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EO智库
中国商界第一领袖社群,百万级CEO人脉圈子,商业管理第一号,商业、商学、商道、商圈,尽在CEO智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R新逻辑  ·  奖金分配方案,收藏! ·  昨天  
HRTechChina  ·  【HRTech ... ·  3 天前  
清华经管学院职业发展中心  ·  招聘 | 中国旅游集团2025年校园招聘正式启动! ·  3 天前  
清华经管学院职业发展中心  ·  招聘 |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EO智库

搞死了日本龙头企业,这个锅,中国背得好!

CEO智库  · 公众号  · 职场  · 2017-03-11 20:25

正文

关注后回复 礼包 免费领取【8G总裁班视频+100本经管畅销书】 

◈编辑:智库君

◈来源:铁血军事综合自环球时报、每日经济新闻以及网络



很久以前,自从互联网兴起之后网上总是时不时的出现一些吹捧日本工业的文章,尤其赞扬日本社会流行的“工匠精神”。最近几年,笔者经常看到诸如此类的文章:


说句实话,起初看到这些标题的时候,我还会抱着学习的态度打开瞧一瞧,可越到后面,我再看到这样的标题连打开的欲望都没有。因为看到最后,你会发现这些文章都在拼劲全力输出一个观点——中国就是比不上日本


毋庸置疑,日本工业上的某些成就的确值得我们却学习、借鉴,但是这并不是一味批评、嘲讽中国企业的理由。所以说,这些文章从开头的那一刻就已经失去了偏颇。


但话说回来,中国社会为何常年诞生一批“精日”分子也不是没有缘由,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在过去二三十年前,日本生产的诸多工业品均出现在我们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电视,我们用东芝的;收音机,我们用索尼的;洗衣机,我们用松下的;计算器,我们用卡西欧;相机,我们用尼康的.....


以上种种无一例外全都来自日本,也正是因为如此,可当年的中国人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历史记忆,在他们脑子里或许从小就种下了“日本产品比中国好”的事实。


那么,真相真的是这样吗?日本工业就真的不可战胜吗?


今天,我们就从一家日本企业的衰落说起,看看中国工业是否像他们所说的一文不值。


跌落神坛的日本企业


还记得当年电视里女声合唱“拓西巴拓西巴,新时代的东芝”的广告吗?那时,中国的高楼里随处可见东芝电梯在运行;东芝首创多项家电产品,拥有东芝家电成为时髦;一台东芝的笔记本电脑更是值得引以为豪的物件。当年的东芝品牌,何等风光。



东芝公司创立于1904年6月25日。日本最重要的三家重电企业均创办于一百年前后。日立创立于1910年,三菱电机稍微晚了一点,于1921年创业,如今也是快百年了。


然而“老将不复当年之勇”,如今的东芝已陷入资不抵债的窘境。作为一家拥有142年历史和19万名员工的日本“名门企业”,东芝正面临着公司历史上最严峻时刻。


拥有一百年历史的东芝为何会遭遇如此大的重创?原因正是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日本核电。



据媒体透露,自2005年以来,东芝将业务主要集中在核电与半导体两个领域,正是核电上的失败,导致东芝陷入如今的泥潭。


2006年1月,东芝以54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核电技术企业西屋公司。“这已经为今天埋下了伏笔”,陈言称,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各国企业已经很难从核电业务中赚钱了,德国西门子更是宣布退出核电领域。“这一决策错误,让东芝很快倒下了。”


然而决策上的失误还不是最致命的,其后媒体曝出的“假账门”事件才是压死东芝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为了掩盖核电计划带来的损失,东芝公司不惜以做假账的方式逃避相关部门的调查,可遗憾的是,由于该项目计划过于“招摇”,最终还是被媒体曝光了出来。


据路透社称,自从2015年7月爆出假账丑闻后,东芝一直受到各种负面消息困扰。管理层经营策略乃至职业操守备受质疑。一些东芝内部人士公开批评该公司内部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僵化的企业文化,使得东芝无法推出创新性产品或业务模式,在“自救”的过程中反而迷失了方向。


