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节后,公司组织结构调整,分公司所有的财务都统一调去了总公司,如果不愿意去的,拿补偿走人,我选择了后者。
几天后,得到了一笔n+2的经济补偿,心里盘算着,这么多年的工作,未曾好好地休息过一段时间,有了这笔补偿,可以在家休息一段时间了。
然而,在家休息一个月后,我越发地感觉到,一个人脱离职场时间太长,真的是会退化的。
我在家里经常感到莫名的烦躁,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开始退化。丈夫从一开始地包容我,到嫌弃我不挣钱,催我出去找工作。开学季,孩子也要开始上学了,生活费也要有着落,虽然目前有补偿款,但是也必须为未来做打算了。
于是我开始投简历,去找公司面试,面试得越多,我心里愈发得慌乱,在求职面试填写证书一栏时体会到了一个严峻的现实,年过35,财务专业,该有的证书,竟然一个没有。尬。
既然如此,迫在眉睫的就是考个证书了,考虑到时间紧任务重,选择了CMA。实际上2年前就有培训机构找我安利这个证书,而我拒绝的理由一大堆:学费贵,没时间,考不过,云云。失败的人习惯于给自己找借口,而成功的人却是说干就干。
为了不被打扰,暑假期间把孩子送回了姥姥家,开始了我备考的日子,这段时光让我回想起了高中生涯,就是学习,从未有过的刻苦,如果大学时候或者刚毕业那会就如此努力,想必考了3年徘徊在50多分的CPA证书早就收入囊中了吧。
备考的过程伴随着的更多是痛苦,
第一个月备考,觉得人生是有意义的有奔头的,但是
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记忆力已经大不如年轻时候了,有时候一个知识点,今天记住了,到明天又忘了。
而失业的日子越来越长,
从第二个月开始,心态开始慢慢懈怠崩塌,中间那么几天能感觉到抑郁的苗头,出于对自己身体的考虑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信念,及时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中了。人生啊,还是得有个目标和奔头,很多时候,活的可能也就是个心气儿。
为了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我开始把学习的战场转向了图书馆,图书馆离我家大概3公里,但是我放弃了开车,而是选择走路,或者说跑步过去,一是可以节约油费和停车费,二是给多年未曾怎么锻炼的自己,多一点锻炼的机会。
图书馆的学习氛围其实挺好的,人生百态,考研的,考律师的,考注会的,考职称的,考教师的,考公务员的,医师资格的等等等等,绝大部分是年轻一代,也有和我年纪相仿的,但不多。和这些20多岁的年轻人坐在一起学习,心里也有一种莫名的滋味。
备考的过程中,我也偶尔去尝试面试,但是往往因为年龄,证书等因素,往往被拒之门外,后来临近考试后,索性不再去面试,安心备考。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11月,我考完了P2,终于被宠幸了一回,顺利通过了考试。这总算也是有证书的人了,充充门面也是好的。
考完CMA的12月,我马上开始投简历,有一个猎头告诉我,有家旅游公司想找个财务管理人员,刚好满足他们战略扩张和集团化发展的需求,我以前也在旅游公司做过,谈了几次老板挺满意的,就去了。再后来,一场疫情让旅游业全业停摆,死伤无数,裁员降薪破产的比比皆是。老板刚在2019年底收购的一家公司,预期的投资收益怕是要大打折扣了。
2020年5月,公司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境地,我也辞职离去,再一次进入了失业状态,这一次我索性不再出去找工作,专心准备中级职称以及CPA的会计和财管。有了之前CMA的基础,备考过程不再像之前那么痛苦,我也成功拿到了中级职称,通过了CPA的两门科目。
如此一来,相当于两年时间内拿下了CMA,中级会计职称,通过了CPA的会计和财管。当然,CPA 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已。
考完试后,我又踏上了找工作的征途,恰巧一个朋友给我推了个财务主管的机会,一路面试下来比预想的顺利,我不想再忍受失业的痛苦,就去了。如此,我终于结束了将近半年的失业期,日子总算是步入了正轨。
回想起来,从考证学习开始,我才算是找到了一点目标,所以人这一辈子,总是要为了一个目标拼搏一会,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精气神儿。
2020也过去了,新的一年已经到来,期待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失业的人都可以找到一份可以安身立命的工作,
祝福路过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