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光谷
我为光伏发光,新型光伏第一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M93交通之声  ·  10级大风!浙江一小区顶楼玻璃被刮没…多地停 ... ·  17 小时前  
FM93交通之声  ·  今晚,请务必早睡1小时! ·  3 天前  
FM93交通之声  ·  确认了!明天起,上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光谷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Adv. Sci.:主体工程打造更持久亮丽的蓝色OLED!

知光谷  · 公众号  ·  · 2024-10-11 08:01

正文

文章亮点:
(1)高工作稳定性:采用蒽衍生物作为三重态-三重态上转换(TTU)主体材料,极大地提高了蓝光OLED的工作寿命。

(2)窄带发射和高效率:所开发的OLED具有窄带发射峰(476 nm)和16 nm的半峰全宽(FWHM),同时实现了CCE高达154.3 cd/A的电流效率,满足了BT.2020标准对深蓝色的需求。

蓝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有机显示和照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受到效率和稳定性的双重挑战,特别是商用蓝色OLED的效率和寿命相对较低,这些挑战原因在于三重态-三重态湮灭(TTA)、三重态-极化子湮灭(TPA)等过程导致器件退化,亟需进行技术突破。尽管通过引入双发光层结构、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等策略有所改进,但蓝光OLED的寿命和效率仍未达到商业化要求。

本论文研究了两种新型蒽-二苯并呋喃为骨架的主体材料,通过掺杂具备窄光谱发射优势的多重共振热活化延迟荧光(MR-TADF)蓝光发光体作发光层,成功构建高性能p-i-n型OLED器件,实现高色纯度的深蓝光发射(发射峰位于463 nm,半高全宽FWHM=26 nm),更将器件在1000 cd m−2初始亮度下的寿命(LT90)提升至249小时,显著优于传统材料MADN。通过瞬态电致发光以及激子动力学理论计算阐明了该三线态-三线态上转换(TTU)荧光发光过程中低效率滚降特征及存在的激子损耗过程。为了挖掘此类主体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本研究进一步构建顶发射型器件,受益于微腔结构TE-OLED器件的发光光谱半峰宽缩减至16 nm,从而获得了几乎满足BT.2020 标准的纯蓝光发射(CIE坐标:(0.136, 0.048),电流效率CCE高达154.3 cd A−1)。
该研究不仅为蒽基TTU主体材料的设计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更为开发更加稳定的窄带发射深蓝光OLED器件开辟了新的道路,推动了蓝色OLED在高端显示器中的大规模应用,并将进一步推动有机发光技术的发展。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蔡万清为本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邓敏聪为该文通讯作者 。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深圳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项目的资助和支持。

Host Engineering of Deep-Blue-Fluoresc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High Operational Stability and Narrowband Emission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