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HRTechChina
传播HR科技相关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RTechChina  ·  突发:Workday宣布裁员1,750人,优 ... ·  昨天  
人力资源管理  ·  百万年薪“招兵买马”,这泼天的富贵DeepS ... ·  2 天前  
HR新逻辑  ·  11个劳动纠纷痛点问题解答(干货收藏) ·  2 天前  
HRTechChina  ·  开工大吉,2025万事兴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HRTechChina

请善待怪才,你很可能最终得为他们工作

HRTechChina  · 公众号  · 职场  · 2016-10-07 21:19

正文

编者注:本文转载自the Economist,是10月期最新的一篇文章,原标题《善待怪才》,对于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决策者,甚至是投资者,或许这篇会斧正你的一些观点。




五年前,21岁的扎克·西姆斯(Zach Sims)活力充沛、拼劲十足。他创建了Codeacademy,提供编写软件的在线课程。他记得向潜在投资者推介想法时只听到“一片否定之声”。


当时,反对者认为编程是计算机极客专属的奇特小众活动,但他们错了。自2011年以来,在Codeacademy注册报读课程的人数已经超过了2500万。同时,随着越来越多人有志于投身高科技职位或者自己创业,被称为“编程新手营”的计算机编程面授速成班已在全球兴起。单在美国,这些训练营的学费收入今年就将达两亿美元。


“善待怪才。你很可能最终得为他们工作。” 查尔斯·赛克斯(Charles Sykes)如此写道。他是2007年首次出版的《学校学不到的50条法则》(50 Rules Kids Won’t Learn in School)一书的作者。


今天我们有更多的理由敬重怪才:不但每家公司都争相聘用他们,而且极客们已开始塑造新产品和服务的市场。


咨询公司RedMonk的斯蒂芬·奥格雷迪(Stephen O'Grady)称开发人员为“新的拥立国王者”: 他们正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掌控着企业对所用科技的决策。从个人电脑到Twitter和Facebook等社交媒体,许多科技产品及平台最初都源于爱探究的技术发烧友在自家车库或宿舍捣鼓的实验,最终变成主流的大热项目。


成立仅两年、旨在取代电子邮件的通讯公司Slack一开始只是软件开发者互相通讯的工具,之后才扩展至其他功能及公司。


然而, 怪才的影响力现已大大超越了技术的范畴,他们在文化上变也得更举足轻重。 美国HBO的电视剧《硅谷》(Silicon Valley)很快将开拍第四季,该剧呈现了“爷们程序员”(brogrammer,意指善于社交、时尚酷感的新型程序员)创业氛围的苦与乐,也表明广大观众着迷于(车库)门背后的内幕故事。旧金山的技术怪才们不但会穿连帽衫,也会穿胸前绣有“G∑∑K”字样的T恤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虽不敢像微软的比尔·盖茨和Facebook的马克·扎克伯格那样辍学,却也一毕业就奔往硅谷。他们放弃在华尔街奔前程,转投编程事业以期挤进顶尖的1%。


怪才的影响力增长,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其队伍的壮大。研究公司IDC估计,现在全球约有2000万专业及业余软件开发人员。这个数字很可能偏低了。令人沉迷其中的技术型电子游戏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一行列。每个月至少有7000万人在玩《英雄联盟》这一复杂的多人网络游戏,比全世界玩棒球、垒球或者网球的人还要多。


其结果是,公司最好留心“怪才经济”的崛起——其影响范围早已超越直接的技术需求。


最早觉察这一趋势的是风投家们。硅谷风投公司安德森-霍洛维茨(Andreessen Horowitz)的克里斯·迪克森(Chris Dixon)表示一直在关注“最聪明的那些人周末都在做些什么”,因为那暗示着十年之后主流社会的发展方向。


按此思路,安德森-霍洛维茨已投资了许多受早期尝鲜者青睐的装置和产品,包括一款名为“Soylent”、富含营养的饮用食品,专为忙于编程无暇用餐的工程师们而设计。还有一笔资金投向制造咀嚼型咖啡的Nootrobox公司,其产品面向那些因太懒或不愿交际而不从咖啡店买液体咖啡的人。迪克森说,“文化河口”已从纽约和洛杉矶转移到旧金山。


赢得风投家关注的不仅有怪才偏爱的食品,还有他们的穿着时尚。眼镜公司瓦尔比派克(Warby Parker)及制造艳丽奇异袜子的创业公司Stance已融得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两者都面向极客人群及具有时尚嗅觉的人士(潮人和怪才之间的界限有时很模糊)。以Lyft和Airbnb为代表的“共享经济”也是源于小众怪咖:他们更喜欢租用而非购买物品。


传统企业也已开始从这些怪异潮流中得到启示。激浪(Mountain Dew)和多力多滋(Doritos)等品牌开始赞助电子游戏竞赛,以及在场馆内进行的无人机竞速比赛。这些品牌希望通过大胆跟随怪才的步伐来赢得他们的信任。邀请在职员工及有意加入的人士通宵吃披萨写代码的“黑客马拉松”已成为公司招募工程师的流行做法。连万事达和迪士尼这样极为传统的企业也开始举办此类活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