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获得众筹平台的支持后,项目方还需面临一个重要问题——运营。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之下,乡村民宿承载了促进在地一二三产融合的重要任务。相比城市民宿的运营,这样的属性使得乡村民宿的运营增添了更多的关注点和价值点。
事实上,改革开放40年,中国现代化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是,和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一样,中国乡村的走向到了关键的“十字路口”。无论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还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乡村在现代化中的定位一直都是缺位的。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既安排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重大工程,又安排了构建乡村产业体系重大工程,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农商互联、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计划等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这样,既可以更好地加快农业现代化,又可以让乡村经济发展不再仅局限于第一产业,实现乡村产业兴旺。
关于这一点,David最先想到的就是,乡村民宿对当地农副产品销售的促进——越来越多的乡村民宿,都在有意识地向民宿住宿的各种场景中植入当地土特产。
对此,钱继良举了一个例子:之前西坡莫干山民宿附近,有一个专门卖梨的老乡,卖掉整个三轮车的梨,差不多需要一整个白天;后来,钱继良跟这个老乡签订专属供货合同,前者按个数购买后者的梨,用于欢迎水果、夜床点心等,同时将其手工制作的梨膏作为伴手礼出售。“当地果农特别开心,真正做到了共赢。”
同时,钱继良告诉TBO,西坡在莫干山的民宿目前有75%的员工来自于本地,未来这个比例将要提升至90%;西坡千岛湖民宿的员工也已有80%以上来自当地。
最让钱继良感到自豪的,是这些员工中,年轻人的比重正在逐渐上升。在其看来,乡村民宿的发展不仅仅可以提供就业机会,更是在当地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就西坡的做法来看,他们会着重对这些当地年轻员工加以培训,并提供明确的晋升路径,进一步提升其荣誉感和乡村归属感,从而为乡村建设争取更多年轻力量。
目前,新时代农村全面深化改革,确权登记颁证让农村土地产权由“二权分置”转变为“三权分置”,农民经济决策自主选择的机会更多,既可以进城务工经商或者当市民,又可以留乡或者回乡,成为乡村人才,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者乡村建设主体。
同时,为了实现乡村人才振兴,针对农村发展人才匮乏等突出问题,《规划》安排了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工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计划,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让乡村振兴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吉晓祥也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大乐之野的莫干山项目选址在碧坞村,原本依靠村里的“碧坞龙潭”景区发展农家乐,但在2007年景区关闭后逐渐萧条,当地年轻人越来越少。而在大乐之野的民宿发展越来越好之后,村民会常常前往学习,然后也模仿着设计和改造自家宅院,不少外出的年轻人也返乡做起了民宿生意。
而关于乡村民宿同质化的问题,吉晓祥和钱继良并不那么担心。钱继良告诉TBO,西坡一直是开放包容的态度,与其带着技术性思维将问题复杂化,不如带着大众化思维将问题简单化。学习成功者片段性的成功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运营者的格局观或许更为重要。
除此之外,以休闲度假体验为核心的乡村民宿,在旅游消费升级方面也在进行着诸多尝试。据吉晓祥介绍,大乐之野有专门的品牌部门负责旅行体验产品资源的整合,例如徒步路线、采摘体验、手作体验等。虽然非专业出身、操作难度较大且盈利有限,但吉晓祥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尝试,调动起当地对于旅游体验资源的重视,从而逐步引进专业的开发团队,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乡村生态产业链。
在这个产业链的一端,像开始吧这样的众筹平台,一方面为这些乡村民宿提供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也在帮助和陪伴其完成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使命。而在产业链的另一端,无数村民正在乡村民宿建设创造的新机会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