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银幕穿越者
聚焦影视行业,关注产业话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虹膜  ·  黄晓明秃了,强了 ·  昨天  
虹膜  ·  库布里克这部电影真的是神作吗?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银幕穿越者

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资本话语权日益提高,但要尊重电影创作规律

银幕穿越者  · 公众号  · 电影  · 2016-08-17 20:06

正文

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强调,资本话语权日益提高,但要尊重电影创作规律,并点名批评电影《叶问3》扰乱市场秩序。4月份以来国产电影市场表现欠佳,童刚要求电影人保持忧患意识。


广电总局官网(www.sarft.gov.cn)


进入今年第二季度,电影票房整体表现低于市场预期,来自各界的声音纷纷唱衰中国影市,纷纷表态,“票补力度减少,致使观众观影热情不高,影片质量是吸引观众买单的重要因素”,“曾经虚张的泡沫减少,如今的市场环境才是中国最真实的市场”。还有人表示,观众审美能力提高,烂片无法博得观众青睐。


近日(8月16日),国家广电总局官网刊登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在“华表奖”活动期间的讲话,对中国电影发展提出几点工作意见。并表示,要将抓精品作为中心任务。


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强调,资本话语权日益提高,但要尊重电影创作规律,并点名批评电影《叶问3》扰乱市场秩序。4月份以来国产电影市场表现欠佳,童刚要求电影人保持忧患意识。




以下是讲话全文:


今天,我们借“华表奖”的活动相聚在中影怀柔基地,共商中国电影发展大计。首先,受蔡赴朝同志委托,我谨代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2014年召开的全国电影工作座谈会精神,结合中央巡视组对总局的巡视反馈意见及整改措施,对电影工作总结经验,听取意见,深入思考,从而推动中国电影更好更快发展。

  

我今天主要讲两部分内容。

  

  • 正确认识和评价当前电影的形势,既要看到我们来之不易的成绩,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014年以来,电影界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以全国电影工作座谈会要求为指导,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进步。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影创作质量稳步提升、活力不断增强

  

面对好莱坞电影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多屏时代的挑战,面对观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电影创作唯有跟上时代发展,把握观众需求、创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近年来,电影界将提升电影的精神境界和提高产品质量作为电影工作的关键任务,鼓励创作者拍出勇攀“高峰”的精品力作,逐渐改变了以往追求数量增长的粗放型局面,走上质量提升、产能优化的新阶段。


  • 弘扬主旋律的旗帜更加高扬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以“展现中国梦”的宏观要求引领电影创作,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是近年来电影创作的着力点和亮点。



抗战题材电影《百团大战》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集中推出了《百团大战》《战火中的芭蕾》《诱狼》《开罗宣言》《抗战中的中国文艺》《根据地》等多部抗战题材电影,有力地配合了国家的纪念活动,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影片《百团大战》突出表现了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军队和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和勇气,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近年来还涌现出《邓小平登黄山》《真爱》《天上的菊美》《独龙之子高德荣》《兰辉》《天河》《钢铁是这样炼成的》等紧扣时代脉搏、讴歌社会正能量、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优秀影片。


在中宣部指导下,我们拟定了“百部重点主旋律电影选题规划”,有的已经拍摄完成,有的正在积极的筹备和制作中,如表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激情的《大唐玄奘》《战神戚继光》《我的战争》《中国推销员》《铁道飞虎》《魔咒钢琴》《湄公河行动》《龙之战》《驻藏大臣》等作品。


上述影片在追求弘扬主流价值的同时注重与当代观众形成更为紧密的情感共鸣,在主旋律电影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传达力等方面都有着明显进步。


今年为纪念建党95周年和长征胜利80周年,电影工作者又精心创作了一批献礼影片,其中包括《大火种》《老阿姨》《毛丰美》《古田会议》《难忘的岁月》《勇士》《第四道封锁线》等等,这些影片的创作显示了电影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 多品种、多类型、多样化创作收获硕果


受欣赏方式、接受习惯等影响,观众的需求处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上,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客观上促成了电影类型的丰富。两年来,一大批受到观众欢迎的优秀作品,在各个档期绽放光彩。



