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京新闻
南京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南京新闻》栏目官方微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南京新闻

IN南京,赢未来!102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

南京新闻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科技自媒体  · 2025-03-26 18:34

主要观点总结

南京市召开了以“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为主题的盛会,展示南京的产业投资环境、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案例等。大会上,多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产业创新成果集中亮相,众多嘉宾和业界领袖纷纷发表见解和建议。南京正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南京市召开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

全市上下把握重大要求,激活科技创新主引擎,夯实产业创新主支撑,畅通成果转化主渠道,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

关键观点2: 大会上多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

涉及软件信息服务、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总投资额达1300多亿元。

关键观点3: 大会展示南京产业投资环境与科技创新成果

包括两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六大新兴产业、六大未来产业和服务业新体系等,凸显南京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上的坚定决心和务实举措。

关键观点4: 嘉宾与业界领袖发表见解和建议

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丹·谢赫特曼、人工智能专家沈向洋、管理学思想家赫尔曼·西蒙等,为南京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提供宝贵建议。

关键观点5: 南京致力于打造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通过持续深化与顶尖科技和前沿产业的对话合作,加速构建开放生态圈,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3月26日,南京市召开2025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全市上下将牢牢把握“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的重大要求,激活科技创新主引擎,夯实产业创新主支撑,畅通成果转化主渠道,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IN南京,赢未来
南京向全球
企业家、投资人和创业者
发出热情邀请




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计划投资1300多亿元


来自全球知名企业、高校、创新平台、驻华使领馆、国际组织机构等约800位嘉宾共襄盛会。


大会全面展示了南京产业投资环境、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生动案例、科创金融改革成果等内容,一系列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的新举措重磅发布。


大会期间共有102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计划投资总额达1300多亿元。

其中,既有主导产业重大项目,也有“小而美”、示范带动性强的优质项目。项目涉及两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软件信息服务、智能电网)、六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等)、六大未来产业(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等)、服务业新体系等。大会上台签约项目共43个,包括30个产业类项目、8个基金类项目、5个合作类项目。


本次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主要为主导产业重大项目以及示范带动性强的优质项目。



国网电科院智能电网产业集聚区项目
总投资额达百亿元,将建设高端电力装备智能制造中心、试制中心和工艺支撑中心,同时将加强功率器件产业发展资源能力建设和电力电子装备生产试验基地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推动国网在宁产业集聚,实现产业扩容升级。



华天国产先进芯粒集成项目
拟建设2.5D、3D高端封测研发平台及封测生产线,打造引领高性能计算时代的芯粒封装生产基地。


本次大会上,省级概念验证中心、南京科技成果转化学院、南京(江北新区)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先后揭牌,凸显出南京在支持科技创新工作中的坚定决心和培育、转化前沿性、颠覆性技术上的务实举措。



大会上还宣布成立人工智能(软件)、机器人、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通信4个产业攻坚推进办公室和南京市产业招商中心,发布了投资促进新举措,彰显出南京集中全市优势力量攻坚突破重点领域,以更强干劲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鲜明态度。


行业领袖和学界精英

纷纷建言献策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丹·谢赫特曼向大会致辞时表示,南京“规划得很漂亮,对未来充满了远见”,同时他也给南京带来三个建议。



丹·谢赫特曼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第一,投资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建立专注于人工智能,还有量子计算以及先进的材料和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的世界级研究设施和创新中心。第二,促进跨部门的合作,鼓励大学、研究机构以及企业之间建立伙伴关系。第三,培育创新文化,通过颂扬大胆的想法和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来鼓励冒险的精神以及创造力,培养年轻的人才以及为颠覆性技术提供资金支持的项目,将确保南京始终处于技术进步的前沿。


出生于南京的人工智能专家、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发表《大模型时代的创新与思考》主旨演讲。提到人工智能对未来的影响时,他表示,AI Agent((人工智能代理))将无处不在。



沈向洋
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


随着开源模型的发展,编程领域已有超过近一半的程序由人工智能生成,也就是说,人工智能的通用认知能力正在逐步逼近人类,未来将对软件行业及更多领域产生颠覆性影响。


赫尔曼·西蒙是德国著名的管理学思想家,1986年提出“隐形冠军”理论。在发言时,他表示南京的企业具有多样化的优势,有成为“隐形冠军”的潜力。



赫尔曼·西蒙
德国著名管理学思想家  “隐形冠军”理论之父


如果南京有想成为隐形冠军的雄心壮志,我有三个建议,第一,专注在某一个领域,通过实现全球化,成为世界领先级的企业。第二,要进行创新,结合科学技术和客户的需求,对研发进行投资。第三,培养员工“国际化”能力。要让员工具有相应的能力,包括为他们提供国际化、多元化的教育培训,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楼剑锋
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


我们2020年在南京建立了中国的数字化中心,目前已有200多名高端数字化人才,它是巴斯夫在中国甚至亚太,实现数字化战略的核心平台。巴斯夫承诺在南京继续投资,与有关方面通力合作,推动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助力各行各业的绿色转型。



杨志
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南京有很好的产学研基础,尤其是我觉得南京市政府很务实。例如南京也在打造“云上会客厅”这样国际级平台,能够积极地帮助南京的企业成果落地及推广。



迮海兵
伞亮(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南京有非常强的科技创新的实力以及人才储备。我们不断地关注南京在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方面巨大的投入,通过这一段时间以来的沟通,我们决定将整个生态运营的总部“伞亮一座城”从南京始发,面向全国以及走向海外全球市场。



众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融合成果

集中亮相


通向会场的长廊上,南京八大优势产业52项“全球首创”“国产替代”“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高科技展品集中亮相。其中包括6G无线网络毫秒级实时智能技术、全球首创AIGC数字人、全球首款偏振体全息光波导AR眼镜(云雀)、实现进口替代的智能卫星便携终端、国内领先的折叠翼无人机……南京“原始创新取得突破,先行先试走在前列”。



会上晒出了南京在智能电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机器人等领域贯通式转化科技成果的生动实践。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连续四年全国第一,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全国第三,全球科研城市第5、科技集群第9……在践行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南京坚决走在前、做示范,奋力打头阵、勇争先。

后续,南京将依托本次大会搭建的全球资源对接平台,持续深化与顶尖科技和前沿产业的对话合作,加速构建开放生态圈,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



南京广电·牛咔视频记者:陈震坤 李涵 汪薇 周明 田智雄
制图:马瑞 洪锦辉 缪雨凡
编辑 :张力伟
执行主编:高菲    主编:王辉
制作:南京广电融媒新闻中心

戳这里关注我,看南京新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经典短篇阅读小组  ·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8 年前
阅尽天下沧桑  ·  宋小宝离开了我们,心酸,万人流泪!!!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