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宗孝武皇帝下太元二十年(甲午,公元
395年)
燕太子宝耻于参合之败,请更击魏。司徒德言于燕主垂曰:
“虏以参合之捷,有轻太子之心,宜及陛下神略以服之,不然,将为后患。”垂乃以清河公会录留台事,领幽州刺史,代高阳王隆镇龙城;以阳城王兰汗为北中郎将,代长乐公盛镇蓟;命隆、盛悉引其精兵还中山,期以明年大举击魏。
烈宗孝武皇帝下太元
21年(公元396年)
正月,燕高阳王隆引龙城之甲入中山,军容精整,燕人之气稍振。
三月,庚子,燕主垂留范阳王德守中山,引兵密发。逾青岭,经天门,凿山通道,出魏不意,直指云中。魏陈留公虔帅部落三万馀家镇平城;垂至猎岭,以辽西王农、高阳王隆为前锋以袭之。是时,燕兵新败,皆畏魏,惟龙城兵勇锐争先。虔素不设备,闰月,乙卯,燕军至平城,虔乃觉之,帅麾下出战,败死,燕军尽收其部落。魏王珪震怖,欲走,诸部闻虔死,皆有贰心,珪不知所适。
垂之过参合陂也,见积骸如山,为之设祭,军士皆恸哭,声震山谷。垂惭愤呕血,由是发疾,乘马舆而进,顿平城西北三十里。太子宝等闻之,皆引还。燕军叛者告于魏云
“垂已死,舆尸在军。”魏王珪欲追之,闻平城已没,乃引还阻山。
垂在平城积十日,疾转笃,乃筑燕昌城而还。夏,四月,癸未,卒于上谷之沮阳,秘不发丧。丙申,至中山;戊戌,发丧,谥曰成武皇帝,庙号世祖。壬寅,太子宝即位,大赦,改元永康。
柏杨白话版:
395
年(晋
·太元
二十
年)
后燕帝国太子慕容宝认为参合陂之败是奇耻大辱,不断请求老爹慕容垂,向北魏帝国发动第二次攻击。宰相(司徒)慕容德向慕容垂建议:
“盗匪集团在参合陂战胜,对太子(慕容宝)心存轻视,陛下应该用神奇谋略,把他们征服;不然,会有后患。”慕容垂遂命皇孙清河公慕容会:主管留守政府机要(录留合事),兼幽州州长(刺史),代替高阳王慕容隆镇守龙城(辽中省朝阳市)。命阳城王兰汗当北翼警卫指挥官(北中郎将),代替长乐公慕容盛镇守蓟县(北京市)。命慕容隆、慕容盛率领所有精锐部队,返回中山。定于明年(三九六年),对北魏帝国发动总攻。
17本年,后秦帝姚兴封叔父姚绪当晋王、姚硕德当陇西王,老弟姚崇当齐公、姚显当常山公。
396
年(晋
·太元
21
年)
春季,正月,后燕帝国(首都中山【河北省定州市】)高阳王慕容隆率驻防龙城(辽宁省朝阳市)的武装部队进入中山。军容雄武,帝国士气稍稍振奋。
三月二十六日,后燕帝慕容垂留范阳王慕容德镇守首都中山,而自己率军秘密出发,越过青岭(河北省易县西南五回山),穿过天门(五回山南侧,万峰插天,悬崖绝壁,山径笔直上升,就是
“天门”),开凿山路,打通鸟道,直指云中(内蒙古托克托县),大出北魏帝国(首都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意外。
北魏帝国陈留公拓跋虔带领他的部落三万余户人家,镇守平城(山西省大同市),慕容垂大军到达猎岭(大同市东),命辽西王慕容农、高阳王慕容隆当前锋,发动袭击。当时,后燕军刚受到惨败,将领士兵对北魏军仍十分畏惧,只有龙城兵团(高阳王慕容隆统御)士气旺盛,勇猛争先。拓跋虔一向没有戒备。闰三月十二日,后燕大军抵达平城,拓跋虔才忽然发觉,率部众出战,失败被杀。后燕军把拓跋虔的三万余户人家完全接收。魏王(一任道武帝)拓跋珪(本年二十六岁)震动恐惧,打算放弃首都盛乐逃走;其他部落听说拓跋虔阵亡,都生出二心;拓跋珪不知道如何是好。
慕容垂率军经过参合陂看到骨骸堆积如山,摆下香案,向死难忠魂致祭,士卒放声大哭(哭父哭子,哭兄哭弟),哭声悲恸,震动山谷。慕容垂羞惭愤怒,大口吐血,病遂沉重,躺在两马架成的卧轿上前进,在平城西北三十里休息。太子慕容宝等得到消息,从前方向后撤退。后燕军有叛徒投奔北魏,报告说:
“慕容垂已死,军中不过一具放在车上的尸首。”北魏王拓跋珪打算追击;可是,听说平城陷落,遂率军返回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