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球知识局
人文+地理+设计=全球视野新三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最高25℃!安徽气温大回暖就在下周 ·  14 小时前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最高25℃!安徽气温大回暖就在下周 ·  14 小时前  
中国国家地理  ·  春日旅行第一站,去看大地的“五线谱” ·  22 小时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夕阳,白鹤,和鹳雀楼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珠江不是一条河 ·  3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冰上转场你见过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球知识局

美式民主是如何成为世界主流的?地球知识局

地球知识局  · 公众号  · 地理  · 2017-07-05 22:25

正文

(⊙_⊙)

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识局微信公号ID:diqiuzhishiju


本文为我局的第 217 观察文章,今天我们讲讲 美国 的故事

文字:隗知 |  制图:孙绿  |  编辑:大绿



1996年上映的电影 《独立日》 讲述了一个美国空军在美国总统的指挥下,在美国国庆日 消灭外星人,捍卫全人类 的故事。


在接连打赢了冷战、热战(海湾战争)美国如日中天的九十年代,对美国的“责任”进行反思的 《生于七月四日》 已被喝着可乐,嚼着爆米花的人们所遗忘。


对外战争推动了军事—基金会—学术—传媒联合体的形成壮大。美国的现代社会科学尤其是 政治学、心理学、传播学的兴起与外交和军事需要密不可分 。只要美国还以世界警察自居, “打败外星人” 的意识形态战就不会结束。

美国对外意识形态宣传战的详细分析,

请看今天的文章。



美国人把历史看作一条直线,

自己处于最前端,代表全人类。

— F.S.菲茨杰拉德


“找到敌人”这一战略的思想源泉可以 追溯到100年前。 第一世界大战 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全面战争,参战国为了动员全国的男女老幼自觉地流血流汗, 意识形态传播 实践逐渐丰富了起来。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在此之前半年,美国参战。《美丽新世界》与《1984》的世纪开始了。


这两本还不错,可看


战争期间,为了把美国塑造成一个“值得信任的民主制度的捍卫者”, 威尔逊总统 指示成立了 公共信息委员会。


该机构把 新闻审查和公共宣传 的职能结合起来,有效推动了美国及其盟国人民对美国参战的支持。战后,该机构主席 克里尔 出版了 《我们如何为美国做广告》 ,详细讲述了这个组织在创立初期的一系列 意识形态推广技巧。


威尔逊总统被很多人认为是理想主义者

但并不妨碍其现实的公关意识



学术界 也被动员起来,利用 电影、讲演和传单 为美国参战赢得人心。


“宣传如果用于公民教育,一定会颇具效果” ,便是这些学者得出的实践结论。


一篇名为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的论文更是颇具帝王心术地总结:

“在现代国家中……战争的起因不能归结为处理国际事务的整个世界体系,也不能归结为整个统治阶级的愚蠢或恶意, 而只能是因为敌人的贪婪。


罪恶与无辜必须有地理上的划分, 而所有的罪恶都必定属于边境的另一边。”

这是美国对外意识形态传播与实践的开始。


一战的两大阵营



彼时美国的实力尚不能主导战后欧洲政局,更多的精力放在 对内的控制上。


二十年代,美国尚 忙于肃清国内各种左派激进势力 ,期间爆发了著名的萨科和范塞蒂案。


20年代含冤而死

引起国际轰动的无政府主义者

萨科和范塞蒂


在大萧条的三十年代,美国对 苏联的共产主义实践 德国的行政管理传统 感兴趣,自身更是吸取了计划经济和官僚机构的一些经验。


这也是为什么 胡佛 后期以及 罗斯福 的政策被很多“粗犷的个人主义者”认为是在走向某种特殊的国家社会主义。正是由于 没有找到令公众恐惧的外敌, 对外意识形态传播才失去了动力。



三十年代末,随着战争阴云的逼近, 洛克菲勒基金会 召集了一批优秀的 公共行政专家 开展研究。


后来成为传播学泰斗的 拉斯韦尔 国会图书馆一个实验处 研究战时沟通,不久后,这一机构以他自己名字命名了。1941年,他被授予“战争部战争计划处首席心理学家”的职位。 实验处成为美国参加二战后建立的情报与心理战的重要机构。


拉斯韦尔



战争期间拉斯韦尔还给几家国家安全机构担任顾问,包括战略服务办公室、战争信息办公室、军队心理战分部。


为了分析所有与外国有联系的机构,他还在司法部安排了一个弟子,并由之与 “戴斯”委员会, 即后来的众议院反美行动委员会保持了联系。


这个实验处的许多年轻社会科学家 后来都加入了美国国家安全工作, 比如由中央情报局资助的文化自由协会。


文化自由协会第二次柏林会议


战后, 美苏 双方的 分歧 为美国找到了 新的敌人。


杜鲁门入主白宫后,多次指责苏联将会按照所谓的“彼得大帝遗嘱”征服世界, 借助美国人民对苏联“野心”的恐惧 推动了通过了 《国家安全法案》。


该法案创建了 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及中央情报局(CIA), 现代视角里美国作为世界警察的形象逐渐建立起来了。