面对如此艰难的困境,东芝公司也并没有合适的方法挽救。据《日本经济新闻》称,为迅速提升公司资本和冲抵负债,东芝将抛售部分企业资产,并剥离部分盈利较差的业务部门。


巧合的是,在这次东芝的“变卖家当计划中,中国著名的家电品牌美的正式将东芝旗下的白色家电业务所收购,完成了中日企业历史上又一次“逆袭”。


除了东芝,现在日本更惨的还有当年相机界的“带头大哥”——尼康!



2017年,本应该是尼康诞生的第100周年,是值得庆贺的一年,然而,一向“高人一等”的尼康公司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公司真的要倒闭啦!


2月13日,尼康公布了2017财年度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尼康净利润亏损8.31亿日元(约合0.5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盈利还高达187.1亿日元(约11亿元人民币)。此外,尼康还修正了此前2017财年集团的业绩预计,双双调降营收及净利润数据,预计2017财年预亏90亿日元(约合5.4亿元人民币)。



同一天,尼康映像仪器销售(中国)有限公司官网同时宣布停售“致金DL系列”高端数码相机。



受两则消息影响,2月14日尼康股价单日暴跌14.7%。公司的市值也从早前的7548亿日元一度跌至6446亿日元,近十亿美元的市值瞬间蒸发。



别看尼康一直是相机界的“带头大哥”,实际上尼康的业绩从2013年起就出现了大幅度下滑。


2013~2016财年,尼康销售额分别为7512亿日元、6854亿日元、5860亿日元、5204亿日元,营业利润分别为607亿日元、642亿日元、566亿日元、457亿日元,至今公司净利润已经连续3年下滑。


去年11月份,尼康还被曝出将在日本地区裁员1000人。



另据《日经中文网》报道,尼康在2月13日公布了截至2月10日实施的自愿离职人员的征集结果。当初预想会有1000人左右申请,而实际申请者为1143人,超过预期。除去部分集团内公司,申请者预定3月31日离职。


除了尼康,日本其余的影响巨头如佳能、富士、索尼等也各有各的难处。根据各个公司的财报显示,以上企业的利润较去年相比下滑明显,更甚者还出现了亏损。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造成了日本企业的困境呢?


答案便是手机市场的发展。



现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用户可以选择使用手机当做日常生活中的拍摄工具,而不用专门买一个数码相机或单反相机。不得不说,智能手机的兴起带动了整个手机行业的发展,同时却让曾经如日中天的相机行业大受打击。


同样的,由于日本企业“守旧”思想根深蒂固,如今的日本本土手机大多仍然采用十多年前的翻盖机设计,也正因为如此,随着中国国产手机涌入日本市场之后,以摧枯拉朽之势取得占领日本手机市场的重大胜利。



在日本,小米、华为等中国手机越来越成为日本年轻人所追捧的对象。地铁上、街道上、商店里,随处可见中国手机的身影,这个场景与二十多年前的中国何其相似。



崛起的中国工业


日本其实是一个资源稀缺,地狭人多的国家。日本主要是依靠国际市场的国家,最怕的是啥,就是市场丢失,被其他国家抢走了。


然而,仅仅十年,中国制造在各行业的崛起已经把日本挤压得喘不过气来!




不少从日本买回来的东西,包括此前被中国游客热抢的马桶盖,仔细一看,上面可能印着中国制造,顿时感觉自己像搬运工,亏大了!其实在日本只有有钱人才买本土   制造的产品,普通日本人买的都是咱“中国造”!


