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建工
上海建工创立于1953年(股票代码600170),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位列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第351位、ENR全球最大250家工程承包商第8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嘉新闻  ·  集体爆发!飙涨! ·  昨天  
读嘉新闻  ·  集体爆发!飙涨! ·  昨天  
7M投资笔记长文  ·  今天注意!!! ·  2 天前  
淘股吧  ·  根据市场的盘面去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建工

“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助力无废城市建设”,杭迎伟调研老港生态环保基地项目

上海建工  · 公众号  ·  · 2024-07-24 17:05

正文


老港生态环保基地


导读:今天(7月24日)上午,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杭迎伟前往位于浦东新区老港镇东首的上海老港生态环保基地,调研由上海建工市政总院设计的 上海老港再生建材利用中心(一期)项目 ,以及由市政总院EPC总承包、四建集团联合承建的 上海生物能源再利用项目


杭迎伟说,上海建工参与老港生态环保基地建设,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服务人民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要持续探索,提供全生命周期整体解决方案,进一步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全文共 1637 字,阅读大约需要 4 分钟

|  陈硕宜



上海老港再生建材利用中心(一期)项目 ,是上海市首座超大规模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中心设计处理规模为建筑垃圾100万吨/年(生产处理线设计处理能力为3000吨/天,其中装修垃圾2000吨/天、拆房垃圾1000吨/天),遵循“分类进料、分类处理”的设计理念,生产出的再生骨料可作免烧砖原料、回填土方等用途。



上海生物能源再利用项目 ,是上海市垃圾分类的重大末端保障性设施。项目分三期建设,一二期已投入运营,三期当前土建工程基本完工、正处于工艺设备及管线工程安装高峰阶段。项目建成后,湿垃圾总处理能力达到4500吨/天,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湿垃圾处理设施。主体工艺采用干湿协同实现有机物料的“全量厌氧”,辅以三相固渣生物养殖、污泥水热碳化、沼液提氨、沼气提纯、油脂回收等多元深度资源化技术,把湿垃圾变成绿电、天然气、生物油品、虫品、碳基有机肥、碳酸氢铵速效肥等低碳产品,让湿垃圾“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实现生态循环。


在现场,杭迎伟仔细察看再生建材资源化利用的工艺流程、实时数据,详细了解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设施的处置规模和运营情况等。



杭迎伟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阐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天,在老港生态环保基地,我们看到了市政总院和旗下第五设计研究院用努力和实践换来的成果,而且在过程中,技术创新、开放合作、成本管控、质量创优等工作都深入细致、扎实有效,这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服务人民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


杭迎伟提到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进一步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从服务好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出发,更好地服务城市的全生命周期


垃圾处理是超大城市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城市垃圾处理不仅是重要的环境保护事业,也是重要的经济发展事业,对一座充满活力、始终年轻的城市来说,尤为重要。垃圾的全过程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围绕开采“城市矿山”、助力“无废城市”建设等,市政总院需要用更多的实践,对垃圾全程分类、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进行更多探索,并且注重涵盖设计、施工、建设、运维、既改、更新的全生命周期全过程。


要在领域更宽、区域更广上下功夫


领域更宽指的是,除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处置,还要深入城市更新领域,比如中心城区的垃圾中转站、固体废弃物流转中心等等,在这些方面走出更宽的道路。区域更广指的是,立足上海、服务全国,在服务好全国重点城市方面,市政总院是整个上海建工的排头兵。


要在工艺设计、设备供给创新上持续用力


包括工艺设计、设备供给等在内的各个环节,还有很多创新点可以挖掘。比如,工程总承包建设可以有更多信息反馈给到研发环节,研发依据反馈信息形成新的成果。再比如,在设备供给上,我们作为集成供应商,针对系列化模块化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要有新的成果。高附加值产品所具有的节能高效的属性,对于业主来说服务的生命周期更长、成本节约更多,因此是一条共赢发展之路。再有,我们可以从设计施工、设备产品等多方面,为业主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有针对性的高端解决方案等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