经典改编越来越丰富


从改自经典的《智取威虎山》《狼图腾》,到魔幻风格的《捉妖记》《美人鱼》《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寻龙诀》;从紧张激烈的《战狼》《破风》《解救吾先生》,到充满欢笑的《夏洛特烦恼》《煎饼侠》;从文艺气质的《烈日灼心》《失孤》《百鸟朝凤》,到现实主义的《亲爱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等,无不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观众的较高认可。


这些作品中既有发挥本土优势、走差异性路线的中小制作影片,也包括彰显工业实力、强化技术攻关的“中国式大片”,都体现出更强烈的文化自信,起到了优化投资比例、完善产业结构的重要作用。


此外,像《山河故人》《闯入者》《十二公民》《黄金时代》等影片,艺术质量获得普遍赞誉,体现了中国电影不竭的艺术创新活力,丰富和拓宽了人民群众的观影选择。


在近年来的创作实践中,广大电影工作者自觉贴近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落到实处,中国电影已与中国观众之间形成亲密稳固的新型关系。


  • 动画电影蓬勃发展


经过多年的艰难摸索和市场培育,国产动画电影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


《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兔侠传奇》《龙之谷》、《熊出没》系列、《十万个冷笑话》《小门神》等国产动画电影的创作水平取得了显著进步,并开始覆盖不同年龄观影群体。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中国动画片开启了新的成功之路


2015年暑期档集中上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疯了!桂宝》《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等多部国产动画片,为中国动画片开启了新的成功之路。


其中《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精良制作获得不同年龄层次观众的自发追捧,引发了“自来水”现象,票房近10亿元。不论是广大的电影观众还是动画电影工作者,都在这些不断推陈出新的动画电影中找到了自信。


  • 青年创作新力量集群式涌现


新导演、新编剧、新演员、新制片人、新的技术专家逐步挑起电影创作生产的重担,构成电影文化薪火相传、电影人才生生不息的新力量。


新生代电影人作品,已占据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要地位——


《捉妖记》不仅大范围地运用数码特效,而且创造性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流行文化符号相嫁接;《滚蛋吧!肿瘤君》尝试将传统的现实主义理念与新型电影语言相结合,传达出独特、积极的人生态度;《解救吾先生》打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公安题材电影新类型;《寻龙诀》堪称中国视觉特效大片的开山之作。


众多青年导演通过鲜明的特色形成自我品牌,得到观众的认可与市场的期待。电影新人才的涌现也让中国电影类型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喜剧、奇幻、动画等不同类型均有标志性影片出现,满足了不同层次观众的观影需求。


2.电影市场良性发展、欣欣向荣

  

两年来,我国电影市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2015年全国总票房、城市院线观影人次、银幕总数分别达到440.69亿元、12.6亿和31627块,比“十二五”初期分别增加了2.36倍、2.55倍和2.41倍,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35.39%、37.26%和35.85%,2015年国产影片的市场占有率高达61.58%,实现了“十二五”的完美收官。

  

今年以来,电影市场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截至5月底,全国电影票房207.64亿元,同比增长22.6%;城市院线观影人次6.11亿,同比增长31.1%;国产片票房128.21亿元,占总票房的61.75%;国产片票房比去年同期增加42.25亿元,同比增长49%。


全国新增银幕3652块,银幕总数达到35279块,平均每天增长24块。全国共有县级影院3627家,县级影院银幕14378块。

  

自2012年跃居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以来,我国与北美市场的差距不断缩小,与第三大市场的差距不断拉大。


根据美国电影协会的统计,2012年我国市场为北美的25%,是第三大市场(日本)的1.125倍;2013年分别为33.03%和1.5倍;2014年达到46.15%和2.4倍;2015年则为61.26%和3.58倍(去年全球第三大市场为英国)。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电影市场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


抚今追昔,大家也许还记得2002年全国9.2亿元的票房和不足2000块的银幕数,票房仅为北美市场的1%左右。


不过十几年的时间,中国电影市场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要归功于中央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整体部署,归功于各项促进电影发展的优惠政策,归功于广大电影工作者自强不息、埋头苦干、奋发拼搏的不懈努力。