美国国防部成立于1947年9月18日,前身为美国战争部,总部位于五角大楼。


1947年3月12日,在标志着“杜鲁门主义”诞生的著名演讲中,杜鲁门总统决定让 美国帮助世界 上的“民主国家”与“极权主义”敌人进行斗争。


这个话语体系让西方世界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并让 极权主义 成为了学者的热门研究话题。一些主要的 苏联研究中心 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和其他大学相继成立。 基金会、大学、军队、国家安全机构和国务院之间 进行公开和秘密的合作,以促进对苏研究, 并将亲苏分子拒之门外。


中间一道铁幕

两边相互意识流地图炮


在这场意识形态战争中, 哈佛大学 冲在前列。


默尔·芬索德 是哈佛大学俄国研究中心的重要成员,他在写作 《俄国是如何进行统治的》 期间帮助中心 和美国军方 建立起了亲密的关系。他同时参加了研究苏联对隐蔽政治战的脆弱性的计划。


哈佛大学政治学家 弗里德里奇 和他曾经的学生 布热津斯基 合作出版了 《极权专制与独裁统治》 ,寻找出 苏联与纳粹德国的六个共同特征。


1951年, 汉娜·阿伦特 出版了 《极权主义的起源》 ,同年,她成为了美国公民。

关于著名的布热津斯基

我局之前有一篇观察文章

点击下图即可打开



汉娜·阿伦特与极权主义的起源

50年代,知识精英推动一次奇怪的转型,将 “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向 行为科学 (behavioral science)转向。似乎在华盛顿的政客和基金会的董事这些金主粗鄙的脑子里,前者总是和社会主义牵扯不清。


经过了朝鲜战争的僵局之后, 艾森豪威尔政府 担心共产主义向第三世界扩张,于1955年建立了 国际合作部(ICA) ,并与美国的外交援助项目相结合。 美国公共行政专家 被派往美国驻亚洲和拉美国家的 外交使团中。


密歇根大学 在越南战争中的作用为例。该校驻 越南使团的团长 是该校教授 卫斯理·费舍尔 (Wesley Fishel)。他在日本给美军授课期间结识了 吴庭艳 并与他成为朋友。校长 约翰·汉纳 (John Hannah)同意费舍尔 留在西贡 作为吴庭艳的 总统顾问。


卫斯理·费舍尔与吴庭艳


汉纳与当时很多热情的知识精英一样, 认为大学是推进美国海外利益的“人力库”。 他推动密大在 13个 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分支机构——这13个国家多数没有实行民主政治。


从1955到1962年间,仅该校在越南的“技术支持”项目就花掉了美国 2500万美元经费。 费舍尔与代表团其他专家在越南的生活十分惬意,且在越南期间或刚返美后就得到了提升。


他们在越南主要提供 国家安全和公共行政 的培训。前者主要服务对象是包括秘密警察在内的南越国内武装。他们还协助南越政府建立 覆盖全国的身份证系统 目的是查出并驱逐红色渗透势力。 中情局的部分成员在1955—1959年就是以这个项目的“合法”学者身份进行活动的。


南越与北越


在大洋彼岸,美国对自己的后花园也是频频出手。


1947年, 《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 签订,翌年, 美洲国家组织 在华盛顿成立,明确致力于打击“颠覆行为”。


花式美洲国家组织...



乔治·凯南 对美国 驻南美使节 表示:“由强硬的政权掌权,要好过纵容、懈怠、 受到共产主义者渗透的 自由派政府。”


美国在之后的数十年通过 直接派兵或者间接支持政变的方式 支持巴西、多米尼加、阿根廷、智利等国建立军事独裁政权。


看似平等的国旗们


政治学者 李普塞特 在六十年代后期从美国空军得到了两个可观的资助,一是考察 “比较国家发展对军事规划的启示” ,另外一个是研究 “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 ,他认为他的工作 “会对亚洲和非洲的政治斗争有所裨益”


他的学生 胡安·林茨 (Juan Linz)提出了区分 极权主义与威权主义 (authoritarian)的理论,为温和对待这些独裁者们奠定了理论基础。


李普塞特


胡安·林茨


比较政治学 正是在美国对用来 制止第三世界共产主义传播 的实用知识的需求中蓬勃发展的。


结构-功能主义创立者 阿尔蒙德 是拉斯韦尔的高足,他在普林斯顿大学的第一项主要研究—— 《共产主义诉求》 ,就是针对法国和意大利共产党参政问题的。


他与心理学家合作, 把信仰共产主义视为病态 ,并分析了 “35个客观的共产主义者历史的临床案例”


最终结论认为这些 信仰共产主义的中产阶级 “存在情绪化的问题”,并比“酗酒或者性乱伦的人更敏感”。当然,这些心理学家日后在分析其他国家的政治家方面也不遗余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最高25℃!安徽气温大回暖就在下周
14 小时前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最高25℃!安徽气温大回暖就在下周
14 小时前
中国国家地理  ·  春日旅行第一站,去看大地的“五线谱”
22 小时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夕阳,白鹤,和鹳雀楼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珠江不是一条河
3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冰上转场你见过吗?
3 天前
坦桑尼亚华人百事网  ·  坦桑尼亚每日简讯03.22周三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