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赵民微分享
“赵民微分享”是赵民的自媒体频道。以长期的读书阅世经验,为您分析行业动向,判断经济大势,点评最新时事,指点心中迷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产先生  ·  秩序崩坏和切换 ·  昨天  
猫笔刀  ·  又看见马云了 ·  2 天前  
视觉志  ·  哪吒的“黑历史” ·  2 天前  
中产先生  ·  最近大家都在问,经济真的好了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赵民微分享

曹远征:“一带一路”有助于克服全球化的风险(一) | 正略名家

赵民微分享  · 公众号  ·  · 2017-12-05 19:27

正文


赵民微分享
文学/评论/经济/故事/生活
关注

作者 | 曹远征

来源 | 爱思想网

“一带一路”是全球金融经济的治理

亚洲金融危机促使人们对全球治理进行重新反思。

亚洲金融爆发以后以IMF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就开始了紧急救助。救助模式基本套路是什么套路呢?说是你这个问题首先是内部的问题,内部的病根不治掉这种事还会发生,因此基本对策是内部进行改革,克服亚洲经济增长模式低效率的痼疾。在这个基础上相继提供流动性以缓解亚洲国家国际收支困难。

这种思路看到国际货币经济常用的思路。

这种思路是看到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内部根源,但相对忽视了其外部原因,尤其忽略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缺陷。请注意,我们说“一带一路”是治理的理念,是全球金融经济的治理。

全球金融体制是有缺陷的,那么忽略这个缺陷,所有的这种救助它充其量不是一个长久之策,远水不能解决近渴。我今天饿死了,勒裤带对我还有什么意义,这种不能长久。

那么亚洲金融危机的平复,中国在其中起到重大的作用。体现为二,一是人民币不贬值,这是在汇率无序波动的世界中,提供了一只相对稳定的锚。

二是中国市场。中国市场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成为亚洲各国和地区主要出口目的地,而庞大的中国需求,相对稳定了其实体经济的生产。其结果从那以后在中国前十大贸易体中,除欧盟和美国外,其余前七个中的五个都是亚洲国家和地区,中国成为其大的出口目的地。这样一个中国的救助对中国也有重大的影响,由于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以及中国市场的开放,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承受了极大的国际竞争力。

危机使中国认识到,政府干预经济的低效率和金融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并为此展开了新一轮的改革:

通过亚洲金融危机,促进了中国的改革,使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过渡加速,这为本世纪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奠定了体制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感谢亚洲金融危机,如果没有亚洲金融危机我们还很困难。亚洲金融危机提了个醒,说这个东西不可持续,这个东西有风险,必须得及时化解风险,必须要让它可持续,那么改革由此加速。

就亚洲国家来讲,危机也促使亚洲经济的加强与合作。

合作的加强是应对危机的举措,但是除掉病根更为重要,于是开始反思亚洲经济增长的模式。

传统亚洲经济增长模式的重点在于它的全部优点和全部缺点都在一个点上,就是将工业化进程纳入全球化的进程中。

但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发现这个模式有它的缺陷,是投入投资增长,这种增长尽管能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低效率而难以维持,最典型是韩国,韩国负债率非常之高,增长速度非常之快,但不赚钱,于是维持投资就得借钱,先在国内借,国内借完在国际上借。

要想发展首先是技术进步,而不是要素投入。新技术新装备的采用并不全然意味着技术的进步,技术进步体现为全要素劳动生产的提高,这有赖于企业治理的革新。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企业改革成为全球重要的趋势。

亚洲金融危机也开始促使人们对国际治理,对全球治理进行重新的反思。

关于作者

曹远征,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