  

发展成果来之不易,更为我们带来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坚持电影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电影产业发展政策,准确把握和处理电影市场与电影艺术的辩证关系。


发展成果也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做大市场,做强产业,是中国电影获得更大话语权、更大影响力的基础,是实现电影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前提,是中国电影勇攀高峰的保障。


没有产业实力,创作活力就很难充分体现;没有市场兴旺,电影艺术繁荣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电影市场蓬勃发展对电影艺术本体的拉动和促进作用至少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一是激发创作想象力


电影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产物。现代电影艺术更是与科技、工业体系、金融资本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电影之所以成为文化产业的高地,是因为资本不断投入推动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并以此健全电影工业体系,从而为电影艺术构思插上化梦成真的翅膀。


近些年来,国产电影好看了,除了故事的精彩程度外,制片公司敢于加大投入、让创作人员的想象力通过技术变成现实也是功不可没。例如影片《智取威虎山》,为了拍摄“杨子荣打虎上山”,特效公司用了两个月时间建模,仅捕捉真实老虎的动作就花费一百多万元,主演在摄影棚内对空表演半个月,然后特效团队进行后期制作,两百人的团队共耗时270天,制片方投入成本可想而知。



《小门神》带来“视觉革命”


最终这段共157个镜头不到3分钟的戏,精彩演绎了经典章节,得到观众的高度好评。在最能体现CG(计算机特效)技术水平的动画制作领域,追光动画公司在创作《小门神》过程中,为逼真呈现江南水乡小镇风光,不懈追求“视觉革命”,从软、硬件到工艺流程,均向世界一流动画公司对标看齐,渲染时长达到8千万核小时,其画面精度超越了好莱坞同类作品。

  

  • 二是提高出精品的概率


数量不等于质量,但是数量过低难以保证质量。2002年我国电影票房不足10亿,且进口影片份额占有绝对优势,国产故事片产量仅为百部。如果那样的市场格局维持不变,国产影片投入产出良性循环就难以建立,投资规模和产量无法扩大,电影只会和观众渐行渐远,产出精品真正成为小概率事件。

  

产业化改革有力推动了国产电影产能提高,2015年故事片产量达到了686部,今年1至5月产量已达354部,同时市场规模显著扩大,回收渠道明显拓宽,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机制基本形成。


高投入的国产大片可瞄准高票房目标积极运作,中小成本影片有收回成本的多元路径,传统意义上的小众文艺片也能找到市场空间。繁荣的市场为多出精品提供了肥沃土壤。2015年国产影片观众满意度综合得分为81.2,表明了观众对国产影片精品增多的逐步认同。

  

  • 三是活跃电影生产力


随着改革带来的准入门槛降低,大量社会资本积极涌入电影业,分布至各个环节,电影产业链得到明显完善。近年来商事制度改革的实施,以空前力度简化企业登记注册手续,更多的电影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诞生,行业阵容不断壮大。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制片领域,目前电影企业就超过了3000家。其中既有历史悠久的国有制片单位,又有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也有特色突出的中小公司,还有大量创业创新型的小微企业。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追求、理念、风格和优势,从而极大地促进电影创作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在充分竞争中实现产品的优胜劣汰,激励人才脱颖而出,这是近年来国产电影类型化创作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原因。

  

  • 四是引发全球瞩目和高度关注


近年来北京、上海两个国际电影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快速提升,报名影片数、人员数、活动数、成交量不断增加扩大。电影节一方面直接引进世界先进电影产业理念与经验,例如北京电影节与美国电影协会合办的“好莱坞电影大师班”,与戛纳电影市场对接的“中国新影人基金”等,运用国际资源为国内青年人才提供了专业的辅导、评选和孵化机会。


另一方面厚植电影文化,提升观众品位。例如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凭借多年的口碑积累,吸引了全球114个国家和地区的2403部影片报名,参展影片近600部,展映场次高达1360场,票房收入超过2000万元。几乎所有的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3.新业态方兴未艾

