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哈佛商业评论
《哈佛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简称 HBR )创建于1922年,是哈佛商学院的标志性杂志,被全球商界誉为“管理圣经”,众多耳熟能详的管理思想家、管理理论均出自《哈佛商业评论》。更多管理智慧,请登录官方网站:www.hbrchina.org。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品牌观察报  ·  山姆最害怕的对手,撤退了! ·  昨天  
品牌观察报  ·  山姆最害怕的对手,撤退了! ·  昨天  
FT中文网  ·  香港能否把握企业出海的黄金跳板? ·  4 天前  
FT中文网  ·  预知未来就能在股市赚钱么? ·  5 天前  
FT中文网  ·  美联储降息与地产之“托”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哈佛商业评论

今天的中国市场,对跨国公司意味着什么?

哈佛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商业  · 2024-10-16 08:00

正文


数十年来,西方技术的领先所塑造的世界观被特斯拉、康明斯、Invenergy和福特等公司摒弃,因为他们认识到,中国经济有值得利用的核心优势。其他跨国公司如果不能理解到这点并跟随这些公司的步伐,那么就可能会将全球收入和战略机会拱手让给中国的竞争对手。



数据显示,在64个关键技术领域,中国有53个处于领先地位。这种成功建立在集中规划的基础上,同时也以竞争为特点,两者结合,让中国能够在价格和质量上与全球的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竞争。无论是中国的市场规模,还是中国消费者对新兴科技的热情,都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今天,跨国公司的领导者必须务实和谦逊,才能在中国取得成功。只要能抓住中国经济的四大优势所带来的机遇,跨国公司就能实现全球盈利增长,并在中国市场占据有利地位。



1、中国的创新生态系统


中国独特的创新生态系统结合了自上而下的“政府—产业”协调力和中国企业家自下而上的推动力。政府通过优惠政策、法规以及对科研的集中投资来推动行业增长,这些行业中的初创公司也因此获得了蓬勃发展。


一种“全民”的创新方式调动了几乎无限的资源。荷兰拉瑟纳研究所(Rathenau Institute)的数据显示,从1995年到2021年,中国的研发总支出从182亿美元飙升至6201亿美元,增长了3299%,相比之下,同期美国的增长仅为277%。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先进科学研究中心之一。据《经济学人》报道,在发表高影响力的论文和撰写经过严格同行评审的著名科学出版物方面,中国科学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最能体现中国技术实力的领域莫过于清洁技术。目前,在包括太阳能晶片和锂离子电池组件等11项重要技术领域中,中国的产能占全球产能的80%以上。此外,中国还主导着稀土供应链,稀土矿开采量占全球开采量的70%,加工量占全球90%。


几十年来,西方对汽车和化工等传统产业的投资曾让中国公司受益匪浅。现在,美国和欧洲公司也应利用中国在清洁技术领域的巨额投资获益。


而在太阳能行业,西方公司几乎没有与中国公司竞争的余地。得益于过去20年中国在大规模太阳能电池板制造方面的投资,2010年至2020年间,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下降了85%,推动了全球太阳能的爆炸性增长,并带来了显著的气候效益。


美国最大的独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商Invenergy抓住了中国在太阳能领域的机遇。今年,Invenergy与中国领先的光伏企业隆基绿能科技以51:49的股份合资成立了新的子公司Illuminate USA,并开设了美国最大的太阳能工厂。作为交易的一部分,Invenergy获得了隆基先进的太阳能技术。这个位于俄亥俄州的工厂预计每年将生产5GW的太阳能面板,并创造超过1000个新就业岗位。截至2022年底,美国的光伏模块年产能仅为8GW,但为了实现气候目标,到本世纪中期,美国每年需要安装超过60GW的模块。Invenergy与隆基的合作使其能够利用隆基的规模、先进技术和供应链优势来实现这一目标,同时在美国制造业中保持可持续的竞争力。


福特公司也认识到,为了达到“绿色雄心”,中国技术不可或缺。为了从高油耗SUV和卡车向电动汽车转型,这家位于底特律的汽车巨头与中国领先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合作。福特将投资35亿美元在密歇根州建立一家电动汽车电池工厂,该工厂将使用宁德时代授权的技术,以较低成本为福特F-150 Lightning卡车和其他电车型号生产锂电池。



