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rchrace
archrace竞赛平台致力于向设计师、建筑师和学生等,提供竞赛资讯,竞赛方案学习和竞赛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方空间  ·  新作|光伏+储能:宁德时代零碳茶馆 / ... ·  昨天  
gooood谷德设计网  ·  葡萄牙Puro住宅塔楼 ·  4 天前  
gooood谷德设计网  ·  北京招聘 | Atelier Alter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archrace

结果 | 洛桑 Perrelet 行政大楼改造设计竞赛

archrace  · 公众号  · 建筑设计  · 2019-06-27 08:30

正文

竞赛背景资料

位于瑞士洛桑市中心洛桑大街和Florissante大街交汇处附近的 Perrelet 大楼建于1995年,该大楼是由洛桑公交公司管理使用,总面积有4万平方米, 配备了一家维修车间(下图黄色部分),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的车库(下图蓝色部分)以及一个运营管理中心和行政大楼(下图红色部分)。目前,在不同楼层工作的约有600名员工,同时容纳了140多辆公交车辆(包括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


Perrelet 大楼 现在面临着工作人员增加和公共交通运输量增加带来的困境,25年前建造的大楼在节能和防火等方面也远远落后当今的技术发展和规范要求。据了解,在2018年公交公司新增了260名行政管理人员,这还不包括驾驶司机和车辆维护人员,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量还会增加20%甚至60%,到2035年由于其他合作单位的入驻,还需要额外增加约120个岗位。这对当前工作空间已经相对饱和,又无扩建用地的行政大楼来说,如何利用现有大楼进行优化改造,获得更多的使用空间,已经成为一个很棘手很迫切的问题了。


Perrelet 行政大楼改造面临着四个难题:
1. 行政楼层已达到最大密度;
2.会议室的数量和性质不再满足当前的需求;
3.缺乏培训空间;
4.服务空间不再适合当前的工作流程。
除此之外,数字化设施的引入,如何适应工作组织的新方式,共享空间和灵活工作方式的需求以及Y代和Z代公交工具的使用等等,都对大楼的改造提出了适应性的需求。除了内部空间改造,行政大楼的外立面的再设计,也是改造项目的一部分。

公交公司将大楼的改造项目,通过邀请竞赛的组织形式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来自欧洲的著名设计团队,拥有丰富的办公空间改造和设计经验的
STUDIO BANANA architectes 赢得了本次竞赛,评委对其创造的丰富空间,以及多学科介入的深刻思考大为赞赏。

竞赛获奖情况

第一名: STUDIO BANANA architectes

©STUDIO BANANA architectes

©STUDIO BANANA architectes

©STUDIO BANANA architectes

©STUDIO BANANA architectes

©STUDIO BANANA architectes

©STUDIO BANANA architectes

©STUDIO BANANA architectes

©STUDIO BANANA architectes

©STUDIO BANANA architectes

©STUDIO BANANA architectes

©STUDIO BANANA architectes


©STUDIO BANANA architectes


STUDIO BANANA architectes 的空间改造提案是建立在对假想的两个不同级别和性别的工作人员一天的工作内容和行程模拟基础上的,两个人在大楼中的不同时间点出现在哪个地点,应该做什么,需要什么,都被记录并在空间设计中反映,这种反映不仅仅是建筑学的,还包括人体工程学、光学、声学等其它学科技术加持,这让整个设计更具说服力和可实施性。

STUDIO BANANA architectes 对大楼内所需的功能进行一目了然的方式重新分类整合,用黑(交通、辅助、设备功能)、灰(半开放使用空间)、白(开放办公室)三种颜色在平面上进行组合排布,如此将各种功能灵活高效的组织起来,把原本紧张的楼层平面释放出来,增加了办公空间和未来所需的共享空间。平面上曲折走道的设计减少了办公空间被暴露的机会,这种设计的意图是允许不同部门拥有各自相对独立不被直视的办公空间。在立面的改造上,设计师考虑了白天和夜晚的大楼视觉效果,形式上以最小的干预措施,赢得了最佳的展示效果。

第二名: ABA architectes

©ABA architectes

©ABA architectes

©ABA architectes

©ABA architectes

©ABA architectes

©ABA architectes

©ABA architectes

©ABA architectes

©ABA architectes

©ABA architectes

©ABA architectes

©ABA architectes


第三名: ARCHITRAM architectes

©ARCHITRAM architectes

©ARCHITRAM architectes

©ARCHITRAM architectes

©ARCHITRAM architectes

©ARCHITRAM architectes

©ARCHITRAM architectes

©ARCHITRAM architectes

©ARCHITRAM architectes

©ARCHITRAM architectes

©ARCHITRAM architectes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