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4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超1500亿元
1月16日,据财政部披露,2024年中央财政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547亿元,支持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达1521亿元,同比增长6%,为1.47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超5万亿元。(央视新闻)
3、2024年新能源商业车险保费首次突破千亿元
2024年,新能源商业车险保费收入约1177亿元,同比增长52.93%。这也是新能源商业车险年度保费首次突破千亿元。同时,新能源商业车险已结赔款约587亿元,同比增长63.47%。而从全行业车险整体情况(包括商业车险和交强险)来看,2024年车险保费同比增长4.52%,已结赔款同比增长9%。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保费收入还是赔付金额,新能源商业车险都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业内人士认为,从趋势来看,新能源车险必然是车险增量市场的主角,而新能源车险高赔付的难题仍需在实践中持续探索解决之道。(证券日报)
4、阳光保险2024年度原保费收入达1282.75亿元,同比+7.94%
1月17日,阳光保险公布,2024年1-12月,阳光财险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478.21亿元,同比+8.1%;阳光人寿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804.54亿元,同比+7.85%。公司合计实现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1282.75亿元,同比+7.94%。(阳光保险)
1、十家财险公司召开座谈会深化行业自律
1月15日,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指导,人保财险主办,平安产险、太平洋财险、国寿财险、中华联合财险、大地财险、阳光财险、太平财险、众安在线、英大泰和等财产险公司共同参加“发挥‘两器’功能作用 共商共议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参会公司围绕推进财险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开展深入讨论,并达成相应共识:一是不断深化财产险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有效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持续巩固车险“报行合一”成果,加强新能源车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共同推进车险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三是贯彻落实非车险行业自律要求,探索开展重点领域“报行合一”,努力营造公平、规范、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四是加快推动农险标准化建设,持续提高农险承保理赔服务质效,助推农业强国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五是稳步推进重点领域见费出单,加强财产险应收账款管理,确保行业健康、稳定、可持续性发展。六是全面加强风险合规体系建设,积极培育中国特色保险文化,争做风险防范和合规经营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引领者。(金融界)
2、国家医保局:2024年我国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1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部门“保障人民健康 赋能经济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我国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医保基金安全可持续。
医保基金初步汇总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收入3.48万亿元,同比增长4.4%。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支出2.97万亿元,同比增长5.5%。全国医保统筹基金当期结余0.47万亿元,统筹基金累计结存3.87万亿元。全国基本医保门诊结算达到67亿人次,同比增长19%。生育保险基金待遇支出1432亿元,同比增长33.9%。
目前,31个省份和兵团均已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2024年已惠及超100万人次。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1.8亿人,累计260余万失能参保人享受待遇,基金支出超800亿元。(央视新闻)
3、2025年险资举牌继续:平安多次举牌银行H股
2024年的险资举牌以平安人寿举牌银行H股收尾,2025年伊始,险资今年的首例举牌主角仍是平安人寿,而举牌对象又是银行H股。根据港交所信息,从去年12月至今,平安人寿正在密集增持H股银行股,除了近期已在保险协会披露举牌的邮储银行、工商银行之外,近日亦已多次增持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等上市银行H股。
业内人士表示,从去年开始的这轮险资举牌潮就以青睐高股息个股为特征,而H股银行股的股息率普遍表现较好,符合险资在低利率、优质资产荒及新会计准则下的资产配置需求。(第一财经)
4、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满月”,保险产品占比超18%
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一个月以来,保险产品扩容明显。截至2025年1月15日,个人养老金专项产品有956款,其中储蓄产品466款,基金产品287款,保险产品177款,理财产品26款。其中,保险产品的数量扩容明显,目前占比为18.5%。从三大类产品看,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年金保险、两全保险数量分别为26款、97款、54款,分别占比14.1%、55.4%、30.5%。
从布局公司来看,寿险巨头和养老险公司是绝对主力,其中,产品数量最多的三家是中国人寿、人保寿险、国民养老,各推出产品数量分别为19款、18款、18款。此外,多家银行系险企和外资险企也积极入局,市场参与主体呈现多样性。(每日经济新闻)
5、国联证券:维持保险行业“强于大市”评级,商业健康险的发展空间预计较大
近日,国联证券发布研报称,维持保险行业“强于大市”评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深、居民的健康保障意识增强,居民对于商业健康险和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后续随着医保数据赋能商业保险公司、医保基金与商业保险同步结算以及其他有关支持政策落地,商业保险公司开发更多的商业健康险产品的意愿,以及客户购买商业健康险的意愿均有望边际提高,商业健康险的发展空间预计较大。(智通财经)
6、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
1月16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和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暨专题警示教育会。会议提出,2025年,协会要在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一是发挥协会平台优势,服务行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二是聚焦重点领域,引导行业增强保险保障功能。三是加强新能源车险研究,服务车险综合改革。四是加强人身险自律,引领市场规范有序发展。五是推进相关业务领域自律,提升自律工作质效。六是加强金融法治协同,维护行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七是加强行业研究和教育培训,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八是加强正面宣传,引导行业讲好新时代保险故事。(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7、麦肯锡:引入新资本和封闭账户交易机制的建立,有望成为中国寿险业产能出清的两大破局点
1月17日,麦肯锡发布《麦肯锡全球保险业报告2025:实现超越寿险本身的增长与影响力》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球经济保持增长势头,然而寿险行业的增速落后于GDP增长,行业影响力(即保费收入/GDP)进一步下降,全球八个主要市场中仅美国和日本的保费收入增幅高于GDP增幅。整体来看,传统寿险产品和主要国家市场大多处于停滞状态,整个寿险行业正在寻求新的增长点。
《报告》提出超越传统寿险、实现增长和价值创造的四大策略:制胜养老市场,向综合财富和健康解决方案转型,探索客户服务新途径,激活保险——资管——资本的飞轮效应。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中国区保险咨询业务负责人吴晓薇表示,从国际经验看,引入新资本和封闭账户交易机制的建立有望成为中国寿险行业产能出清的两大破局点。
一方面,通过引入包括产业资本和私募基金等在内的新资本,可以有力支撑寿险行业发展,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资金和能力支持,尤其是助力行业产能出清和整体高质量的发展。但同时也需要对资本进行有效合理规范,包括明确其对于寿险业务的参与范围和力度,引导其采用更长期的视角看待投资,规范其对于寿险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的影响。
另一方面,新“国十条”强调加强尾部机构出清,健全市场退出机制。而建立保单封闭账户(close book)资产包的公开市场交易机制,可以更有效的支撑资不抵债寿险公司的破产重组,更好的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保障行业产能能够健康有序出清。(麦肯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