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最近也在和小伙伴们聊,利率这么低,明年要怎么做
大家都说,没得办法,降就降吧,先过了今看。
明年,要么降收益考核,要么降薪,摆烂。
在利率下行的周期里,赚到了最后1BP,剩下的就交给时间。
要么转行,要么继续拿极低的工资,仅养活自己。
各自的人生,各自想办法过
有道是,年年难过年年过。
趋势是确认的,现在1.7已经不是低了,可能1.5才是。
现在银行存款端的协定利率都已经到了0.6的水平了。
算是提前降息,大家在唱的0利率,是不是也会到来?
可以拉一个职业生涯的倒计时了。
日本不是说有先例么?利率下行的周期,金融行业产能过剩,大家都走了。
但我看了一下,金融人都去哪儿了?
就不贴数据了,说结论吧。
有技术研究背景的, 去了研究院,只是不干卖方,去那些科技公司,继续卷。
有的去国外就业了,日本那几年海外市场是很赚钱的。
有的呢,就在家趟着了,毕竟日本福利还是比较好的,且他们的贫富差距并没有那么大。
反观我们呢?
有的大把的灵活就业。
去当网约车司机,顺便利用研究功底,可以优化一下路程+载客效率,赚点钱,这也可以卷的。
去当外卖,就是逆行人生里的, 有技术的,搞一个活地图,或者集中各个骑手的经验,出一本《如何提高骑手配送效率》,说不定,可以再就业。
现在直播也挺多的,有点名气的,可以上个直播间,带货嘛~这是流量的尽头。
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我们最近就业的结构里,机构内卷的环境下,这些产业的就业人数,反而是上升了。
只是不能在家躺着,因为社会福利不好。
但总可以说,就业问题总归有去处,这边不行了,总有能行的。
以前公务员也兼职赚钱,现在金融行业的牛马们也加入了。
金融是周期性行业,利率上行的周期里,从业人员反而会增加,背后可能是经济的增长。
看看美国好像就是有这个趋势,过去加息这段时间,就业市场里,金融行业+AI,从业人数在增加。
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老本行别丢,低谷的时候,灵活就业,上升的时候,重操旧业。
中间的过程会很久,也可能很快。
这个过程,伴随着生产效率的提升,新兴产业的崛起,分配制度的改善。
有耐心,就可以慢慢熬
再回到现实,这个时候,我们要怎么办?
策略就是买买买,然后想好后路要去干嘛?
再等上面是不是会有重大变革,静待时机。
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金融行业虽是资金+资源,但也分三六九等。
大部分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牛马了,对于时局的变化,就是无能为力。
除了政权的更迭,能够穿越周期的,只有极少数人,社会无论怎么动荡,他们总能安然无恙。
再惨如胡
雪岩
被抄家,
一无所有,精明的罗四姐
仍
然有
近上百
万的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