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虎哥”的生活变迁仅仅是解决了温饱问题,英国短毛猫“西米”早已奔向了小康。
在很小的时候,四岁的“西米”吃过皇家的猫粮,但他早忘记了是什么滋味。这几年,他跟着主人梁粱从深圳的单身公寓搬到了南京的大房子里,猫粮牌子换了一个又一个,上面写的都是看不懂的英文。
前不久,他有了新的小伙伴——一只名叫“泡芙”的布偶猫。两只猫的吃穿用品装满了一个大柜子:代购的高端猫粮、进口猫砂、不同口味的猫罐头、数不清的玩具、去泪痕的美容粉、专业的梳子和洗护用品、再加上各色营养品。“每个月消耗品的费用支出大概就要2000元,泡芙太能吃了,一个月光猫粮就要花掉800元左右。”梁粱说。
而梁粱的家里,也到处都是“猫主子”的地盘。有漂亮的猫爬架和专门用来晒太阳的吊床,就连吃饭都有专用餐桌。
梁粱给“西米”拍的照片
“猫奴的第一大特征:晒猫。”梁粱甚至买了一个富士相机,每周都给家里的“猫主子”拍美照,她的朋友圈里几乎都是猫咪的照片。
梁粱代表了一群典型意义上的“新型猫奴”:以18-30岁的年轻女性为主,分享欲极强,聊到猫就无比兴奋,看到猫形状的物品就容易有共鸣,更重要的是,她们更加社群化。
与妈妈群体类似,宠物主人往往爱扎堆、更信任社群中的推荐和分享,同时又具备年轻人的普遍特质:爱网购、追随网红、注重颜值、乐于尝试新型的科技产品。
不夸张地说,她们将猫养得比自己还精细。每天早上蹲在地上清理猫砂,准备猫粮,甚至还有人早早起床,去几公里外的菜场购买新鲜食材自制猫饭。这群人喜欢把自己称为“猫奴”或“铲屎官”,“猫主子”对于她们而言,是精神与情感的寄托,是伴侣更是家人。“就相当于养了一个孩子,只是不会说话”,梁粱说。
于是,主打科技养宠的品牌商们看到了机会,将这群年轻人视为“具有优质购买力的高价值客流”,并且成效斐然。
小佩Petkit宠物用品销售部总监Michael告诉《天下网商》,其2016年9月推出的可自动循环水源的宠物智能饮水机,全渠道销量已超过10万台;售价99元的可称重智能抗菌碗销量超过20万个;用户可以在小佩的App上输入宠物的相关信息,获得每日喂食建议等科学养宠方案,智能项圈还会全天检测宠物活动消耗,提供更精准的健康建议。
小佩智能饮水机。
来源:
小佩宠物用品天猫旗舰店
“人们的养宠理念在变化。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基础的物质需求,还需要新奇个性的东西,他们愿意为好玩、有趣、颜值高的产品买单”,Michael说。能记路径、打灯光的智能牵引绳,能看作息、猜心情的电子宠物牌,能实时语音、激光逗宠的远程摄像头,新兴猫奴们与猫主子的生活正在变得科技化、智能化。
VR市场也已经从人类社会扩展至动物世界。独立VR游戏工作室Triangular Pixels表示,正在开发一款应用程序,让穿着特质的智能追踪夹克的宠物也能和主人一起玩VR游戏。
更有趣的是,前不久,天猫宣布将在四海镇造一个占地18万平方米的“天猫小镇”,包括人猫共处生活空间的主题民宿“猫旅社”、猫咪主题艺术馆和朝圣中心等组成的“猫公馆”、专为猫咪打造的生活乐园“小镇猫舍”。
合作品牌之一的玛氏向《天下网商》透露,他们将输出服务培训和宠物餐厅的概念,做喵其林餐厅、举办猫咪讲座、定制直播通道做线上线下的互动等。
对于热爱猫咪的人们来说,“天猫小镇”可能会成为一个朝圣地。这里并不会饲养大批猫咪,不用担心破坏环境;也并非什么房地产项目,而是一个足够具象化的猫咪乐园,像迪士尼乐园那样,为人们提供别处没有的体验。它在概念上更接近快闪店或是猫咪版本的《梦想改造家》——一档装修真人秀节目,在特定日子向天猫会员开放,发出狂欢邀请。
通过“猫”这一天然自带萌属性和内容流量的话题,天猫希望将天猫小镇打造成所有爱猫人士向往的乐园,并进而对天猫形成具体的、有温度的品牌感知。
虚拟和现实的变化往往成对出现。以“酥饼大人”“十四阙”“郭斯特的猫”为首,网红猫的主人们正在孕育出一批“云养猫”爱好者——即本身不具备养猫的条件,每天在各种社交媒体上关注猫咪相关内容的人。“猫瘾又上来了,快让我吸一口”,“网络蹭猫族”大多用可爱的猫咪当头像,关注了众多宠物博主,活跃在他们的评论区里,甚至不惜重金去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