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企业家杂志
多年来持续关注企业家阶层的生意与生活。打造最快捷高效的商业资讯交互平台,实现您的商业梦想与精神追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R成长社  ·  DeepSeek使用手册(HR版).pdf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企业家杂志

王航:一定要让年轻人提前上位,过去的功臣把年轻人都耽误了

中国企业家杂志  · 公众号  · 职场  · 2017-06-25 17:30

正文


王航称自己要做“创业者里面的创新者,企业家背面的科学家”。

/

文| 刘冬思


“今天我有意穿这个夹克上来,上面写的是厚生投资。刚才主持人介绍我是新希望的副总裁,我现在是厚生投资的创始人。”


成立于2010年的厚生资本,脱胎于新希望集团的投资团队,目前,王航在新希望集团依然担任副董事长之职,但他的日常工作重心基本上都放在了厚生这边。

昨天(6月24日),在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17(第十七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上,王航从新希望出发,谈到了企业动能、创新精神、工匠精神、互联网经济、投资逻辑等话题,干货满满。

新希望作为一家传统的农业企业,在持续改革和创新下焕发出了新的活力,离不开在发展中不断寻找新的动能。王航认为,对于企业来说,真正的护城河不是企业的资金和规模,而是人才,这也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能。

王航表示,只有不断降低内部组织的成本,企业才能壮大起来。而新希望降低内部组织成本的方法,第一个就是用年轻人, “一定要让年轻人提前上位,尊重年轻人,选拔真正年轻人,毫不犹豫地把位置让老年人腾出来给年轻人。很多企业都是被功臣耽误了,过去功臣理当享受荣誉,但是往往这种功臣把年轻人耽误了。”

他举出了新希望集团的例子,“现在新希望两位副总裁,一个86年,一个82年,这两位副总裁非常有活力。当然我们还有更扁平的管理,什么是更扁平的管理?让你的授权更到位,让你更有活力,让你的组织不受到更有历史的大组织的羁绊。”

第二个动能来自于哪里?王航称来自于客户。中国的养猪户从过去的几千万人,减少到如今的几百万人,到未来可能只有六十万人。新的客户有新的变化和新的需求,王航称,“不管是我们一线干部、中层干部还是企业高层干部,都必须到一线去,跟客户一起探讨这些问题。这些年新希望在客户那里有很多尝试,有成功的,有失败的,不管成功还是失败,这都是努力。”

在谈到投资理念时,王航称自己“要做创业者里面的创新者,企业家背面的科学家”。 他表示因为曾经在大型企业工作过,所以要比一般创业者拥有更周全的数据,“我们用数据、用逻辑、用精神去帮助创业者。”

王航曾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概括过厚生资本的投资逻辑——厚生的核心理念依然是产业为魂,并不是去做资本游戏。“我们会带着更强的产业常识去进行项目判断,包括过往经验积累所形成的一种直觉”,王航说。(更多内容请戳 《新希望王航:投资人应该更像一位“企业家”》

王航认为,并不是有钱就是LP,有奶就是娘,厚生资本要寻找的是合适自己的LP。“我见过有的PE圈的人,上来就会问创始人PE多少倍?他根本不关心这个阶级改善经营的立足点在哪里,那这样的投资有什么意义?”

以下是王航在2017(第十七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的演讲(有删节):

大家好,我们是典型的传统企业,做农业的。这次给的题目是怎么去寻找新的动能,我们在想企业的动能其实跟国家的动能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今年叫告别经济斗争40年,也是发展的40年。这40年,国家的面貌也在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实际上国家也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能”。

第一阶段,我们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取得了胜利,打破了冷战,解决了意识形态的问题。第二个阶段,我们建立了市场经济,是对企业家的尊重,是我们在资本、土地、劳动若干要素之外,更加去注重企业家精神的建立。

后来我们有了新的动能,这个动能是什么呢?货币红利。其他发达国家是0.6多一些,我们货币红利是2倍还多一些。但是我们有本事,我们放了这么多的货币,但是经济没有膨胀。我们有庞大的加工能力,一旦出口,就能够填平货币贬值的风险。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成就了一大批国际级的机构,世界500强里面一下子涌进了一大批中国企业。但是这里面也有很大问题,依靠货币红利上位的,你的管理怎么样?你的产品怎么样?

