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蓝财经
为财经记者、投资者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微观三农  ·  评论丨加快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  16 小时前  
永安研究  ·  永安研究丨生猪:关注正套机会 ·  昨天  
微观三农  ·  科技加力赋能 绘就农业现代化新图景 ·  3 天前  
刀法研究所  ·  金价暴涨,年轻人买0.1克金贴在手机上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深蓝财经

中国第一经济大省,要易主了?

深蓝财经  · 公众号  ·  · 2024-06-22 10:54

正文

金融圈震惊!4000亿银行副行长,疑似坠楼身亡

又跌!“飞天”又降价,茅台1935渠道价格已倒挂


来源 | 功夫财经


粤苏之争是互联网上一个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


最近,这个话题热度再起。原因是今年第一季度,广东GDP同比只增长了4.4%,不仅低于全国平均线5.3%,比第二名江苏更是低了1.8个百分点。后者在增量、增速和人均等方面,全都超越了广东。


虽然广东稳住了GDP总量第一的位置,但两省之间的差距已经缩小到不足500亿。这是自1989年广东问鼎中国经济第一大省以来,粤苏差距最小的时刻。

要知道,2019年一季度时,两省差距还有1700多亿,江苏GDP仅相当于广东的92.52%。 结果短短5年时间,江苏以年均两三百亿的幅度迅速拉近与广东的距离,两者差距缩小了三分之二还多,江苏GDP已达到广东的98.44%。

于是网友又开始惊呼,广东当了34年的全国经济霸主,这一次是真的要让位给“苏大强”了吗?

1



众所周知,广东的城市格局是两超(广深)、两强(佛莞)带一堆小弟。全省发展几乎完全系于“四驾马车”的表现。“四驾马车”如果增长动力强劲,则全省经济发展迅猛;“四驾马车”中要是有几个发展失速,则全省经济就会表现疲软。

一季度广东经济之所以没能跑赢全国,并被江苏迅速拉近距离,问题主要出在广佛两市身上。

从数据来看,一季度广州GDP名义增速为2.83%,在前十强城市中排名垫底。而佛山更惨,GDP较上年同期下降了0.25亿元,是万亿城市中唯一出现负增长的城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背后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是外贸增长放缓。

作为“千年商都”,一季度广州进出口总额只增长了1.7%,而佛山更是狂跌了33.1%,在全国外贸20强城市中排名垫底。

其中, 占比最大的家电、通用机械设备出口额分别下滑了3.73%和14.35%,至于家具、陶瓷、服饰等佛山优势产业出口总额降幅更是到了50.77%、67.62%和76.68%。 一度极其依赖外循坏的珠三角,正在因为全球化的倒退而备受煎熬。

相反,江苏外贸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出口激增8.4倍的强劲拉动,一季度全省实现进出口总值1.3万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

不过,外贸下滑还不是佛山经济失速的最主要原因,制造业表现不佳带来的冲击更大。

珠三角作为全球制造业重镇,过去有“东莞堵车、全球缺货”一说,但如果论规上工业总产值,东莞其实不如低调的佛山。

2023年是佛山工业的“辉煌之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仅次于深圳、苏州、上海3市,成为全国“工业第四城”。然后还没高兴太久,佛山工业发展就迎来了“倒春寒”。

一季度,受房地产行业下滑、内需不振等因素的影响,作为全球最大陶瓷生产基地、中国最大冰箱生产基地、空调生产基地的佛山,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滑了2.2%。

广州的情况也差不多。虽然广州先进制造业占比位列珠三角第三位,但高技术制造业比重低于广东平均水平。今年一季度,广州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只有0.1%,其中 先进装备制造业更是下降了13.7%。

与之相反,江苏不仅拥有全国最大的制造业集群,一个省的制造业总产值就占据了全国的八分之一,全球的3%,工业利润也是全国第一。而且经过持续的腾笼换鸟、产业升级,江苏的制造业实力正变得越来越强。

一季度,江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9.5%(广东只有6.1%)。其中作为领头羊的苏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更是达到11%,而广东哪怕是增长最快的深圳也只有10.3%。

受其带动,苏州一季度GDP增长了7.9%,在所有万亿城市中排名第一。而 江苏全省的GDP增量则高达1618.7亿,位居全国之冠,由此进一步拉近了于广东的差距。


2



虽然GDP总量上已十分逼近,但在很多关键指标上,江苏距离广东还很远。

比如被民间称为“资金总量”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这一项上,2023年,广东为35.1万亿,江苏只有24.6万亿,仅相当于广东的70%左右。

考虑到该项数据是由央行统计的,相对于GDP更不容易受到地方统计的影响,因此更真实地反映了粤苏两地民间财富上的差距。

民间财富多寡的另一个体现是税收。2023年,广东全省国内税收收入21637.7亿元,而江苏是15587亿元,仅为广东的72%。

从GDP“含税率”的角度来看, 广东每创造1元钱GDP,能带来0.16元税收,而江苏只有0.12元。

其中,直接体现居民薪资收入的个税,广东去年收了2365亿元,江苏收了1262亿元,江苏相当于广东的53.4%,可见江苏人的薪资收入远低于拥有广深这两座一线城市的广东。

透过国内税收收入、含税率、个税这三项指标,我们明显能看到,广东的经济质量要高出江苏一大截。

更重要的是,广东、江苏收来的税都不是留在本地自己用的,其中相当部分要上缴中央,然后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用以帮扶中西部地区。

网上有句话,叫作“八省(市)养全国”。八省(市)之中,广东是贡献最大的省份。2023年,广东向中央净上缴了7341.31亿。而江苏虽然是GDP第二大省,但在财政贡献值方面却排在广东、上海、浙江之后,屈居第四,为5108.87亿,比广东足足少了2200多亿。

而比财政上缴更夸张的是在养老金贡献方面。

近年来,由于劳动力流动导致部分省区养老金缺口较大,中央于是决定加大养老金在各地之间的调剂力度。

根据《2023年全国统筹调剂资金上缴下拨情况表》,去年共有18个省市区上缴了2439.59亿养老金,其中广东一省就上缴了1158亿,占了几乎一半,是江苏的的6.5倍,上海的36倍。而江苏只贡献了177亿,还不及广东去年的增量(273.03亿)。

难怪网上会出现所谓 “广东帮助大半个中国养老”的说法。”

所以就目前而言,无论从综合经济实力,还是对国家的贡献、承担的责任来看,广东都可算是新一代的“共和国长子”。这个地位江苏短期内还难以动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