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园地
主要发布与历史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发布《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站的各类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莓辣MAYLOVE  ·  2.7 雌性大熊猫一年可受孕的时间最多只有3天 ·  7 小时前  
十点读书  ·  情商高的人,都有这1个特质 ·  11 小时前  
十点读书  ·  35岁后,就不要再去同学聚会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园地

新著推介 | 长江学者桑兵著《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出版

历史园地  · 公众号  ·  · 2024-12-09 00:00

正文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作者:桑兵 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壹卷YeBook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ISBN:978-7-220-13837-9



【内容简介】

本书《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重写大历史计划“五四与新文化运动系列”中的第一部。受五四运动的影响而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从之前的思想启蒙演进到社会化的文化运动,引起《新青年》内部的分裂,胡适等骨干成员对群众性的社会运动抱有疑虑,陈独秀和李大钊则积极响应并投身其中。运动在全国各地进行的态势不同,主要体现于社会化宣传层面,且难以为继,于是很快就不得不由社会改造转向政治革命。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叙述与历史上新文化运动的事实合为一炉,可以依照时空联系从各种视角还原历史的本相及其演化,使得新文化运动史的研究站上新的台阶。


【作者简介】
桑兵,河北威县人,原任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讲座教授,现任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首位历史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期从事近代中国知识与制度转型、清代以来的学术、大学与近代中国、近代中日关系史、大学与近代中国、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国学与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史、抗日战争史等方面的研究。著有《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治学的门径与取法》《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等十几部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重要刊物发表多篇论文。

【编辑推荐】

五四与新文化运动是对中国近代国家与社会有着深远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研究也长期是近现代史领域中的“显学”,百年以来,研究成果相当丰富,许多论述似乎已成所谓固化共识。但有心者若深耕史料,细究其中,不难发现通行的诸多相关叙述,与历史实情仍有相当的抵牾,各种具体史实的叙述和认识存在不少误读错解。近现代史去今未远,但后来研究者或避重就轻视而不见,或不求甚解一笔带过,遂至于百年之后,事实反而愈发不明。本书旨在重审熟知历史,还原细节及其联系,不仅纠正偏蔽,亦可指示门径。


【目录】

绪   论   新文化运动史的逼真与如实

第一节   重写大历史

第二节   何时是百年

第三节   事实与认识

第四节   突进与限度

第五节   重现历史本相


第一章 “新文化运动” 的缘起

第一节   何来“新文化运动”

第二节   恢复原状与创造新文化

第三节   以“新文化运动”为革命方法

第四节   “新文化运动”演讲会

第五节   北京大学的“运动家”

第六节   并非结语

第二章 《新青年》的无缘与有份

第一节   自称:《新青年》同人的两歧

第二节   他指:若即若离的牵连.

第三节   差异:新思潮与新文化运动

第四节   后认:链接新文化运动.

第五节   “五四新文化”说的内在紧张


第三章 北京大学的角色

第一节   胡适:没有新文化运动

第二节   陈独秀:我们新文化运动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巨子

第四节   北京大学的新文化运动

第五节   新思想的摇篮

第六节   新文化运动的真精神


第四章 少年中国学会的进止

第一节   为文化的运动

第二节   创造中国的新文化

第三节   以运动收文化之效

第四节   新文化的真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