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化肥的利用率不高,当季
氮肥利用率仅为35%,磷肥的利用率仅为10%~25%左右
,
这样就导致了化肥用量越来越高。
中国占世界化肥使用量的三分之一
。美国和印度化肥使用量加起来才够中国的使用量。
我国化肥总产量和总用量占据世界首位,据估计,每生产9斤粮食就消耗1斤化肥,如果每个人粮食定量按照30斤/月计算,那么
每个人每年差不多就消耗化肥40斤。
1、化肥中不含有机质、腐殖质,因此大量使用化肥,土壤由于有机质和腐殖质的缺乏,
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造成土壤板结
,农植物产量质量下降。
2、
化肥利用率低
,氮肥因为易挥发、流失,利用率只有30%-50%,磷肥的利用率才10%-25%,因为磷酸根化学活性活泼,施入土壤后大部分磷与土壤中的
Zn
2
+、Mg
2
+、Ca
2
+、Fe
3
+、Al
3
+
等
阳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磷肥。
钾的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
。
3、化肥大量使用
使蔬菜瓜果品质大大下降。
由于作物不仅仅需要氮磷钾,同时还需要钙铁锌硒等许多微量元素,而化肥一般成分比较单一,所以长期使用化肥必然导致土壤中所含养分趋于单一,易使作物营养失调,从而导致作物内部转化合成受阻,必然导致作物品质下降,
瓜不甜,菜不香。
4、危害人体健康。
大量施用化肥,易使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超标,而亚硝酸盐与胺类物质结合形成
N-亚硝酸基化合物为强致癌物质
。
5、化肥的大量使用,还会
造成土壤的有益菌、蚯蚓的大量死亡。
6、化肥的长期低效施用,往往造成土壤中某些元素的过分积累和
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及环境的污染
。
7、从中国大量使用化肥看,越使用化肥,
地力就越下降,就越依赖化肥
,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8、过量使用化肥给农民带来严重的收入损失。据抽样调查,我国80%的农户习惯凭传统经验施肥,不考虑各种肥料特性,盲目采用“以水冲肥”、“一炮轰”等简单的施肥方法。
全国有1/3农户对作物过量施肥,导致农民种地投入不断增加
,虽然粮食产量增加,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有的地方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肥,
只增加成本不增加产量
,造成农产品品质低劣,使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甚至降低其收入。
9、影响作物品质。
由于农田大量施用单元素化肥,其养分不能被作物有效地吸收利用。氮、磷、钾等一些化学物质易被土壤固结,使各种盐分在土壤中积累,造成土壤养分失调,部分地块的
有害重金属含量和有害病菌量超标,导致土壤性状恶化
,作物体内部分物质转化合成受阻,使农产品品质降低。超量使用化肥使果蔬生长性状低劣,并且容易腐烂,不宜存放。
10、导致粮食和农产品安全受到威胁。
过量使用化肥极易使庄稼倒伏,而一旦出现倒伏,就必然导致粮食减产,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过量使用化肥还容易发生病虫害。使用过量的氮肥,会
使庄稼抗病虫害能力减弱,易遭病虫的侵染
,继而会增加防虫害的农药用量,直接威胁食品的安全性。一旦食用受污染的农产品,就会对人类身体造成严重威胁,引发中毒及诱发其他病症。
11、增加土壤重金属和有毒元素。
产生污染的重金属主要有Zn、Cu、Co和Cr。研究表明,无论是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还是石灰性土壤,长期施用化肥还会造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如长期施用硝酸铵、磷酸铵、复合肥,
可使土壤中As的含量达50~60 mg/kg。
12、加剧土壤酸化。
长期施用化肥加速土壤酸化。一方面与氮肥在土壤中的硝化作用产生硝酸盐的过程有关。首先是铵转变成亚硝酸盐,然后亚硝酸盐再转变成硝酸盐,形成H+,导致土壤酸化。另一方面,一些生理酸性肥料如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在植物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后,土壤中H+增多,许多耕地土壤的酸化与生理性肥料长期施用有关。同时,
长期施用KCl,因作物选择吸收所造成的生理酸性的影响,能使缓冲性小的中性土壤逐渐变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