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如何让“跌跌不休”的业绩反弹,无疑是海南海药在新一年的头等大事。
近日,海南海药在2024年度业绩预告中披露,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9亿元至1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06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7亿元至1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4.1亿元。这意味着,已经连续多年遭遇业绩下滑的海南海药又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去年9月,海南海药因为赶上了干细胞治疗扩大试点新政的风口,曾经历了一场股价狂欢,但是高光时刻过后又归于沉寂,其参股布局干细胞赛道也被戏称“雷声大,雨点小”。
业绩不断承压之下,海南海药靠什么来实现扭亏?这家曾经的行业龙头还能否东山再起?就相关问题,《华夏时报》记者联系采访海南海药,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业绩低迷
海南海药曾是海南省医药企业中的翘楚。资料显示,海南海药主营业务是药品及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涵盖中间体、原料药、化学创新药、现代中药、生物药、细胞免疫、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公司在江苏、重庆、海南建有三大生产基地,公司主要抗感染类药品具备了从中间体到原料药再到化学制剂的全产业链生产技术与能力。
此外,海南海药通过控股子公司鄂州鄂钢医院有限公司旗下的三级乙等综合医院鄂钢医院开展综合医疗服务,通过控股子公司湖南廉桥药都医药有限公司围绕中药材产业链开展经营。
(海南海药净利润。来源:巨潮资讯网)
不过,近几年,海南海药陷入营收下滑和扣非归母净利润连续亏损的境地。从营收来看,2018年到2023年,海南海药营收连续下滑,分别为 24.72亿元、24.45亿元、22亿元、20.59亿元、17.79亿元、14.79亿元。
从2017年开始,海南海药扣非后净利润持续为负,其中2019年、2020年、2021年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6.24亿元、-8.51亿元、-13.24亿元,2022年、2023年亏损有所收窄,但依然为负,分别为-2.47亿元、-4.1亿元。
2024年上半年,受市场行情影响,原料药及中间体销量下降,同时上年同期居民备药及感染后用药需求量较大,海南海药实现营收5.93亿元,同比下滑38.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亿元,由盈转亏,上年同期为954.61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53亿元。
(海南海药2024年业绩预告。来源:巨潮资讯网)
从前述2024年的业绩预告来看,海南海药并未能在2024年下半年收获更好的成绩以扭转下滑。海南海药表示,本报告期内,受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公司营业总收入较去年同期出现下滑,加之部分原辅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导致整体毛利率及盈利水平下降。
本报记者注意到,从海南海药在业绩预告中列举的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主要原因来看,收购广东先通药业有限公司(下称“广东先通”)带来的商誉减值影响可谓“硬伤”。
海南海药聘请的评估机构和审计机构对公司 2022 年 8 月收购广东先通为全资子公司所形成的商誉,进行了初步评估和测算。结合行业发展、市场变化和实际经营情况等因素,判断广东先通所形成的商誉出现明显减值迹象,预计计提商誉减值金额约 1.1亿元至 1.25亿元,最终计提的商誉减值金额将由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后确定。
不仅如此,财务初步估算,广东先通未能实现 2022 年 4 月至 2024 年 12 月的业绩承诺,广东先通原股东需向海南海药进行补偿金额约为 4500 万元—4800 万元,最终金额将由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后确定。
转型难题
海南海药前身为创立于1965年的海口市制药厂,1994年在深圳交易所挂牌上市,此后海南海药经历多次重组,2020年3月24日,新兴际华医药与海南海药完成战略重组,新海药成为中央企业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去年9月,受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利好政策影响,海南海药的股价出现“过山车”式波动引发业界关注,这也让海南海药参股干细胞治疗赛道的转型布局浮出水面。
干细胞在医学界有“万用细胞”之称,在细胞替代、组织修复、疾病治疗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研报显示,干细胞治疗产品已在众多疾病领域展现了突出的治疗效果。基于干细胞药物巨大的医疗潜力和市场前景,角逐这一赛道的企业日益增加。
海南海药参股的海南优尼科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优尼科尔”)成立于2018年,主要从事人类体细胞制备、储存、应用技术研究及药物开发等业务。海南海药持有优尼科尔股权比例为35%。
不过,据海南海药在去年9月的公告,由于优尼科尔一直处于研发投入及市场开拓阶段,其未来相关产品在技术研发、竞争能力等方面也存在不确定性,截至目前还未产生盈利。
对于本报记者提出的关于优尼科尔的研发投入及进展等采访问题,海南海药并未予以回复。从公开资料中也尚无法考证海南海药何时开始参股优尼科尔。据海南海药公告,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海南海药对优尼科尔长期股权投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71.49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优尼科尔账面价值0元。
(海南海药现金流情况。来源:巨潮资讯网)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海南海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4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43.36万元。另据海南海药1月27日发布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2024年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及信用减值损失预计金额约-7亿元。显然,远水解不了海南海药的燃眉之急。
为盘活低效资产,实现资金回笼,提高资本运营效率,海南海药曾于2024年9月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普健药业拟处置其所持制剂厂土地、厂房等资产,并同意滨海医药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收储江苏普健制剂厂区,以实现处置。
据中瑞世联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江苏普健药业有限公司拟转让资产涉及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土地使用权资产价值约1.20亿元,但这对于海南海药解困而言应该只是杯水车薪。
“对于那些严重依赖仿制药的药企而言,生存节点已经到来。”医药行业独立评论人肖肖向本报记者表示,药企们都在创新的路上狂飙这是大势所趋,除了持续投入资金用于新药研发和现有产品的升级改进外,优化研发策略,聚焦优势项目,提高研发效率,包括积极获取外部创新资源,加速产品创新进程,这关乎药企能否最终在创新赛道中胜出
。
本期编辑:李云鹏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华夏时报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