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
↓
↓↓
大家好,我是
坚持说老实话,始终保持希望的
肖老师
▲ 点击上方关注
▲
再点击右上角的“
···
”,选择
设为星标
,
文章每天
自动推送
套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学会思考并防范外部的套路带给我们的风险,同时也要掌握更好的套路为己所用,帮助自己披荆斩棘。
小升初这点事呢,我一般认为还是要因人而异。可以择校,但不一定所有人都要朝一个方向,一个赛道去竞争。
要说大部分孩子,倒也适合适当的去卷一卷,进个好的班级氛围学伴,受良性影响的可能性更大。
但是,就像有一小撮天赋极强的孩子,也有一小部分,心理承受能力没那么好的孩子,就如上图所说,进广益重点班,但是承受不了垫底的班排名压力,也许校排名,甚至全市排名成绩都不差的,但是,在那么一个班级氛围里,就是有人受不了。
这个情况,不独双语,在麓山,双语都有。这还是公立中比较宽松的,放到民办,尤其是偏衡水,军事化的雨花金海,那心理承受成问题的学生更多。
所以,如何客观评估自己孩子的情况,没有人比父母更了解一个五六年级的小学生,怎么做选择,怎么做规划?
即使是专业的心理医生,他也只是从心理医生的角度给建议,肯定也没办法从教育的角度。
小升初也好,中考也罢,高考大学就业考公考编,都是为了成长和生活,或者说谋生赚钱,家长的观念对孩子影响巨大。
鸡娃的同时别忘记适当的鸡自己。
只可惜,孩子虽然为了小升初择考在奥数上花了精力,却没有把小学的语文数学主科基础打牢。
虽然进了特色批麓山班,麓外的加工能力毕竟是不如长郡双语和麓山国际,尤其是在中等及偏下学生方面。
所以,即使23届中考成绩拔尖,麓山班却依旧不少类似情况的孩子,最后即使小升初是考试选拔再摇号幸运进入,中考只能接受就读麓外高中的现实。
择考固然重要,选择初中同样重要,重点是否适合自己孩子?是不是本末倒置才导致最后的初中落后,中考失利则只是初中两三年可以看到和预见的结果!
这是一个值得小学家长深思的问题。
套路就是这么些套路。
从初一一直招生到初三,最后能有指标生的可能就只占一半,因为这部分孩子是从初一入学一直读到初三的。
有的学生可能读到初三最后又回地市中考去了,也不是不可能,每年这种情况也不是个例。
当然,能考上四大的,基本还是会留长沙的。20%也好,40-80个四大也罢,其实本质上的意思差不多,无非是从地市捞学生的本事如何。
是捞到一小撮四大苗子,还是捞到一大堆苗子。
再就是招生手段,是怎么收费,怎么减免,怎么给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