  

以“互联网+”为显著特征的创新力量加快融入电影产业,催生了丰富多样的新业态,突出表现为:

  

网络IP成为电影创意的丰富来源,对电影创作的多样性进行了有益补充,如《滚蛋吧!肿瘤君》和《寻龙诀》最早分别是网络漫画和小说,改编成电影后深受观众欢迎;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领军企业纷纷进军电影行业,不仅直接参与电影创作生产,还积极整合产业链结构;网络售票和在线选座成为市场主流,不仅给广大观众购票提供方便和实惠,也实现了行业数据的及时公开透明,促进了电影行业公平竞争;网络社交平台成为电影营销的新途径,为优秀国产电影营造良好口碑发挥了重要作用,壮大了中国电影发行实力;网络成为电影衍生品的重要销售渠道,同时也促进了更多电影后产品的开发,丰富了电影产业的结构层次;网络大数据为电影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市场定位、目标制定提供了基本参照。


同时,电影也为互联网领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大量的机遇,一批新型电影企业应运而生,充满活力,推动产业格局更加优化。

  

除了“互联网+”,资本驱动也是近年来电影产业创新发展过程中的鲜明特征。上市对民营电影公司来说早已不再陌生,令人欣喜的是2015年中影、上影、幸福蓝海三家国有企业顺利完成IPO过会,而在新三板挂牌的影视公司已将近70家。


万德(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在电影和娱乐行业,中国企业共计发生了125起并购,总金额高达927亿元,成为国内资本市场投资并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电影与金融、资本的密切结合还表现为:各类电影投资基金层出不穷,仅5、6月份就有中国新纪录电影院线基金、IMAX中国电影基金、百度糯米影业内容投资基金等宣告成立,为行业带来了充足的资金供给;票房资产证券化产品正式问世,去年以来星美、大地、时代今典先后在深交所、上交所以所辖影院未来票房收入为基础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融资方式更加多元;互联网电影金融产品积极试水,从阿里的“娱乐宝”、百度的“百发有戏”到一些电影的众筹,在聚集人气扩大宣传的同时,塑造了观众与电影的新型关系;业界期盼多年的完片担保业务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推动,平安保险与新影集团等电影企业开展合作,认真研发创新产品,国际著名企业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并拓展本土化业务;针对目前国产影片票房结算周期长、流程复杂、分账收入容易拖欠的现象,多家机构正在积极探索一站式金融解决方案,搭建第三方票房结算信用平台。


4.公共服务和科研生产硕果累累

  

“十二五”期间,在全面完成农村电影公益放映任务的基础上,电影公共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根据电影数字节目中心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建立流动数字电影院线311条;数字电影版权方251家;地面卫星接收中心站209个;实际运营的放映设备44056套;数字电影交易服务平台可供订购影片3518部,其中两年内的新片为452部(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每年国产新片(院线上映不超过2年)比例不少于1/3);共有3495部影片被院线订购,影片订购率达到99.35%;2015年全国农村电影订购场次977万场,再创历史新高,比2014年的928万场增加5.2%。


商业放映场次持续保持增长,城市过亿影片订购场次超百万,戏曲电影订购超86万场。多地开始探索标准化放映、室内固定放映点建设等深化改革措施,推动公益放映服务从“看到”迈向“看好”。

  

国内电影科研和装备制造水平不断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更加丰富。中国巨幕经过四年的发展和升级优化,已经在全国28个省(区、市)超过70个城市,拥有近150家正式运营的中国巨幕影厅;2015年正式进军美国及印尼等海外市场。


中影光峰公司凭借ALPD技术大力推动激光放映,已对数十家主流院线的近千台数字放映设备完成改造,为观众打造极致的观影体验。南京中广华夏公司成功研发多声道格式和系统设备——中国多维声,打破了国外还音系统垄断我国电影市场的局面,该公司生产的“音霸”牌各类电影设备,占据全国新建电影厅总量的50%以上。安徽芜湖影星公司拥有世界领先的超大银幕生产技术,已建成全球室内最大尺寸的银幕生产基地。常州玉宇公司生产的氙灯大幅降低了3D电影放映的成本,全面取代了同类进口产品。此外如广州飞达音响、河北帅康座椅等,都成为与电影产业发展相关的知名品牌。

