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暴走的菠萝蜜
研究生的二三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暴走的菠萝蜜

读书分享|基于情境构建的传统文化类功能游戏设计研究

暴走的菠萝蜜  · 公众号  ·  · 2024-11-04 16: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11

基于情境构建的传统文化类功能游戏设计研究




分享者‍: ‍‍ 杨依宁

原文‍‍作‍者:高源 (浙江工商大学) ‍‍

文献类型:硕士学位论文

‍‍‍‍‍‍‍‍‍‍‍





/阅读目的/

1/ 分享目的

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将情境构建理论引入传统文化类功能游戏的设计研究中,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这篇论文可以帮助其他研究者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丰富他们的研究工具和方法。

指导实践应用
本文不仅提出了理论模型,还通过实际案例《夹缬》的功能游戏设计与测试,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通过这篇论文可以为游戏设计者、开发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参考,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

推动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类功能游戏旨在通过游戏的形式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分享这篇论文可以引起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关注和支持,促进更多优质的文化类功能游戏的开发,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研究关联

与古琴文化功能游戏设计的关联
情境构建的应用 :本文提出了情境构建理论在传统文化类功能游戏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这些方法同样适用于古琴文化功能游戏的设计。例如,可以通过情境故事法,设计一系列与古琴相关的任务和故事情节,引导用户在游戏过程中了解古琴的历史、演奏技巧和文化背景。
用户研究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用户访谈等方法,深入了解目标用户的行为动机和文化学习需求。这些方法同样适用于古琴文化功能游戏的用户研究,帮助设计者构建用户画像,为游戏设计提供依据。

与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关联
文化结构框架 :本文提出了文化结构框架,从多个层次设计文化体验。这可以应用于其他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中,帮助设计者从多个角度展示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
文化学习阶段 :本文将文化学习过程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这一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文化遗产的功能游戏设计中,逐步引导用户深入学习和理解文化遗产。

与游戏机制设计的关联
游戏机制与文化内容的融合 :本文强调了游戏机制与文化内容的融合,这对于任何文化类功能游戏的设计都非常重要。通过设计互动性强的游戏机制,如模拟演奏、解谜任务等,可以使用户在游戏过程中既能享受乐趣,又能学到知识。
多感官呈现 :本文提到文化元素不仅限于视觉和听觉,还可以通过游戏的叙事和机制来展现文化精神内核。这一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文化类功能游戏的设计中,通过丰富的音效、精美的画面和生动的故事,多感官呈现文化的魅力。


/基本介绍/

1/ 研究问题

论文的核心问题是 如何利用情境构建理论来指导传统文化类功能游戏的设计 ,确保游戏既能吸引用户,又能有效传播文化知识。具体来说,研究探讨了如何通过情境构建的方法,分析和重组游戏中的“学习”和“体验”要素,构建出既能满足用户学习需求,又能提供良好游戏体验的设计模型。此外,论文还关注了如何通过具体的案例研究,验证所提出的设计模型的有效性。

① 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情境构建相关理论,对传统文化类功能游戏进行研究,探索情境构建对提升用户学习动机及营造游戏文化环境所发挥的作用,从而优化传统文化类功能游戏体验;
② 本研究产出的传统文化类功能游戏情境设计模型和构建策略为该类功能游戏的情境构建和设计思路提供理论指导,为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实践研究提供案例参考。

2/ 研究框架


3/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重点解析/

1/ 传统文化类功能游戏情境模型研究




2/ 传统文化类功能游戏情境构建策略研究


3/ 基于情境构建的传统文化类功能游戏设计实践与验证



/方法借鉴 /
1/ 古琴文化功能游戏设计
  • 情境构建的应用 :可以借鉴文章中提到的情境构建理论,分析古琴文化的学习和体验需求,构建适合古琴文化的功能游戏情境模型。例如,可以通过情境故事法,设计一系列与古琴相关的任务和故事情节,引导用户在游戏过程中了解古琴的历史、演奏技巧和文化背景。
  • 用户研究 :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和用户访谈等方法,了解目标用户对古琴文化的兴趣点和学习需求,构建用户画像,为游戏设计提供依据。
2/ 文化体验的多层次设计
  • 文化结构框架 :文章提出了文化结构框架,可以从多个层次(如历史背景、演奏技巧、音乐理论等)设计古琴文化体验。这有助于用户在游戏过程中获得更全面的文化体验。
  • 化学习阶段 :可以借鉴文章中的文化学习阶段设计,将古琴文化的学习过程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逐步引导用户深入学习。
3/ 游戏机制与文化内容的融合
  • 游戏机制设计 :文章强调了游戏机制与文化内容的融合,这对于古琴文化功能游戏的设计同样重要。可以通过设计互动性强的游戏机制,如模拟古琴演奏、解谜任务等,使用户在游戏过程中既能享受乐趣,又能学到知识。
  • 文化元素的多感官呈现 :文章提到文化元素不仅限于视觉和听觉,还可以通过游戏的叙事和机制来展现文化精神内核。在古琴文化功能游戏中,可以通过丰富的音效、精美的画面和生动的故事,多感官呈现古琴文化的魅力。

/阅读思考 /

1/ 优点
① 图示清晰:图示内容很多,后续可以学习,多画图表示
② 研究比较成体系:文章从理论研究、要素分析、模型构建与策略生成、设计实践与验证等多个阶段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确保了研究的全面性和深度。

③ 理论和实践结合:文章通过设计并测试《夹缬》这款游戏,验证了所提出的设计模型的有效性。这不仅证明了理论的可行性,也为其他类似游戏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案例。

1/ 局限

关联性建立不够 :理论挖掘和后面研究内容没有太大的关系,联系不强。

研究范围有限 :虽然文章选择非遗蓝夹缬作为研究对象,但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不同的文化主题可能需要不同的设计方法和策略。因此,研究结果的普适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真实场景探索不足 :文章主要集中在虚拟场景的游戏文化环境研究上,对于真实场景的物理环境要素分析较为欠缺,这可能影响到某些类型游戏的设计。

文化深度挖掘不足 :尽管文章在文化体验环境要素分析中做了大量工作,但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层次挖掘和解读仍有提升空间,特别是在文化精神内核的传递上。

/相关文献 /

[1] 褚金勇,韩雪迪.传递“中国故事”:游戏的文化媒介传播及功能化发展[J].华夏传播研究,2021,(02):109-126.

[2] 李海石.非遗文化类功能游戏的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9.DOI:10.27670/d.cnki.gcqdu.2019.002378.

[3] 吴璐瑶,彭月橙.功能游戏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设计思路研究[J].包装与设计,2021,(05):140-141.

[4] 陈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手机游戏中的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9.

[5] 崔晨旸,戴瑞,罗瑞雪,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游戏设计的研究[J].包装工程,2021,42(22):33-39.

[6] 黄石.基于用户交互体验的游戏性评估[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04):102-104+108.

[7] 李南南.基于儿童参与游戏设计的秦淮灯彩数字化传承研究[D].江苏大学,2020.
[8] 葛超宇.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弱功能游戏设计方法研究[D].江南大学,2021.



/读者互动 /

古筝严肃游戏的用户调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