,洋溢着喜庆气氛,鲜红的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迎风飘扬,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的标识随处可见。在这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来自国家及粤港澳三地的政府、企业和专家学者齐聚香江,就如何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展开了深入探讨。
在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作主旨演讲时,正式向外界通报了粤港澳大湾区下一步六项重点工作,他表示,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省珠三角九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良好基础
。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志英发表演讲表示,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广州可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发挥积极作用,
广州有8条铁路枢纽战略通道衔接国家高速铁路网
,地铁运营里程2016年为308公里,2020年将达到600公里;全市高速公路、快速公路总里程也将分别达1085公里、1048公里。
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志英表示:“提升空港海港铁路枢纽功能,打造科技创新走廊和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的能力。”
深圳市副市长艾学峰表示,
作为我国创新创业活力突出的“现象级”城市,深圳的目标是以创新合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携手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
深圳市副市长艾学峰表示:“当前深圳正致力于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2016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4.1%,我们希望将深圳科技产业优势与港澳的国际化优势结合起来,务实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开发,加快建设深港创新科技园。”
在说到交通方面,珠海市市长李泽中也介绍了珠海交通体系健全,
海港有亿吨深水良港,空港有大型航空枢纽珠海机场,大型桥梁有港珠澳大桥等,轨道交通有广珠铁路、广珠城轨、广佛江珠城轨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对于珠海是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珠海市市长李泽中表示:“珠海位于珠江口入海的西南部,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陆地相连,港珠澳大桥建成后,珠海将成为唯一与港澳路桥相连的城市,也是港澳辐射粤西和中国大西南的重要通道。”
香港贸发局局长发言表示,从全球角度来看,湾区一直都是增长最快,外贸实体量最大的的区域,在粤港澳湾区建设上香港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香港贸发局局长罗康瑞表示:“未来大湾区不仅作为我们内地重要的经济群,辐射能量也会影响中南、西南地区,但是我相信还会影响延伸到东南亚国家,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国际资金营运中心跟枢纽。”
来自港澳商界的的代表就表示,在这些优秀条件下,粤港澳大湾区是港澳未来发展不可错过的新机遇。加强与区内合作,必能为未来的持续繁荣开拓新领域。
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表示:“根据集团最新的规划,华润将在大湾区有超过,一千三百亿人民币的投资机会,为持续稳定和经济繁荣,做出我们的贡献。”
世界著名湾区的特征除了国际一流的创新能力,
还必须是集优美的海洋自然环境、现代化生产和生活方式、开放性社会和经济形态、国际化商业和交通网络于一体的城市群和都会区。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陈广汉表示:“因为粤港澳湾区人口总量大,空间范围也大,这样我们要带动这整个地区的发展,它需要同时做大做强,从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各自突出优势的基础上,展开合作。”
此外,湾区的建设要让公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以推动美丽的湾区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增加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推动和打造建设,全球宜居宜业宜游的经济大湾区。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巢欢 杨毓发自香港的报道
粤港澳大湾区的难点和痛点
文章来源:综合开发研究院、南方+、朱罗纪
整合:Q房地产频道(qfang99)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惠州、中山、佛山、肇庆和江门等九个内地城市,以及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
国家发改委在这个时间节点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它的出台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它的辐射影响力何在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方向,这里都为同学们划好重点啦。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快速从理论设想进入实际规划和布局阶段,从国家层面看,基于四个方面的考量:
第一,在全球化下半场竞争中,中国需要全新的开放平台。
中国入世之后,通过大规模“引进来”,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成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目前中间品、知识、技术、资本、人员、服务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组合,对市场规则的一致性以及国际标准的兼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二,中国经济转型迫切需要创新型发展模式。
随着技术模仿空间缩小和改革红利逐渐减弱,近年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持续下降,亟需探索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向国际价值链高端攀升,培育新经济动能。同时也有利于形成北有京津冀一体化、中有长江经济带、南有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湾区经济形态已经成为全球经济重要增长极与技术变革领头羊
,纽约、旧金山、东京三大湾区通过其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在经济、人口、科技、产业等领域都体现出了无可比拟的聚集优势。
第四,近年来香港经济增长放缓,贫富差距拉大、阶层流动性趋弱等社会问题有所加剧,影响到香港社会稳定和人心回归的大局,
亟需探索如何将香港自由经济和法治社会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促进“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全球湾区经济大多具有四大特征,高度开放、创新引领、区域融合、宜居宜业。与全球三大湾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相比,
粤港澳湾区经济实力雄厚、区位优势明显、创新能力突出、国际化水平领先、合作基础扎实。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但是,粤港澳大湾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格局,是其最大的特点,同时也是最大的难点和痛点所在。
粤港澳三地属于不同关税区域,由于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的差异,各类要素难以实现完全自由流动,一些领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现象,湾区城市群之间资源整合相对不足,发展协同效应尚未充分显现,长期存在“龙头之争”。在一国两制条件下,让湾区城市形成“融合”发展态势,破除行政和制度壁垒,让要素顺畅流动,资源优化配置,形成有机整体以提升效率、释放更强功能,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策划、精心设计、稳步实施,要坚持全球视野,坚持‘一国两制’,坚持市场主导,坚持合作共赢。”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透露,下一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道路通,百业兴”。要进一步加快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内地与港澳交通设施有效衔接,构建高效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共建世界级港口群和空港群,优化高速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布局,完善现代货运物流体系。
二是着力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
要进一步创新联动发展机制,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在区域内便捷流通;推进投资便利化,加大重点领域开放力度;促进贸易便利化,加强口岸协作,创新查验模式,实行更高标准的贸易监管制度;推进人员往来便利化,鼓励港澳人士赴粤投资及创业就业,为港澳居民提供更多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