  

事实证明,两年来电影工作的成绩是突出的,延续了多年的良好发展势头,巩固和扩大了改革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和好评。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上的重要讲话中特别指出,“比如电影领域,经过市场竞争,国外影片并没有把我们的国产影片打垮,反而刺激了国产影片提高质量和水平,在市场竞争中发展起来了,具有了更强的竞争力”。


这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电影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也是对电影工作者的热情勉励。

  

面对取得的成绩,我们既不要沾沾自喜,盲目乐观,也不要妄自菲薄。有人说,我们的电影票房赶上美国是很正常的事,因为我们人多,但其实中国在很多领域(包括GDP)都是以13.5亿人口为基数来计算的,而实际上在电影行业内部,在市场指标方面,将中国电影市场和美国放在同一起跑线上相比较也只是近几年的事。


在未来的几年里,中国电影市场很有可能在GDP之前超过美国。与很多行业一样,电影行业是一个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行业,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中国电影人奋斗的轨迹不能被忽视。



美国电影协会主席克里斯托弗·多德惊叹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


美国电影协会主席克里斯托弗·多德(2008年上任)在2014年底接受时光网采访中,被问到“你上任6年来对电影有什么感觉”时,多德回答说,我不知道怎么来比较,它的发展是前所未有的,在过去的5、6年里,中国电影的增长超过了300%。他还说,我不太了解电影的百年历史,我很想有人告诉我,除了电影的起步阶段外,在过去100年的电影历史中,还有哪个时代能有中国过去6年的发展速度。他说的还是到2014年底的状态,如果到2015年底,可能会更为突出。因此,毋庸置疑,对中国电影的长足进步我们应有足够的自信。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电影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电影作品引导和激励的作用不够,贯彻“二为”方向的效果需进一步增强,作品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依然是我们面对的主要矛盾等。


尽管我们每年都有一些好的作品,但电影工作距离中央的期望和人民的需求,特别是与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观影需求还有较大差距。我们算是电影大国,但与电影强国还有相当的距离。


首先,我们拥有世界一流的电影院,但在制作上,距离电影强国还落后很多,特别是我们的软件人才和复合人才还没有真正形成。


第二是营销理念,特别是对外营销理念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中国电影走出去也需要同行的更大努力。


第三,城乡发展很不平衡,北上广深等地区人均观影次数与中等发达国家接近,但中小城市、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还参差不齐,在投资和规划发展上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而没有战略眼光的投资可能会制约可持续发展。


同时,电影市场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只有诚信经营、规范经营,才能推动电影市场健康快速发展。影片发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排片档期就很值得研究。我们全行业应该集中起来改善排片,让旺季均衡、淡季不淡。


现在的单日最高票房可以达到6.6亿,最低是3千多万,20倍的差距不是一个理性的电影市场,我们应该真正把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观影需求同提高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还有后电影产品开发依然很滞后。前几天,我见到福克斯公司总裁,我本来还很高兴地说,中国现在有些电影在网络上的版权出售超过1千万美元,他很平和地说,美国电影的网络授权金额1、2千万美元是常态,可见我们距离真正的电影强国还有很大差距。

  

中国电影行业下一步的战略发展需要在行业内形成共识。


如艺术影院怎么排片,希望电影界在这些问题上能形成共识,从而少走弯路,应该让艺术电影有一些空间。对于排片档期、网票补贴怎么认识,也需要形成共识,不要盲目打价格战。将来在三、四线城市如何发展影院,也值得探讨。


我们今年有一个规划,已经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支持,准备在集镇逐步建设一些电影院。农村公益放映方面,也需要不断改进。公益放映不等于免费放映,也需要通过市场化的理念来实现,使观众有一定的选择空间,从而达到文化需求的真正满足,同时我们也鼓励各院线向乡镇延伸,等等。这些带有行业战略性的问题,需要大家认真思考。


