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信安徽
安徽网信工作新媒体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百姓关注  ·  一国企要求未献血员工交100元互助金?回应: ... ·  20 小时前  
贵州日报  ·  贵州省2名县处级干部被查 ·  昨天  
丽水在线  ·  丽水16名女青年参加!好样的 ·  昨天  
丽水在线  ·  丽水16名女青年参加!好样的 ·  昨天  
百姓关注  ·  部分景点暂时封闭!贵州知名景区紧急通知 ·  2 天前  
贵州日报  ·  徐麟在遵义市调研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信安徽

创新数字技术运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网信安徽  · 公众号  ·  · 2025-01-27 08:51

正文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加快政策部署,深入推进数实融合、发展壮大数据产业,激发数字经济发展动力。有研究预测,到203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80万亿元。在数字化浪潮中,依托数字技术所形成的文化新业态正是数字经济领域新的增长点之一。

与传统技术相比,数字技术凭借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能更好营造“置身其中”的互动式体验,拉近大众与文化之间的距离。前不久,中央广电总台推出首场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大型晚会“AI奇妙夜”,采用AI技术成功打造了星际等场景,让观众仿佛身处星空之中,沉浸式体验宇宙的浩瀚。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推出的沉浸式演艺《红飘带》,集合了AI虚拟交互、全息影像、全维度机械运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声场等最新技术,精彩还原红军长征历程,带领观众重返历史场景,让红色历史从平面走向立体。数字技术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及优势,让人们得以更真实地感受自然的广阔与历史的深沉,依托其生长的文化创意拓展了文化产业内容,加速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

让文化作品得到长久保存,是文化创作者的梦想,而低价且快速获取文化作品则是消费者的需求,数字技术的应用为更好对接文化消费供需提供了新的可能。近年来,文化传承保护方面的数字化实践比比皆是。例如,“数字圆明园”项目通过数字采集、数字存档,完成了圆明园1:1数字模拟搭建,以数字化的方式实现了“复活”文化遗址的梦想。数字技术还帮助观众高性价比体验文化作品。“发现敦煌——敦煌艺术情景式特展”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这场由触摸互动、3D全息投影和光影科技打造的展览,生动呈现了敦煌壁画艺术,一展敦煌壁画的千年风采。这些数字艺术品不仅传递了文化创作者的思想,也为文化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和优质的选择,让文化创作者和消费者完成“穿越式”互动,让人们更深刻地体悟文化中蕴藏的价值与智慧。

多样的文化创新与活跃的文化市场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文化新业态行业对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68.2%,其中,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互联网搜索服务、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互联网广告服务、数字出版等6个行业小类营业收入呈同比两位数增长态势。不难发现,这些增长态势明显的行业均具有突出的数字化特征。以其为代表的数字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扩大了数字产业的经济外延,丰富了数字产业的文化内涵。

当前,数字文化已深度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在丰富消费者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对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提出更高要求。我们应创新数字技术的使用与表现,深度挖掘文化丰富内涵,推动文化与技术的深度融合,让数字文化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来源:光明日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