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幕味儿
迷影 历史 档案 策展:中国电影资料馆每日影讯及北京文艺片放映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张小北  ·  //@jedicat://@宝树:学习-20 ... ·  2 天前  
杭州发布  ·  刚刚,突破9亿元!今天很多杭州人都去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幕味儿

看完《海曼》,再来听一曲李宗盛的《山丘》

幕味儿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8-28 10:10

正文

文丨头大脑仁小


《海边的曼彻斯特》让我联想到杭州的保姆纵火案,同样是一场大火夺走了三个鲜活的小生命,造成了一个家庭的崩溃,但电影里杀人的却不是保姆,而是一个粗心大意的父亲

 

 一 


海边的曼彻斯特,是美国东部沿海的一个小镇,比起英国那座全球闻名的大工业城市,它地处边陲、默默无闻。


凯西·阿弗莱克饰演的Lee坐在律师的小屋里,他望了望窗外,小镇被严寒包裹着,没有任何解冻与复苏的迹象。就像他的心一样,瑟缩在厚厚的冰雪里,了无生机。



他本是个吊儿郎当玩世不恭的少年,即便做了三个孩子的父亲,也仍然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酗酒、嗑药、呼朋引伴、通宵玩乐、游轮出海,玩累了,伏在已经疲惫不堪的妻子的胸膛上,撒个娇卖个萌,然后沉沉睡去。


妻子包容他、爱着他,尽管这并不是一个合格尽职的丈夫。


他不成熟,没有责任心,有人格缺陷,但这一切,罪不至死。可因为他的无心之过造成的那场家庭变故、飞来横祸,却直接宣判了他的死刑。



——事故发生后,在警察局里,当一通调查询问完毕,得知法律将不会对他实施任何惩戒,他一把掏出了一旁警察身上的配枪,对着自己脑袋就是一枪。他没有成功,枪被夺走,但他要用整个的余生惩罚自己。他给自己判了一个漫长的无期徒刑。


然后,他完全变了。我们看到了电影里那个永远面无表情、像丧尸一样活着的Lee。


凯西·阿弗莱克奉献了“面瘫式”的表演,但他的表演恰如其分。因为,他那个角色的心已经被彻底掏空了。



 二 


约翰·格雷在《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里说,应对创伤与压力的方式,男女有别。女人滔滔不绝,而男人通常会给自己挖一个洞穴。


Lee给自己找的不是一个洞穴,而是一口深井,暗不见底。相比较妻子的竭斯底里、悲痛欲绝,他选择了沉默,可怕的沉默。


他搬到了另一个城市里,再也不敢回到海边的曼彻斯特这个伤心地。偶尔在酒吧里喝酒,他会无来由地情绪失控、打架滋事——那是他情绪的唯一出口。


他也不乏艳遇,但他已经失去了与人建立关系的能力。



若不是哥哥Joe心脏病突发去世,他也许就永远这样生活下去。但事情发生,他必须回归故地处理后事,去面对青春期的侄子,也不得不重新面对创伤的过去。


电影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慢慢展开的。在海边的曼彻斯特这个所有邻里乡亲都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人社会里,那些触景生情的人与事,很自然地将Lee的思绪拉回过往。现实和过去,非常意识流的,随着Lee的思绪来回切换、无缝对接。关于Lee的人生悲剧,也慢慢地在观众面前变得清晰。


我想Lee的哥哥Joe是善解人意的,他在遗嘱里将儿子Patrick托付给了已经活得没了人样的弟弟。他大概明白,缓解一种疼痛的办法是赋予另一种疼痛,治愈一段关系的方式,是重新开始另一段新的关系。



哪怕不能治愈,在新的现实问题面前,无精打采的Lee总得打起几分精神。


Lee与Patrick开始了磕磕绊绊的相处。不管Patrick有多么想留在这座小镇、Lee有多么想离开这个伤心地,不管如何别扭、如何矛盾,这对叔侄身上有着一个明显的共同点:Patrick与叔叔一样,在压力面前也躲到了一个洞穴里。面对父亲的忽然离世,他没有放声哭泣,甚至周围人一些廉价的同情,都让他慌乱、不知所措。应对悲伤,叔侄俩本能地选择了缴械投降。