还有院线公司怎么有效管理、规范签约影院的问题,对于存在偷漏瞒报票房行为的签约影院,如何处分,电影局应建立健全这方面的规章制度。此外,在舆论生态上,我们提倡大家共同努力,为中国电影健康有序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 抓住有利机遇,勇于面对电影发展的新挑战、新任务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差距和问题,我们要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2014年全国电影工作座谈会精神,更好地结合中央巡视组对电影工作提出的整改要求,做好今后的电影工作。为此,我提几点工作意见:


1.将抓精品作为中心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百年电影发展史无数次证明,优秀作品始终是产业发展的龙头,是行业繁荣的关键。因此抓精品创作,实现电影创作由高原向高峰的迈进,始终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精品创作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电影要热爱人民,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记录真善美,让广大观众在审美和娱乐中收获教益、得到鼓舞。

  

精品创作需突出重点。近期要集中抓好《大火种》《老阿姨》等纪念建党95周年重点影片的展映工作,以及《勇士》《第四道封锁钱》等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重点影片的创作工作。中长期要做好百部重点主旋律电影选题规划与跟踪管理,适时召开动态调整专题会议,整合创作资源,优化创作力量,确保重点项目保质保量完成。

  

精品创作需打牢基础。要积极推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工作,策划多种主题和类型的采风活动。今后重点影片项目一律在策划创作之初下基层深入生活,并把深入生活情况作为电影精品专项资金扶持的参考,鼓励承担特殊创作任务的艺术家申报深入生活专项资助。

  

精品创作要加强创新。积极探索尝试不同风格、样式、类型,不断提高美学表达和艺术创作水平,用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作品满足观众需求。

  

精品创作要依靠人才。深入开展中国电影新力量推广活动,继续开展实施青年编剧培训计划、优秀青年电影剧作扶持计划、优秀剧本孵化计划、青年电影导演“青葱计划”。继续与美国电影协会合作开展派拉蒙中国电影人才交流计划,迪士尼中国动画电影制作人研讨班,美国福斯公司青年导演培训计划等。

  

精品创作要抵制“三俗”倾向,拒绝粗制滥造。坚决反对电影创作中的拜金主义、庸俗媚俗低俗、粗制滥造等不良现象。要合理调控、宏观调控电影创作数量,既要鼓励新生创作力量的积极性,又要设定专业和质量门槛,充分运用政策杠杆和市场杠杆,压缩低质、劣质电影产品的数量,淘汰落后的创作产能,切实优化创作质量。教育引导青年从业人员,抵制错误思想和违规行为。各级主管部门要发挥指导协调作用,对由各级政府拍摄的影片,合理控制片酬支出。国有电影企业要带头抵制非理性片酬要价,对所属主创人员加强教育管理。行业协会可以考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联合大型影视公司,推出抵制天价片酬的行业自律公约。引导包括网络在内的社会舆论良性关注、监督片酬问题。


2.把电影产业做强做大

  

中国电影市场的规模在不断增长,其发展速度赢得了世界的瞩目。但市场大并不等于产业强,关键在于提高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首先体现在国产影片的主导地位。衡量主导地位的基本标准就是市场份额,尤其是人次份额。国产电影只有被更多的观众看到,才能发挥文以载道、成风化人的作用,才能确保阵地不失。


我们追求的主导是在开放市场格局中的主导,是广大观众的自主选择。我们一方面坚决看好国产影片品质提升,在战略上充满自信;另一方面也要对压力和挑战保持清醒认识,在战术上警觉审慎。中国电影开放的趋势是明确的。


今年4月份以来,国产电影有分量的影片投放不足,市场表现欠佳,与好莱坞还存在较大差距。这要求我们始终保持忧患意识,保持进取心态,加倍努力,加倍追赶。除了落实创作方面的要求外,还要切实提高精准发行和营销能力,让国产电影深入人心。

  