据一位资深代购透露,由于日本本国的生产能力有限,本土制造的东西比较少,基本上都是用中国或其他国家制造的产品。比如热销的日本保温杯,也很少是日本制造的,大多数是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生产。


日本人不相信在中国本土购买的东西,只相信出口到日本的东西,因为中国对出口的东西要求相当严格,这些商品一般都经过了严格的检验。所以如果在日本买到中国制造的东西,不用奇怪也不用心塞。


在日本产业界看来,价格低廉的中国制造却让他们“爱恨交加”。


目前,在日本市场的中国制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各大超市、卖场里销售的并不知名的中国品牌;另一种是,日本当地的品牌,在中国开设工厂,生产加工之后再运回日本进行销售。归根到底,这些商品的名字都叫中国制造,而日本人每天都在使用着来自中国制造的商品。


据数据显示,一位普通日本人生活中的吃穿用度,大部分都来自大洋彼岸,而在全球的制造业大军中,它们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中国制造。比如,每天叫醒起床的闹钟,是大阪街头的百元店买的,在那里,大部分商品从中国采购;而洗脸用的毛巾和工作服等纺织品也来自中国。


如今,在日本的超市和大型商场里,20%~30%的产品来自中国;日用小商店中,80%左右的产品都是‘Made in China’,中国产品在日本已经不可或缺。




“中国能造各种厉害的高科技,但连一个单反相机都搞不定”,中国只会做形象工程,还抱着这种观点的人,那你一定还生活在上个世纪。


日本企业的黄金时代已终结


曾作为日本制造代表的索尼、东芝、夏普、松下等知名企业近年来先后陷入亏损泥潭。以索尼为例,这家曾风靡全球的企业2008年以来累计亏损了117亿美元,在不断裁员、卖楼、拆分资产后,依然难以实现盈利。后来索尼力推智能手机,但如今的销量远不及小米——一家68年的老牌企业竟被一家刚成立才几年的中国公司轻松打败。




为啥这样说?咱们先来看看前几年的例子!被中国抢走的日本行业有哪些?


十年前,有人说日立电视多好、松下电视多高清,而中国连个电视机都造不出来,于是现在市面上看不到多少日本电视了,中国电视机行业迅速崛起挤垮了日本电视机市场。


十年前,有人说日本的东芝电脑用着逼格多高,中国连个电脑品牌都没有,现在的市面上的东芝电脑堪称熊猫,联想现在已经成为pc端龙头老大,并购了美国的IBM。日本pc行业衰落!


十年前,有人说日本的索尼、夏普比国内的手机就是好,中国只能造个山寨机,再看今天的日本市场,华为力压日本厂商,2015年7月,日本公开市场占有率第一。


十年前,有人说三洋的洗衣机比国产的好用,国内连造洗衣机的技术都没,海尔洗衣机不仅销往全球,还造出了专门洗土豆的洗衣机。日本媒体更是称海尔是日本家电行业的掘墓人!


五年前,有人说,日本二战都造出了航母,中国至今都没有造出航母,现在中国不仅有了辽宁号,更是亚洲唯一一个在造重型航母的国家。


这是要把日本往绝路上逼啊,电器、电脑、手机等等已经慢慢没日本啥事了,日本说过仅存的就是相机和汽车了,现在我们还依然要说,中国连数码相机和汽车都造不出,那样才过十年,日本可能啥也剩不下了。




中国为啥不生产数码相机?


现在的单反相机,里面的电子构造不仅复杂,而且精细,但这些我们中国都能造。那为啥中国不造呢?




主要是市场已经饱和,新参与者面对极大的市场门槛,短期投入大,风险大。所以大部分企业家都没兴趣做单反。


单反属于高度商业化的东西,有专利门槛和技术壁垒,我们的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短期内生产出来的相机相比佳能尼康,不占任何技术优势,无法撼动其行业领先,那这样投入肯定没有企业愿意干!


在单反上,美国同样也不如日本,那这就说明美国科技不如日本了么?


光学照相系统,高大上的只有民用单反吗?随便举几个例子:


1、侦察机用的大离轴角的宽幅相机

2、对地光学观察卫星用的高解析度相机

3、洲际导弹用的星光导航系统

4、对外空观察的可见光谱系的望远镜相机


这四样东西,地球上能制造其中一样或几样的国家一个巴掌数的出来,中国都能制造,日本能造几样?只能造配件!!!