两人还有一个共同的连结点——那艘叫做Mary Claudia的游艇。游艇以Patrick祖母的名字命名,象征着他们的血脉纽带,也承载着叔侄俩共同的记忆片段。



电影绝大多数的画面,都是挥之不去的阴冷色调。唯一出现一抹非常明显的亮色,背景音乐也变得跳脱欢腾,是在叔侄俩找到了Joe留下的几杆枪,变卖之后给游轮换上了一个新的马达,从而避免了游轮被抛弃的命运——两人共同的血脉和记忆得以留存。


而这时候的Lee,坐在游轮上御风而行,脸上也难得地出现了一抹微笑。


可是别以为这个冰封的小镇就此解冻,那个自我放逐的灵魂得到了救赎。当Lee与推着新的婴儿车的前妻在街头偶遇,他再也难以回避往事,不得不与它正面对决时,他瞬间被击打得溃不成军。他说:I can’t beat it,此生恐怕都是如此,并且他的内心早已空无一物。



 三 


这部影片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的是它极为克制的叙事,悲伤像一头怪兽一样,被死死摁住,偶尔浮上水面冒个泡时,却爆发力惊人。像Lee与前妻在街头的那场偶遇,就特别具有情绪的张力,因为主人公实在憋得太久、压抑太久了。


有评论说,这是一部典型的白人电影,讲述的是白人日渐失落的价值与社会地位。在美国社会,以往的白人中心逐渐被一种多元文化主义所取代,白人的生存空间和精神空间受到挑战和挤压,许多像Lee一样的工薪阶层越来越趋向于精神落魄。这样的评论试图解释,电影的流行有着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


但是比尔·盖茨在某次接受采访时也说,看《海边的曼彻斯特》,他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比尔·盖茨,那可是曾经的世界首富、神话的缔造者、最顶级的成功人士啊。社会身份遭挤压而带来的失落感、对成功的欲求不满,对他来说这样的因素应该不存在。是什么如此深刻地触动了他?我想应该是电影中折射出的人生苦难,以及应对苦难的态度。



人生中的七灾八难,谁都难以遁逃。佛说,众生皆苦,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何况是在这个冲突频仍的现代社会,很多的苦,恐怕都超出了佛的理解范围。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与人言这不过一二。苦难的存在是普世的。所以影片在国内上映,其中埋伏的如中年男Lee一般的懊丧情绪,在这片国土同样能够找到某种暗合——


在突然降临的台风“天鸽”之中,一位中年男子舍不得刚买不久的汽车,在众人劝说之下,仍然试图“螳臂当车”,用身体支撑着它,阻止它翻倒。结果,一阵强风刮来,他活活地被倒下的车轧死。细品个中滋味,是天灾人祸,更是一个背负厚重的中年男人的生计之苦;


一个保温杯,引发的中年男性关于尊严的各种自嘲,进而引发为一种社会对中年男人的群嘲,这同样反映着社会压力之下,中年男人这个群体的苦楚。就如李宗盛在《山丘》中所唱嬉皮笑脸,面对人生的难……



在《海边的曼彻斯特》结尾,Lee处理完哥哥葬礼,与乡亲有一场关于父母家人的对话。乡亲看似不经意地说:自己的父亲在哪年去世,本来一个大活人,在一次出海中,突然就没了。


所以这部电影与很多励志电影不同,它并不是让你在干下一碗鸡汤之后再去奔赴成功学,而是试图在传递,在面对人生的无常时,我们应该如何自处



影片最后Lee离开小镇,又开始了他的穴居生活。看似一切又进入了一个循环,但与侄子互相抛接球、对侄子的未来表达出关切,显示出了Lee身上发生的某种变化。


他就如闻一多先生笔下的那潭死水,但是死水微澜,也代表着希望。


今日福利 | 《海边的曼彻斯特》正在热映中,“三号”继续为大家送上全国通兑券,欢迎大家转发,评论区猛烈留言。我们将会依据点赞量和走心程度来挑选5位朋友每人送出1枚兑换码。


视频推介 | 小黄人前脚刚走,闪电麦昆又回来了!这个暑假,大牌动画厂牌集体上线,你是惊喜还是失望?好奇心未泯的奇爱博士,决定拯救那些再也听不进童话的耳朵,为你奉上世界动画群雄盘点大餐。

推荐 | “文慧园路三号”公号有偿向各位电影达人约稿。详情见:求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