2、中国在全球南方的投资


中国在新兴市场的优势正在重塑全球商业态势。传统上,西方跨国公司专注于成熟市场,以高价位提供高技术产品,而中国则在征服增长型市场。


中国擅长为当地需求量身定制经济实惠的创新解决方案。例如,截至2021年,以传音控股、小米和华为为首的中国智能手机公司占据了印度智能手机市场76%的份额,以及非洲市场60%以上的份额。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拉丁美洲也占据了主导地位,市场份额高达 86%。此外,华为供应了非洲约70%的4G网络基础设施。


“一带一路”建设让中国在全球南部保持主导地位。这是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倡议,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约。由“一带一路”倡议的需求对中国公司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对愿意与这些中国公司合作的西方跨国公司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全球领先的动力解决方案供应商康明斯公司(Cummins Inc)很早就认识到了这种合作的价值。当时,中国公司要求建立五五分成的合作(合资)关系,许多美国公司因此犹豫是否要在中国投资。但康明斯却将这种情况视为机遇。从1995年至2018年,康明斯与东风、福田和柳工等中国领先卡车和工程机械制造商建立了六家合资企业。康明斯贡献了发动机技术和制造技术,而中方合作伙伴则分担了投资风险,并购买了大量产品。“我们是发动机专家,他们是卡车专家。”时任康明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副总裁史蒂夫·查普曼(Steve Chapman)说。


如今,中国已成为康明斯最大的海外市场,其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在这个进程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我们通过合作伙伴关系发展规模经济,使康明斯得以本地化中国供应链,并增强工程能力。这反过来又帮助康明斯开发了强大且创新的本地市场解决方案,而这正是我们在中国市场中竞争和取胜所必需的能力。”康明斯副总裁兼康明斯中国董事长内森·斯通纳(Nathan Stoner)分享道。


最重要的是,康明斯在中国开创的技术创新使其得以在印度、南美和东南亚等其他发展中国家市场拓展业务,这些市场对产品性能、质量和成本的需求与中国更为相似,而不是与美国或欧洲相似。与康明斯互补和合作也帮助了中国的卡车设备制造商,使其在2023年出口超过30万辆重型和中型卡车,约占中国国内卡车总产量的30%,大致相当于整个北美重型卡车市场的规模。




3、中国的“超竞争”市场


中国市场通常被形容为“角斗场”,在生死搏斗中存活下来的企业往往会成为全球冠军。比如宁德时代(电池)、比亚迪(电池和电动汽车)、通威(太阳能)、金风科技(风能)和华为(信息和通信技术)等。


一旦中国决定发展一个新产业,各地政府就会争先恐后地提供补贴和支持计划,数百家公司就会蜂拥而入。这就要求企业具备“精益创业”的思维模式,并迅速进行产品迭代,利用真实世界的实验数据来超越竞争对手。这是一个极其浪费的过程,但也是一个极其有效的过程。


特斯拉也深知这个道理。自从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于2014年开始在中国市场销售汽车后,特斯拉就成为了这场竞争的一部分。随着特斯拉在中国扩大经营规模,蔚来、小鹏和比亚迪等本土制造商也开始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生产高质量电动汽车,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六年内,约500家中国电动汽车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经过激烈的竞争,到2023年,这些电车公司只剩下了约100家。其中,比亚迪2023年的汽车销售总量超过了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


特斯拉的溢价在一开始导致其流失了市场份额,因为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更实惠的替代产品。面对快速增长的竞争,特斯拉利用其在中国的供应链降低了汽车零部件成本。2023年,特斯拉降价了四次。但更重要的是,成本的降低使得特斯拉Model Y在2023年成为了全球销量第一的汽车。


