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小刚从事高考招生工作已有15年
文
|
铅笔道
记者
云湛
►
导语
“
你的大学什么专业,现在的工作又是什么?
”
坐在对面的朱小刚教授,直指教育核心问题。
据朱小刚透露,对所学专业感到后悔的大学生达
40%
以上,感到遗憾的达
80%
,比如国家培养一位北大本科考古系的学生
4
年,结果该学生研究生时学了别的专业,或者工作与所学专业完全无关。
“
这无论对国家,还是对应的家庭,都是一种悲哀。
”
为了解决此问题,朱小刚在今年
3
月成立
“
录趣
”
,这是一个高考在线知识咨询服务平台,通过连接各领域专家导师,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志愿指导、职业规划、出国留学、学科类、营养健康
&
职业咨询等五大类知识咨询服务,平台提供付费语音问答、听微课、查数据等功能。
目前,
“
录趣
”
测试半个月,已有
200
名专家,
1
万名用户,付费率达
20%
。
注
:
朱小刚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
朱教授,您好,我家孩子就考
300
多分,这次高考可能三本都进不去,孩子英语还不错,又不愿意复读,她该怎么办,难道去读专科吗?
”
“
朱教授,我女儿学文科,英语、语文还不错,平时考试成绩
450~500
分之间,以后想当老师,能否推荐几所学校和专业啊。
”
朱教授原名朱小刚,是
“
高考小秘书
”
(为考生和家长提供高考信息查询、志愿填报等服务的
App
)创始人,从事高考招生工作已有
15
年。
2003
年,国家教育部在全国召集
5
位业务专家,共同研发
“
全国统一高考网上录取系统
”
,朱教授便是其中之一,其对高考业务颇为熟悉。
因此,每到历年高考前后,来自亲朋好友同事的问题就像炸了锅一样,蜂拥而至,朱教授每年能回答上千次。分身乏术,每年高考季朱教授门前总是车水马龙,很多家长托人情找关系都难得一见。
朱教授坦言,基本每年从
12
月份艺考开始,到来年的
9
月份,咨询的家长就一直不断,尤其考试前后这三四个月时间,每天至少
50
个人排队等着咨询高考或志愿问题。
“
就算我每天
24
小时不睡觉,服务
3
个月,也只能服务
500
人,而天下那么的普通家庭的家长和孩子,单靠我累死累活是没有用的。
”
据朱教授统计,此市场规模巨大:每年高考的学生
940
万,一个学生再加上两个家长就有
3000
万,而高一、高二、高三加在一起就是九千万近一个亿,这还没算上外公外婆、爷爷奶奶。
而高考的孩子、家长痛点颇为明显。据官方统计,有对所学专业感到后悔的大学生达
40%
以上,感到遗憾的甚至达
80%
。
“
如果他们报了另外一个学校、专业,自己也能考上,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而这里面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
”
朱教授不禁唏嘘,有
40%
学生的本科与研究生、工作是没有关联的,这就出现了严重的教育问题,比如国家培养一位北大的学生
4
年考古,结果学生对考古不感兴趣,研究生时学了别的专业。这对国家来说,是资源的浪费,对家庭来说是一个悲哀,因为后者浪费了
4
年青春。
而即将到来的高考改革,会使家长的选择更加复杂。以往传统的按文理分科的填志愿,将改为按专业录取,现在只填
8
所学校,之后一个学生可能填
80
个志愿。
而知识变现的风口启发到了朱教授,他想做一个平台,连接高考相关的各类导师,为广泛的高中学生和家长,提供
“
分答
”
式的知识咨询服务。
2017
年
3
月,投资人华盛一泓执行董事陈枚带着朱小刚找到孙彦波(现
“
录趣
”
合伙人),在谈到高考项目时,朱小刚谈到了他在高招
15
年经验里遇到的近两万个咨询案例,家长和考生普遍遇到的几大坑,孙彦波振聋发聩。
陈枚说:
“
怎么样?孙总,只要你说这个项目能做,我就投!
”
孙彦波现场确定这个项目必须做。除了对项目和朱小刚的认同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知识变现的大风口。
华盛一泓领投,孙彦波和文杰(另一位合伙人)跟投天使轮,公司和项目命名录趣。朱小刚、孙彦波和桑国勇作为创始团队成员,分别负责行业内容和业务拓展、市场战略和产品运营,其中桑国勇是前
e
代驾的产品运营总监,而曾经在贝尔实验室、
SAP
、微软亚洲任职的文杰负责公司的技术架构。
录趣筹备于年初,公司成立于
3
月份,
5
月
23
日产品上线。
6
月
1
日,
“
录趣
”
产品正式上线,分为五大类:志愿指导、职业规划、出国留学、学科类、营养健康
&
职业咨询。五大类下又分出
30
小类。各个品类下都有实名认证的导师,每位导师的背景、工作单位、所擅长领域都写得一清二楚。
“
我们希望做一米宽的东西,一万米深,把高考这个点做透做深。
”
◆
图为录趣产品
“
人生有很多重要的转折点,而这个关键的十字路口,需要一些摆渡人,而录趣就是一个摆渡人的角色。
”
录趣为用户提供
3
个层次的解决方案:
1
、数据分类工具,可帮家长查询基础数据,如往年特定学校特定专业的分数等,这样可以缩小选择范围。
2
、向导师一对一咨询;
3
、上导师的微课。
用户咨询导师的流程较为简单。比如一位艺术考生有职业规划类方面的问题,他想考取南方大学,但后者分了风景园林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艺术设计、艺术设计等
5
个细分专业,他就会想知道这
5
个艺术设计的异同之处。而这种问题,平台上认证的导师,比如南方大学的艺术系主任肯定答得上来。
此学生或者家长只需付
20
元提问便可发起提问,但想报考南方大学的可能有一两千人,这个问题假如大很多人关心的,每个人花
1
元偷听,提问者也会得到
40%
的收益。所以这将是平台、导师、提问者三者共赢的事情。
“
录趣
”
有一个要求
——
所有回答,必须严格限制在
2
分钟以内,而这
2
分钟一定得是一个有结论,能解决问题的回答,不能只是简单地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说明一下自己的观点,所以为着这
2
分钟,一位导师的平均准备时间约为
2
小时。
“
其实社会有一种误解,总认为专家能一手包办自己孩子选择的问题,其实专家只能告诉家长方法论。比如一位一本,家住农村的学生,身材又高长得又好,又不是近视眼分数也不错,会问他是否愿意读军校;而如果家是农村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会问他是不是愿意读免费师范生。我们给家长的也不过是一些选项,而真正能做决策的,还是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