核心竞争力需要更大规模的市场。中国的银幕数与中国巨大的人口数相比还显得不够充裕,且分布很不均衡,还有不少地区和人口未实现影院的有效覆盖。


今后的发展中,既要充分调动企业新建电影院的积极性,又要加大政府引导的力度。近年来中央财政安排下拨了大量县级影院建设资金,基本实现了县级影院的全覆盖。今年总局将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积极协商推动乡镇电影院建设补贴政策。


希望各地电影主管部门因地制宜,出台地方性支持、补贴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使影院规划、布局、建设更加科学、合理。

  

核心竞争力需要更加包容、健康的市场。影院要强调社会效益,树立正确的票房观,抵制唯票房论。要严格执行关于放映国产影片的比例要求,为国产中小成本和艺术电影提供放映空间。


鼓励具备不同优势、资源的电影机构和组织加强合作,建立和运营规模化的艺术院线。完善以中国电影满意度调查为核心的电影综合评价体系,扩大调查样本抽取数量和影片覆盖范围,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推动电影专家、影评人引用评价体系指标,促进电影市场健康发展。

  

打造核心竞争力,政府必须加强作为。近年来电影主管部门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减许可、废文件,深受业界欢迎。但在“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方面还有很大提升余地。


首先,在剧本备案和审查环节,要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坚持正确导向,坚决从源头上抵制“三俗”,防范内容风险。


其次,要把加强电影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作为电影主管部门常抓不懈的工作。各地主管部门必须做到市场繁荣和市场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今年初全国电影市场管理工作会议部署了专项治理活动,在各单位、各部门的积极参与配合下,三个阶段的各项任务顺利推进,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活动已初见成效。下一步要认真研究建立市场监管长效机制。


此外,随着发展还会产生新的监管职责,比如今后将试点开展电影精品专项资金属地使用单位监督检查工作。在惠民生、保稳定方面,各地电影主管部门要务必妥善解决好老放映员等历史遗留问题。


3.让创新更加理性

  

近几年的发展表明,“互联网+”、“金融+”,为电影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创新驱动,技术和资金的广泛进入,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升级。


这将对未来中国电影的产业模式产生深远影响,表现为:市场不断细分,小微创新型企业大量兴起;企业组织结构、竞争战略走向多样化,产品与服务趋于个性化;产业链延伸空间扩展,结构更加复杂;产业生态走向互补、共享、共荣,票房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明显下降。可以想见的是创新将在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成为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

  

在迎接创新的同时,要对伴随新业态而来的缺陷和风险保持警惕,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四重辩证关系:


  • 资本话语权日益提高,但要尊重电影创作规律


电影归根到底是内容产业,既有商品属性,更有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追求真善美是其永恒价值。我们尊重电影的产业、市场属性,但更强调电影不能在市场的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


因此,任何情况下,资本都不能任性绑架创作,资本的意志都不能取代电影的双重属性。


  • 电影金融产品富有活力,若不规范则风险极大



《叶问3》成为警惕性事件


今年3月份的“《叶问3》事件”,相信大家都还记忆犹新,既扰乱了市场秩序,又影响了影片口碑,甚至造成潜在的金融风险。我们鼓励创新,但创新的前提是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今天,再对互联网票务及宣传发行重申几点要求:


一是加强网票销售和宣传发行管理,规范网票预售窗口期,严格实行网票票价补贴公示;


二是网票公司审慎与宣传发行公司、制片公司签订对赌协议;


三是宣传发行公司应纠正在电影营销中的偏颇口径和媚俗化倾向;


四是网票公司应对主旋律影片和中小成本影片适当倾斜。


  • 新公司新项目纷至沓来,但要实至名归


现在国内电影节的一个热闹看点,就是各大公司以及新成立的电影公司发布的片单。据不完全统计,在刚刚举办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各电影公司一共发布了多达200余部的新片片单。


我们希望这些影片真正能拍摄完成、顺利公映,不希望看到公布片单仅仅是为博取资本的眼球。抓精品创作并非只是创作者的事情,更希望新老电影公司都能够撇去泡沫,集中自己的优质资源,以真正的优秀作品立世。


  • 生产效率可以提高,艺术和产业规律不能违背


互联网和金融,代表着先进生产力,能够创新与改善电影创作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但不意味着能够颠覆电影艺术与产业的原有规律。要克服浮躁的表象,更加注重电影人才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提高。


