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貌貌狼 公众号:财经郎眼Daily(ID:cjlydaily)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佳节,今年中秋之夜,也就是10月4日17时23分,月亮将从东方冉冉上升。到23时26分,中秋月升得最高,也最亮,位于人们视线的正南方向,这时也是赏月的最佳时刻。
但据天文观测数据来看,今年农历八月十五并不是一年中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今年月亮最圆之日,将出现在10月6日2时40分,也就是十五的月亮“十七圆”。
中秋、国庆八天长假,很多人一早就筹划去处、排定行程,离放假还有好几天,就已经向往“诗和远方”,戏谑:“无心上班,只想为祖国庆生,与家人团聚。”
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的中间,故称“中秋”。唐宋以后,中秋成为固定节日,延续至今。中秋节还有好多别称:“八月节”、“八月半”、“月夕”等等。
中秋,一直是一个寄托了美好意愿的节日。也许是“月到中秋分外明”,月圆人满成为天上人间的共愿,也便有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企盼,也有着“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的哀叹。如今,
飞机高铁专车便利通达,团圆,越来越容易实现,可别离与相思,似乎一点也没有减少
。每到中秋,仰望明月,既有“且喜人间好时节”的美满,也有“谁与共孤光”的凄然。这阴晴圆缺照应的悲欢离合,千古皆然。
中秋佳节,各地均有赏月拜月的风俗,有趣的是:“
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古人的心愿清单依然是男才女貌。如果说今天对男才的标准已然宽泛,“才”“材”“财”皆可,女貌已大不相同。今天没有几个女孩儿希望自己面似银盘圆如皓月般美貌吧?在没有人工照明的时代,皓月当空、清辉泻地,女子在月光下袅袅聘婷,朦胧婉约,倒是颇能提升几分动人之色。传说古代齐国丑女无盐(钟离春),入宫后一直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下见到她,忽觉美丽出众,立为皇后。《列女传》里记载无盐的长相:“广额深目,高鼻结喉,驼背肥颈,长指大足,发若秋草,皮肤如漆,身穿破衣。”这样的容颜月光下竟然也能让齐宣王觉得美丽,月色撩人还真不是盖的。当然,钟离春当皇后是靠着安邦治国之才,“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才是齐宣王的两全之策。
除了赏月,吃月饼也是过节的标配。月饼,也有团圆美好之意。月饼还有不同的流派:京式、广式、苏式、潮式……不仅做法千秋,馅料多样,就连卖法也推陈出新。计划经济时代,月饼是要凭券买的稀罕东西,普通家庭过节还吃不上。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最常见的节庆美食也是散装的青红丝馅的硬酥皮月饼。跨世纪以后,月饼进入了新时代,高档月饼、豪华月饼层出不穷,燕窝鲍鱼螺旋藻西洋参都开始往月饼里钻,月饼“搭档”也不一般:茶叶、红酒、金条……不怕浪费,只怕不贵。再后来,天价月饼都消失了。
现如今,买月饼送月饼没那么热门儿了,人人都讲究健康养生,月饼这种高糖高油的食品大都浅尝辄止了。现在,吃,不是第一位的,吃什么,怎么吃,能不能在朋友圈上引起反响、广受赞誉更重要。于是,创意月饼一波一波涌来,有内容上创新的:螺蛳粉月饼、酸菜牛蛙月饼、小龙虾月饼,月饼活得比包子还有包容性;有形式上创新的,从故宫月饼“朕的心意”、到哔哩哔哩二次元月饼、再到同道大叔“傾星物语”星座月饼……月饼有着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的豪情。从拿来吃的到拿来送的、再到拿来耍的,中秋这个传统的节日,有了不断变化的过法儿。不变的是,花好月圆、人月两圆的心愿和祝福。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