我们讲了货币红利之后要回归新常态,企事业要回归企业家的新常态。在过去的10年里面,其实是温水煮了青蛙。现在我们要提倡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什么呢?是工匠精神、是契约精神,如果没有这些精神,是如梦如幻。

我们有这样的一些企业,他们重新回归了实业,又带动了科技,真正把国家的科技应用水平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些新经济企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那传统企业路在什么地方?传统企业要获得新的动能在什么地方?要从什么地方去找动能?我想要从十几年实践来看,要走新的动能。

第一要看内容,看内部组织方式、看你的成本。一个经济学家戈斯讲过,看你企业内部交易和外部交易是多少?成本是多少?如果外部交易成本小于内部交易的话,你企业没有做这么大,你做内部供应链就好了。内部交易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永远在做一个赛跑。现在法制环境会让我们信用水平提升,会让我们外部交易成本降低。

当然,我们内部运营组织成本还有改进的空间,但是这些因素对我们内部运营成本有很大的挑战。你规模大一点,你可能有企业、有资金,有规模经济,但是这些都不是根本的鸿沟,不是根本的护城河。你真正根本的护城河是你把人才聚集起来,不断降低内部组织成本,这样你企业才能壮大。

我们降低内部组织成本,第一个是用年轻人。一定要让年轻人提前上位,尊重年轻人,选拔真正年轻人,培训让他们壮大,毫不犹豫地把位置让老年人腾出来给年轻人。很多企业都是被功臣耽误了,过去功臣理当享受荣誉,但是往往这种功臣把年轻人耽误了。现在新希望两位副总裁,一个86年,一个82年,这两位副总裁非常有活力。

虽然我们是传统企业,但是也做了一点新经济,我们做了希望银行,跟小米等等一起做了新一代的互联网经济。去年12月底正式开业,今年正式上线运营。为什么?因为是一帮年轻人在做这个事情。我们系统执行董事长是77年的,我们的COO是82年的,我们风险官也是82年的,他们真心实意去做事情。我们还把组织机构重建起来,建立更灵活的组织。所以这几年从新希望裂变出了草根集团,裂变出了新的不同的产业集团。我们在投入、管理等方面,让这个组织更加灵活。

当然我们还有更扁平的管理,什么是更扁平的管理?让你的授权更到位,让你更有活力,让你的组织不受到更有历史的大组织的羁绊。

还有工匠精神,我们知道企业最根本是产品质量和组织的效率。你的品牌来自于你的质量,资本对你的认同是来自你的效能。 你要有这个心思去思考你主业的进步,去思考你产品不断提升与实际技能适应客户的需求。如果你没有这些自我的革命,你内部的组织成本就会不断地放松,你企业发展就会受限。

我们第二个动能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客户。我们试图寻找新客户,寻找客户新的需求。但是最近我们发现,要发现客户的新姿态。我们这个行业是传统的不能再传统的行业,大家都很关心食品安全问题,我们的上游农民实在是太可怜了,他们会听信很多的传言,所以使用农药。要想服务他们,成本太高了,因为他们是分散的小农户。

我们以前试图去做各种努力,但是很难。但是现在我们客户变了,中国农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快速地变化。比如说养猪,过去几年可能有几千万人养猪,现在呢?只有几百万人养猪,再过几年我估计只有60万户人养猪。这些是客户新的姿态,这些新的姿态要有不同的新要求。过去他们太小了,现在他们大了,有更多的需求,现在你要赋能给他。对于我们传统企业来讲,这就是获得新的动能的重要过程。

对于客户新的变化怎么发现?我觉得还是不断地到一线去。 不管是我们一线干部、中层干部还是企业高层干部,都必须到一线去,到客户那里去,跟客户一起探讨这些问题。这些年新希望在客户那里有很多尝试,有成功的,有失败的,不管成功还是失败,这都是努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