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已成旅企必争之地。
悄然进军
11月6日,上海复星集团与英国旅游集团Thomas Cook合资的三亚ThomasCook托迈酷客旅行社正式揭牌,这也是海南首家中外合资旅行社。
复星集团布局海南不无道理,三亚和海南一直是复星旅文的重要战略版图,三亚Thomas Cook托迈酷客的成立更是复星旅文完善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战略布局。
其实,早在2015年复星就宣布斥资约9200万英镑收购了Thomas Cook集团5%的股份,并在上海与Thomas Cook集团合资成立了托迈酷客公司,负责拓展在中国市场上的品牌和业务,其中复星和Thomas Cook分别占股51%和49%。
近年来,复星加速海南旅游产业链布局。
今年5月,投资110亿元建设的三亚·亚特兰蒂斯刚刚开业,为期6年的项目筹建以及七星级的定位,显露了复星在文旅板块的野心。
选择海南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政策不无相关。随着国际航线加密和
59国人员入境免签政策落地,单是三亚就迎来外国游客共有14万人次,成立合资旅行社有望带动更多境外游客来海南旅游。
除了对标竞争激烈的出境游业务外,入境游业务将是托迈酷客区别于其他中国旅游企业的“杀手锏”。
据复星旅文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钱建农透露,未来复星旅文在三亚还将有文化演艺、体育、夜间活动、餐饮等更多项目落地。
再加上已开业两年的三亚Club Med和旗下太阳马戏团的演出,
复星旅文早已将文旅版图扩展到海南自贸区这一旅游业的兵家必争之地。
开疆扩土
实际上,包括布局海南旅游市场在内,近几年,复星在文化旅游业上动作频频。
今年7月4日,复星国际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建议分拆复星旅文及其附属公司,促成该板块独立上市,目的是为扩大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旅游业务。
9月3日,复星旅文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为旅游和酒店业务筹集5亿美元。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复星旅文已连续亏损4年,不过幅度有收窄趋势。2018年上半年,复星旅文亏损约为1.35亿元。
根据招股书披露,复星旅文的收入主要由度假村(地中海俱乐部Club Med)、旅游目的地(三亚·亚特兰蒂斯)、基于旅游场景的服务及解决方案(泛秀、迷你营、Foliday平台)三部分构成。
根据2018年半年度财报,上半年度假村业务收入约为63.7亿元,占复星旅文所有收入的95.5%。而其旅游目的地业务三亚·亚特兰蒂斯已于今年4月正式开业,今年上半年经营产生的收益约为2.05亿元。
三亚·亚特兰蒂斯
目前度假村业务已是复星旅文的“摇钱树”,想必希望通过海南项目来获得业绩新引擎。
对此,华美顾问集团首席知识官、高级经济师赵焕焱直言,“
复星集团在三亚的住宿业投资巨大,回报周期较长。因此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引入境外高端客源是正确的。
”
而
Thomas Cook在欧洲运营着15个客源地市场,线上线下3000个旅游门店遍布欧洲,并拥有90架民航客机和200个独家的自有品牌酒店,自然也有
助推复星旅文上市的底气
。
随着海南自贸区总体方案出台,海南已成为政策高地,对于复星旅文来说,海南是文旅链条上的一块重要拼图,将有效丰富复星掌握的旅游资源,有助于复星加速向轻资产转型的步伐。
从Thomas Cook,到Club Med和三亚亚特兰蒂斯,再到太阳马
戏团,加上复星旅文旗下旅行社品牌“复游旅行”、景区及度假村管理品牌“爱必侬”、旅游演艺“泛秀”、儿童迷你营和一站式平台Foliday,复星旅文打通了休闲度假产业闭环。
资本价值
不过,当下提高盈利能力是复星旅文亟待解决的问题。想要真正梳理旗下庞杂的业务板块,达到生态共融的发展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从目前来看,这条路走得并不顺利。
最近几年,不少地产大佬频频涉足文旅地产,这是从单一房地产开发向多元化转型的必然选择。
但文旅产业资金投入高、回报周期长,对开发后的持续运营能力要求高。可以看出只有实力雄厚、整合资源能力强和拥有强IP的房企才能笑傲江湖。
万达是前车之鉴,最近万达集团与融创中国先后发布公告,为2017年那场总对价超过500亿的交易画上句号,从此融创中国成为万达文旅项目实际操盘手。
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对于文旅的看重。近期,孙宏斌与海南省领导进行项目洽谈,表示将在海南发展文旅产业,并在海南设立了文旅集团总部。
看来,竞争对手少不了。不过,也不用过于紧张,三亚地中海俱乐部度假村和与三亚·亚特兰蒂斯靠自身特色与周边酒店形成差异性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