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敬拜?
文/侯士庭
一些人喜欢"高派"的敬拜,有着香味和铃声,或是格列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s);另一些人则喜欢"低派"的敬拜,只用吉他伴着随兴的诗歌。有些人说的"激动人心"可能指的是具有娱乐性;有的人说他"灵里得自由"可能只意味着个人主义;而"精采的节目"可能暗示了很强的中心控制。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敬拜?
敬拜是强烈地以上帝为中心
真正的敬拜,乃是随着创造主而定的,是表达我们对"羔羊"的感恩。永活的救主耶稣基督,既是真正的人也是真正的神。耶稣在历史中行事,上帝在永恒中行事(他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 )。因此,教会并不是为了自身而存在的,教会是要见证并促进上帝国度的永恒统治。这就是基督门徒生活的极致——敬拜三位一体的真神直到永永远远。
在《启示录》里,约翰写信给1世纪末的"七教会",不仅是写给当地那些教会,也是写给普世教会的信。约翰这位智者说,对"羔羊"的敬拜应该表露出圣徒的相通 ,而且"敬拜"能够审判人并将人分别出来,因为它会揭露出各方面的矛盾和丑陋。他指出,我们是如何误解和扭曲了"以心灵和诚实敬拜" 的真谛。基督行走在我们当中,不断地启示他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并且观察我们的真实情况(启2:2),以他火焰般的炯炯双眼(启2:18),明察我们的动机与态度。他指责我们徒有虚名(启3:1)、自欺(启3:17)、毁谤他人(启2:9)、与世界同流合污。
在这些经文的背景下,包衡(Richard Bauckhman)说:
上帝的真理,唯有在我们单单敬拜上帝,在圣灵里且透过圣灵才能认识得到。真正的敬拜,能使创造主与受造物、超越的与有限的、属天的荣耀与属世的偶像形成对比。若要得到这种视野,约翰和所有的信徒都必须被带到天上,才能够从末世启示的角度领略真正的敬拜。正因为这信息如此特殊,所以需要末世性的词语(文体),才能传达那超越世界的灵所要启示的超越性实体。因为敬拜是强烈地以上帝为中心,否则人就会流于自我崇拜——罪恶地、以人为中心地、最自恋地表现出人对上帝的悖逆。
敬拜无可避免地必须专注于内心
如果我们敬拜上帝是承认创造主高过人手所造的一切偶像,那么,敬拜就表示出赎罪和拯救之目的。基督教敬拜的特征端赖于上帝无可比拟的爱,我们感恩于耶稣基督的代死,然后我们在祷告和颂赞中回想上帝的恩典所成就的一切。敬拜也是一种"回想",它根植于记忆;而世俗化的"崇拜"则是追求新奇、模仿时尚,喜欢应用流行音乐的表演形式,很少有(或根本没有)对上帝的感恩。这样,难怪人们不容易明白先知们为何哀伤:"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
基督教的敬拜无可避免地必须专注于内在,就是"心"的种种课题。查尔斯•卫斯理(Charles Wesley)带领我们唱道:"啊,我心赞美我的上帝!我心从罪中释放!"这样的敬拜能够挑战人的意图、暴露出人的骄傲,能够引导人谦卑寻求上帝,表达对上帝的真心信靠。而现代某些敬拜的形式,则是要会众在一种无异于"表演事业"的崇拜内容中不至于"睡着",常常忽视了敬拜的真义与目的,反倒是另一种"歌颂人"的崇拜。
敬拜是集体性的
敬拜还有另一个要素,就是它的集体性。敬拜能使所有属上帝的子民一同受益——他们同声称颂"我们的天父"!个人主义在他的桌前没有一点地位,耶稣在最后的晚餐时发现门徒之中有这种倾向便予以训斥。同样,保罗责备哥林多人所谓的"爱筵",是出自浮华的生活方式,因为他们自我放纵、自我中心和自我标榜,与基督舍己的爱和谦卑的态度完全背道而驰;他也斥责加拉太人彼此欺骗、争竞、嫉妒(加5:26)。很显然,耶稣和保罗所训斥的状况,会阻碍信徒的相交,更不用说会消灭对救主的感恩了。
像毒瘤般的自我主义——使徒称它为"肉体" ,是现代社会的最大商标!这带给我们的警示应该不下于约翰告诉我们的。约翰发觉同样的邪恶已经在瓦解当时的罗马社会。随着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个人主义,越来越支离破碎和多元化,各种不同的敬拜仪式纷纷出现,共同的传统逐渐消失,而且人们越来越多地尝试不同的敬拜形式。这些都阻碍了敬拜的同步性和一致性,也就是说,彼此很难同时并且以统一的表达方式进行崇拜。
另外,敬拜的四个主要特性——自由、委身、内在性、集体性,也受到仪式改变的威胁。莫勒(Hans Mol)注意到,一大堆的"身份认同"成了彼此相争的焦点,导致缺乏自发性和承担力,一旦个人失去了认同感,或者说,感到没有意义、反常、疏离,那么,群体便等于消失了。
因此,谈到"集体的敬拜",好像比谈论信心的群体更没有希望,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许多悲哀和难堪的尝试,企图借着小组的操纵、刻意营造的方法来证实敬拜的效果,却反而使"个人认同"、"敬拜上帝"和"群体"的真义变得肤浅了。即使带领敬拜的人展现了一些自我牺牲的行为或特质,能够使会众献上一点"赞美的祭"(或是表面的合一敬拜),但我们仍可强烈地感觉到,其中缺乏了个人的自发性反省、自我承担和共同活"在基督里"的群体生活。
(摘自《师徒之道》,上海三联书店,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