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唧唧堂
唧唧堂学术管理分享平台,更好的学术阅读与写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金融街老裘  ·  巴菲特的股东信 ·  昨天  
安徽消保委  ·  第四届安徽特色伴手礼 | ... ·  4 天前  
安徽消保委  ·  第四届安徽特色伴手礼 | ... ·  4 天前  
青澄财经  ·  携程金融打造携程增长第三极 ·  4 天前  
青澄财经  ·  携程金融打造携程增长第三极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唧唧堂

JESP:你更愿意与“理想型”坠入爱河吗 | 唧唧堂论文解析

唧唧堂  · 公众号  ·  · 2020-10-15 23:52

正文

picture from Internet

解析作者 | 唧唧堂心理学写作小组: 浮木;

解析审核 | 唧唧堂心理学写作小组 : Yuan, Wen

推送编辑 | 悠悠


本文是针对论文:《微小的证据:人们渴望与自己理想完美契合的伴侣(Negligible evidence that people desire partners who uniquely fit their ideals)》的一篇论文解析,该论文于2020年9月发表于《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该研究的作者包括Jehan Sparks,Christine Daly,Brian M. Wilkey,Daniel C. Molden,Eli J. Finkel以及Paul W. Eastwick。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人们会经常使用丰富、具体的信息来描述偏好,而其中一种偏好反映了稳定的个体差异——对理想伴侣的偏好。 人际关系的经典理论认为,人们会依据一定标准评价伴侣,考察当前的伴侣与他们理想的伴侣相匹配的程度,这种匹配程度一定意义上可以预测浪漫关系的发展。研究者倾向于认为,人们会偏好符合自己理想的伴侣,如果费伊喜欢善良的特质,那么费伊应该会被善良的伴侣吸引。


然而在这一问题上,前人研究的结论模糊且矛盾 ,原因可能如下:现实生活中的人可能只关注一些重要特征,而不是研究者呈现给他们的全部特征;此外如果伴侣拥有很多积极的特质,那么人们就会倾向于报告更积极的关系结局,而不是考虑与自己理想特质之间的匹配。因此, 本研究引入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改进以往研究的不足:首先,要求人们只考虑他们认为最重要的理想特质,每个被试提出3个特质;另外还通过一个配对(yoked-pair)设计,被试根据自己以及另一个随机的配对同性被试提出的共6个理想属性,对潜在伴侣进行评级。


研究方法与结果


实验一


研究者招募了138名单身异性恋大学生(男女各半),年龄19.2+1.1岁,经过人口统计学信息进行男女配对后开始约会,排除不符合要求的数据(未约会、彼此相识、填写错误)后,最终有效的被试N=128。


约会前问卷。被试报告人口统计学信息,并在正式实验前一周完成一份60分钟的约会前问卷,其中包括自己认为最重要的3种伴侣特质。之后由研究者参照前人研究对所有的特质进行编码和归类。


约会任务。研究助理带男女二人组进入等候室,两人进行自我介绍后外出使用10美元的经费进行一个小时的约会。


约会后问卷。约会结束后二人在单独的房间完成约会后问卷,被试需要对约会对象的6个特质(3个由自己提出,3个由配对同性提出)进行1-7的评分;还报告了对于约会对象的四项浪漫兴趣(喜欢程度、性吸引力、浪漫关系兴趣、发生激情关系)1-7的评分。在材料筛选的过程中,研究者已经依据一定标准,对自己提出和他人提出的特质中同义的材料进行了排除。


研究者在R中使用lme4软件包测试了不同的多级模型,还测试了一个线性回归模型,目的是根据约会对象具有的被试自己的理想特质或他人的理想特质,预测与约会对象发展浪漫关系的兴趣。


结果:结果显示,自己和他人提出的理想特质的评分均正向预测浪漫兴趣,β=0.46,SE=0.08,p<0.001;β=0.36,SE=0.08,p<0.001,而这两种类型(β=0.46和β=0.36)之间没有显著差异,z=1.16,p=0.245。此外,性别也没有调节这种关系。被试对他们的伴侣表现出更多的浪漫兴趣,因为他们伴侣拥有积极的特质,然而这些特质是否是自己的理想并不重要。


实验二


实验二使用了另一个范式,检验理想伴侣偏好匹配的预测有效性是否随目标和被试之间的关系性质以及被试单身与否而变化(即熟人/朋友或当前的伴侣)。同时,还明确区分了对伴侣理想的特质和理想的行为。


被试为598名土耳其工人(425名女性,173名男性),年龄32.4+10.6岁。第一部分任务中,被试报告了他们理想浪漫伴侣的3个最重要的特征和3个最重要的行为倾向。第二部分任务,他们列出5个人(有伴侣的需要包含伴侣),研究者对他们与这些人的关系进行编码。之后,被试对5个目标在多大程度上表现出一系列自己和他人提出的理想特质/行为进行1-11的评分。最后,他们对与5个目标对象的浪漫兴趣的6道题目进行1-11的评分。


结果:模型拟合结果与实验一相同,自己提出的理想特质评分β=0.39,t(2617.0)=22.04,p<.001>


研究者还检验了预测有效性是否受到目标对象和被试的关系以及被试自己为单身/有伴侣的影响,总体结果不支持自己提出的理想特质比他人提出的更能预测浪漫兴趣,也没有发现对象和被试的关系以及被试单身/有伴侣的影响。只有匹配对象为伴侣的子样本显示,自己提出的理想特质更能预测浪漫兴趣,但替代方法(SEM分析)表明这可能是一种Ⅰ型错误。


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对于新的潜在伴侣(实验一)还是现有的熟人/朋友和伴侣(实验二),对方拥有的积极特质均能够正向预测浪漫兴趣;同时研究反复证明了一个阴性的结果:自己提出的理想特质并没有比他人提出的理想特质更能预测浪漫兴趣。


不足与展望


与以往研究一致,评定的对象为当前伴侣时偏好匹配的效应量最大,然而结构方程模型表明,这种效应量可能是不准确的,未来研究可以聚焦于这一点,采用更大的样本量进行探究。针对实验二的阴性结果,研究者认为理想特质可能与特定个体、特定背景相联系,从而对于不同的对象产生不同影响,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扩展“理想”的内涵,将更具个体特殊性的属性与本研究的新范式相结合。


参考文献:

Sparks, J., Daly, C., Wilkey, B. M., Molden, D. C., Finkel, E. J., & Eastwick, P. W. (2020). Negligible evidence that people desire partners who uniquely fit their ideal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90, 103968.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