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向大会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报告全文点击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全文)
对于这样一份展现全国法院一年“成绩单”的报告,全国人大代表怎么看?我们一起来听“全国人大代表热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关乎国家长治久安。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新兴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区块链为技术支撑的虚拟货币因匿名性、难以溯源等特征迅速成为不法分子的犯罪工具。
最高法工作报告中提及的一起集资诈骗罪、洗钱罪典型案件,就是诱骗多人购买所谓“虚拟币”,造成巨额损失,并在境外“洗白”。
“涉虚拟货币、自洗钱等新型犯罪的案件通常案情复杂,金额巨大,社会影响恶劣,波及范围广泛。”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薛济萍
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法院严惩非法金融活动,为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办理提供了参考,也彰显了
切实承担起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的责任。”
(记者:王珊珊)
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也是统一市场的必然要求。报告指出,人民法院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出台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认定构成垄断的案件31件,同比增长2.1倍。审结侵犯商业秘密、串通投标等不正当竞争案件1万件,同比增长0.7%。
如何通过司法促进市场资源高效配置?报告显示,2024年人民法院审结破产案件3万件,同比增长6.5%,盘活资产7902亿余元。对无法挽救和不具重整价值的“僵尸企业”,依法及时出清;对可以挽救的困境企业,积极引导重整,帮助657家企业走出困境。
“报告让我深刻感受到人民法院在
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等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薛济萍
表示,期待法治成为营商环境的“最硬内核”。
“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信心是经济行稳致远的坚实基础。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是今年两会各位代表格外关注的话题。
(记者:乔文心)
“过去一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养老服务纠纷典型案例,推动养老机构善尽安全保障义务、加强服务场所适老化改造,助力老年人舒心养老。”听取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后,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通市福爱护理院护士长李楠楠
心情激动,对报告赞不绝口。作为一名养老行业从业者,她一直关注着人民法院关于老年人权益保护的相关工作。
李楠楠建议,人民法院应更加关注民生权益保障,以“如我在诉”意识继续办好民生案,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获得感;
进一步完善保护老年人权益工作机制
,加大审判执行力度,为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提供高质量的司法服务和保障,让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用法治保障“老有所养”。
(记者 王俏 通讯员 顾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