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也正经历着类似的历程。曾经,梅赛德斯和其他德国汽车制造商向中国的合作伙伴传授内燃机技术,现在,他们正在向中国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学习——师生关系发生了逆转。2023年10月,奥迪和中国汽车制造商一汽共同宣布了一个联合项目,将在长春建设一个价值48.7亿美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设施。2024年4月,宝马投资了27.6亿美元翻新了其在沈阳的工厂,计划从2026年开始生产新的Klasse系列电动汽车。对于梅赛德斯在中国进行的数十亿美元的电车投资,梅赛德斯管理委员会主席奥拉·凯勒纽斯(Ola Kaellenius)向路透社记者表示:“你必须在这里,你必须成为创新周期的一部分。”



4、中国的14亿消费者


尽管,一些人支持企业“去风险化”和与中国“脱钩”,但中国仍然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市场,其成熟的消费者促使企业不断进步。


中国的GDP占全球的近17%(相当于整个欧盟的经济产出),其经济发展轨迹对全球商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果中国的GDP按5%的目标增长,事实上,中国已经在2023年达到了这个目标,仅在本世纪内,中国的GDP增量就将相当于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日本2021年的GDP总和。此外,在汽车、奢侈品和工业设备等关键行业中,中国已经占了全球收入的25%至40%。


中国拥有庞大的技术型消费群体,中产阶级规模不断扩大,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推动了从技术含量高的电动汽车到奢侈品的大量消费需求。贝恩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30年,预计中国的奢侈品消费额将增长至全球的40%。2022年,中国的奢侈品电子商务市场价值约为740亿美元。在疫情影响出境旅游和消费支出之前,2019年,欧洲奢侈品消费额(890亿欧元)中的40%来自旅游购物,而游客大部分都来自中国。



放弃中国市场的后果


亚马逊于2004年进入中国,以7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在线零售商卓越网。到2011年,亚马逊占据了中国电商市场15%的份额。当时,亚马逊在中国的两个主要竞争对手是阿里巴巴和京东商城,他们迅速建立了覆盖面庞大的快递网络,几乎实现了即时配送,并与当地供应商建立了直接的合作关系,以拿到尽可能低的批发价。2019年,市场份额不到1%的亚马逊关闭了中国市场的业务。


与此同时,中国的电商格局也在不断演变。拼多多凭借售卖从工厂发货的超低价商品,成为了一股颠覆性的力量,向阿里巴巴和京东发起挑战。拼多多在中国建立了规模、保证了盈利能力、并磨练了战略,同时在美国市场(亚马逊的“老家”)积极推出了创新电商模式Temu。Temu于2022年9月进入美国市场,在不到12个月的时间里,它的月独立访客数就超过了9000万,而亚马逊经过三十年的积累,才将月独立访客数提升到2.21亿。截至2023年10月,Temu 应用程序的总下载量达到近2.35亿次,超过了亚马逊的下载量。退出中国让亚马逊在国际和本土都容易受到竞争威胁。


现在,跨国公司是时候翻转业务模式了。数十年来,西方技术的领先所塑造的世界观被特斯拉、康明斯、Invenergy和福特等公司摒弃,因为他们认识到,中国经济有值得利用的核心优势。其他跨国公司如果不能理解到这点并跟随这些公司的步伐,那么就可能会将全球收入和战略机会拱手让给中国的竞争对手。


关键词:经济


米奇·普雷斯尼克(Mitch Presnick) 詹姆斯·埃斯蒂斯(James Estes)| 文  

米奇·普雷斯尼克是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的访问实践研究员。他是速8酒店的创始人、前董事会主席和CEO,曾担任华盛顿特区咨询公司APCO Worldwide中国业务的创始人和前总裁,并曾是中美商会的前副主席。詹姆斯·埃斯蒂斯是新罕布什尔州康科德市圣保罗学校的高三学生。他是米奇·普雷斯尼克的研究助理,也是教育初创公司Reason & Rationality LLC的联合创始人和项目总监。

DeepL、ChatGPT | 译   张雨箫 | 编校




推荐阅读








往期推荐



工作的意义感,究竟从何而来?

面试中的这些行为,会让你与理想工作失之交臂

真正的谈判高手,其实只掌握了一种技巧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联系方式

投稿、广告、内容和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哈评中文网,获取更多精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