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楼市大嘴巴
敢说真话,会讲故事的新媒体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南日报  ·  拟录用本科生惹争议,删除公示名单?国企回应 ·  15 小时前  
湖南日报  ·  邓正安被查 ·  19 小时前  
湖南日报  ·  特斯拉,突发! ·  昨天  
湖南日报  ·  一本族谱+一杯芝麻豆子茶+?=“靶材之王” ·  2 天前  
湖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风采展示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楼市大嘴巴

我把五块石弄丢了

楼市大嘴巴  · 公众号  ·  · 2019-12-02 18:08

正文

1


我记忆里的五块石,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一座老旧的立交桥,外搭一个永远都在拥堵的客运站。


它还有另一个重要属性—— “北门”






成都人听到“北门”,大多都会狡黠一笑,

“你要去那?记到手机揣好,包包背前头。”


这么叮嘱,是因为联想到一些不那么美好的事情。


距现在并不算遥远的年代,五块石有两种 “手艺人” 打堆,一种是 “麻(抹)耳环” 的,另一种是 “刮自行车” 的。

所谓 麻耳环 ,是指施技者与你擦身或在你身后的时候,双手从你耳边发梢轻轻掠过,有耳环的耳环没了,没耳环的耳垂没了。



家里有位长辈就被“麻”过耳环,导致后来再从五块石路过,都会用头发把耳朵遮住,再用双手把头发在下巴处束紧,当做头盔进行防御。



刮自行车 则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就是强行建议你将自行车永久借与对方。


这种印象,构成了五块石的过往。

2


现在的五块石,正处在改造前夕。


沿途,到处是战后废墟般的拆迁现场。树木被剃了头,随时准备挪走,明明往前就到五块石,却被封了路,只有绕行。



街边卖小电器的铺面依然坚挺,来挑选和购买的人络绎不绝,只是顾客的年龄都偏大,想来都是不愿意改变传统生活方式的人们。


这里是成都老一辈人的大市场——
卖农产品的批发市场
卖干杂的食品城
卖冰箱洗衣机的电器市场
卖床单杯子的酒店用品市场
卖纺织品的轻纺城
……


但可能从来没有人统计过,五块石到底有多少个市场。



早期在五块石下海经商的成都人,只要不是特别点背,应该都发家致富了,出租自家房屋也是一层一层的来。


就连散步的成都老太心里也跟明镜似的,都知道这里拆了要修商品房,老房子值钱得很。“商品房”这三个字从太婆口中说出来,显得既荒诞又真实。




听市场的老板讲, 酒店用品市场 的拆迁改造应该就在最近两年了,这里太旧了,对新顾客完全没有吸引力,如果修成对面那样,应该会好很多。


说罢,他望向对面。


对面本是 药材市场 ,16年因为一场大火改变了命运,现在,这里叫蓝光中央天地,真的是别有一番天地的感觉。


老板的眼神里流露出对街对面的羡慕,仿佛恨不得自己眼睛里能喷出火苗。




3


我记忆中,五块石是有一座立交桥的。但沿着被拓宽许多的五块石路向前走,走到脚酸也没看到。


我向迎面来的一位三轮车大姐询问。大姐开始以为我是“生意”,满脸堆笑,当听到我只是问路的时候,瞬间失了兴趣,而且明显有些不安逸。


直到我说我小时候就住在附近某某地方,如今长大了回来再看看,她又瞬间热情起来,开始对我疯狂输出“五块石野史”。


大姐说,

成都娃娃,还是乖,还晓得长大了回来看,但是桥前年就拆了,新桥墩都竖起来了,你再往前走就看到,走嘛我免费带你过去。


成都娃娃……在老辈子成都人眼里,就算我胡子拖到胩,对他们来说都还是个娃娃。


成都人就是这样,外地人觉得“假”,可能是因为你还没到值得成都人对你“真”的地步。


但当成都人觉得你是“娃娃”了,就像重庆人喊你“幺儿”一样,那父母般的关爱会排山倒海向你涌来。



4


原来那座桥真的一点印记都没有留下。


一股陌生感涌上心头

我明明一直就在成都

但旧日好多地方却倏忽不见

消失得让人措手不及

——

连六七年前我家祖宅被拆时

我都还在加班


望着前面新修的漂亮高楼,我突然老态乍现。


父母盼儿快长大,因为想看到儿子成人成才的样子,父母盼儿慢慢长,因为怕自己老了跟不上脚步。


我若把成都当自己娃娃,到底该盼他快点还是慢点?



此时,风吹起砂石,身后一拉货大汉怒吼, “让开嘛,看撞到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