电影、金融、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不会一蹴而就,通晓多个领域的专业人才也不可能批量速成。因此宁可慢些,也要好些。


4.用电影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紧紧围绕贯彻中央关于提高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决策部署,把电影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在继续办好传统优势项目的同时,着力在商业推广方面寻求突破。


  • 打造十大知名品牌国际节展


继续办好上海、北京、丝绸之路三个在国内举办的国际电影节,支持北京国际电影节争取A类国际电影节资质,努力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打造为“一带一路”的品牌工程,加强与其他重要工程、计划的协调和联动。支持“北京放映”活动主办方与国内外片商建立务实稳定的合作关系。


积极办好中英、中美、中法、中澳、中俄等电影节展,要从资金、片源、政策、技术、人员等方面给予充足保障,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下大力气提高节展的品牌含量。各地也要充分运用好单一国别电影交流审批权限这一政策,做好相关的对等交流工作。


  • 加强商业推广


在今年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以“中国电影普天同映”发行平台为龙头,深入实施“中国电影全球同步放映计划”。鼓励电影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加强内容创作,打破国产电影习惯于内循环和自循环的狭隘格局。


积极吸纳各方力量,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版权代理合作、渠道疏通、宣传推广方面的协调,扩大海外华人社区的放映规模,力争尽快初步实现覆盖东南亚及北美、澳大利亚部分重点城市的华人社区,并在“十三五”期间逐步扩展至欧洲、南美,为中国电影走出去探索出一条符合国际电影市场规律、由点及面、逐步扩大、富有实效的突破之路。此外,还要落实好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优秀国产影片海外推广工作的政策。


  • 推动更多人才和作品走向国际


加大与知名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等专业平台的合作力度,如柏林、戛纳、威尼斯、多伦多等重要电影节和美国、香港等重要电影市场,深入研究并掌握其运行规则,精心设计中国专题活动,有针对性地推广中国影片。


特别注重在国内各类青年电影扶持计划中,及时发现和推荐人才与项目,为其提供服务与保障,积极探索国内计划与国外节展市场的直通对接方式。

  

应该说,中国电影发展有很多有利条件。


首先,中央高度支持电影事业的发展,国内各个方面的资源对电影行业倾斜。国际上也对中国电影发展给予了很高关注,在国际交往中,中国电影人的话语权逐渐增强。


第二,中国电影在管理理念上有了明显的进步。十六大以来,改变了过去只管国有企业、不管民营企业的状态,形成了宏观管理的理念。管理办法也在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充分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同时法治方式和综合管理方式自觉运用、相互结合,为市场运行建立良好的环境。当前正按国务院要求推进“放、管、服”改革。


第三,电影技术支撑效应愈加明显。在未来的几年里,新技术(包括网络、新媒体)和电影的融合,会给电影插上腾飞的翅膀,我们也需要继续在这方面发力。


第四,电影政策长期利好。去年推开营改增时,经过我们的争取,电影行业都按照3%的税率缴税,极大地缓解了电影发展的压力。还有电影专项资金的保留,实际上也是国家对电影行业的支持。


第五,未来的市场潜力空间巨大。比如,对比澳大利亚2200万左右的人口创造了70亿票房,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电影市场还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的东部市场可以发展为类似发达国家市场,未来的中部市场发展为东部市场,未来的西部市场发展为中部市场,这个层次的递增决定了中国电影的潜力。


而且,中国观众人数在增加,00后成为观影主力后,90后依然保持了观影习惯,若干年的循环,中国看电影的群体在增加,这也是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潜在力量。


此外,我们的后电影产品开发空间要远远大过欧美市场。


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道路曲折,但前景光明,我们这一代电影人生逢其时、使命光荣,赶上了电影发展的最好时期,因此要努力在市场上达到高端,创作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使电影行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原文链接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银幕穿越者立场


银幕穿越者现正式推出个人服务号,交流沟通,意见反馈,想要福利——请加穿越君微信:chuanyuejun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