妄自菲薄的人都是些无知的人!


军用光学侦察卫星上的镜头和感光芯片才是真正的高科技。那镜头,都带放射性辐射的,高端吧!而消费级的数码相机不是造不了,而是造了没法卖,成本、专利壁垒都让造这东西无利可图。


中国制造迟早将超越日本,在世界范围内崛起也只是时间问题


尽管中国的技术并不落后于人,但是最近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股市不振,有些人对中国制造的未来忧心忡忡,甚至有唱衰者以为中国制造现在腹背受敌(前有美国、日本、德国,后有印度、越南、泰国等),终将有被替代的危险。这完全是瞎想和猜测。不容置疑的是,中国制造正在崛起。


原因是中国制造拥有亿万人口的广袤市场、完备的产业配套条件、以及不断崛起勇于创新的创业者和开拓者。


一直以来,许多人眼中的中国制造是这样的:通宵达旦的廉价工程师、流水线上不分昼夜的工人、以及各公路上深夜疾驰的货柜车司机等等,这些都是事实。但是今时不同往日,随着中国政府对铁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各项招商政策的完善,以及大量技术性人才的培养,慢慢使得中国制造的产业配套能力逐渐增强并变得无以伦比。这是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拥有的能力。


可以肯定,未来十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复制这种能力,这是中国制造崛起的扎实基础。只要循序渐进地升级技术和管理,逐步提升研发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中国制造将变得越来越强。


除了这些优势之外,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潜在的消费实力也是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中国不仅仅是世界工厂,中国还是一个重量级的世界市场,尽管最近有外企撤走中国,但从频频出现的"员工荒"来看,说明巨大的消费市场业还存在,部分劳动力已经转向商业。


在欧美市场需求疲软,经济不振的困局面前,中国是有理由骄傲的,中国有广袤的内需可以促进,中国就是人多力量大。再加上政府政策的积极导向作用,中国制造将得到较快速的升级和转型。


最后,一大批崛起的创业者也是中国制造崛起的中坚力量,王健林、柳传志、雷军等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家正在步入国际舞台,将中国制造变成一个响当当的名牌。有这样一支发愤图强的创业者队伍,中国制造想不崛起都难。


中国人,我们要自信!


中国国民的心态很有意思,总爱拿自己国家的短处比其他国家的长处,非要所有行业都得最牛才行,只要一个行业做不到第一第二就不能接受,然后陷入自我否定的怪圈。


考虑到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然是日本的两倍,中国制造的种种不自信的确令人反思。


忘掉所谓的智能马桶和电饭煲吧,别被日本的丰田车迷了眼,我们也有国产的长城车远销海外;别被日本的电子亮瞎了眼,我们也有华为、小米和魅族价廉物美;别再崇拜日本的资生堂等化妆品,中国也有百雀羚等国货品牌。虽然我们的制造业与日本还有差距,但是目前中国许多行业正在不断崛起,向日货发起挑战。


中国人总是在比较中忘记了自我发展和创新。中国人活的真累,既要和黑人比体育,又要和白人比科技,既要和德国比汽车,又要和美国比软件比飞机比航母,和韩国比美女,和北欧比福利,和新西兰比牛奶,和阿根廷比牛肉。放下崇洋媚外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在我们擅长的领域,将中国制造推向世界最高峰。


其实,没有理由对中国制造的未来感到担心,无与伦比的庞大市场需求一定会倒逼企业不断创新,中国人造出更适合国人的马桶圈、吹风机和电饭煲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人请记得这句话,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别陷入自我否定的怪圈!


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电话:18664516686,商务合作请加QQ:453658296


“今日头报 ”必备微信号 

营销头版

微信号:

mkt2000



推荐理由:全国运营最早的营销媒体,领先的互联网数字营销交流平台,专注于互联网、电商、零售等行业的创新创业、品牌案例、营销创意、广告传播研究,每日提供最权威的营销头条资讯!


▼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