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朱小厮的博客
著有畅销书:《深入理解Kafka》和《RabbitMQ实战指南》。公众号主要用来分享Java技术栈、Golang技术栈、消息中间件(如Kafka、RabbitMQ)、存储、大数据以及通用型技术架构等相关的技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书  ·  人到中年,千万不要入戏太深 ·  3 小时前  
简单心理  ·  结婚10年依然深爱,看看这20%的人做对了什么 ·  12 小时前  
武志红  ·  你内心深处,有什么未解开的心结 ·  2 天前  
壹心理  ·  为什么你一和父母说话,戾气就很重?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朱小厮的博客

如何通过性能测试,把系统 TPS 从 100 提高到 10000?

朱小厮的博客  · 公众号  ·  · 2019-12-24 08:51

正文

提起性能测试,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是不屑一顾地认为,它很简单,没发展前途?还是觉得性能测试就是做些脚本、参数化、关联,压测完成之后,扔出一个结果出来就完了。
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在我看来,真正的性能工程师,可以把结果整理清楚之后,又可以下结论,提出解决方案: 线上根据这个测试结果,做对应的配置,系统肯定可以稳定运行。又或者是:当前测试说明了线上不能支持,后面应该如何优化。
既要有前期的测试,还要有中间的分析,以及最后的调优, 三者首尾衔接,缺一不可。
如果你做完性能测试调优后,可以把系统 TPS 从 100 提高到 10000,把响应时间从 0.1ms 降为 0.01 ms,把 CPU 的使用率从 100% 变成 50%, 那么你作为性能测试工程师的价值和核心竞争力就体现出来了。
但是我遇到不少工程师,在学习性能测试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


  • 每天跑测试只是发现性能不好,可就是不会分析啊!
  • CPU 利用率很低,为什么性能问题还是会持续出现?
  • JMeter 和 LoadRunner 的功能那么多,分析的时候到底该用哪个?
  • Swap 怎么就莫名其妙飘黄了呢?
  • 场景执行的逻辑是什么?怎么判断性能场景是可以覆盖线上场景的?
  • 服务器实例从 7 个扩展到了 17 个之后,TPS 没上去,资源也没用上,超时还大量的报。怎么办?
  • 压力工具中的响应时间长,但是怎么定位到是哪里呢?
  • ......

以上这些问题,你可能也遇到过。那么, 面对这类性能测试或分析、调优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刚好,极客时间上线了 《性能测试实战30讲》 的专栏,作者是性能测试领域的大拿高楼, 分享了他14年的性能工作经验及教训,带来了颠覆传统的观点:性能测试不仅仅是测试就结束了,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分析,如何调优。
在此他还整理了一个 「性能测试知识全景图」 ,包含你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点,建议保存。


专栏里有大量的真实项目场景案例, 帮你厘清性能分析的核心要点及策略,告诉你遇到性能问题从何处入手、都有哪些环节、每个环节中要注意的点等。

👆扫码免费试读
结算时输入口令 「6xingneng」
再减¥5,到手价 ¥63


高楼是谁?


高楼,网名 Zee,独立性能测试与分析咨询顾问,前 HP 高级性能专家,从事性能测试调优 14 年。
他是性能领域公认的具有匠心的技术专家, 一直强调性能测试之后的调优过程,致力于将性能测试与分析的结果在生产环境中体现。
相信通过这个专栏,可以刷新你对性能测试的认识,让你知道这个方向可以干很多事情,让性能变得有价值。

学习性能测试分析+调优的方法是什么?

这个专栏是怎么组织的呢?我看了目录及更新的内容,主要分为 4个模块,配以大量案例 ,由浅入深的带你学习。
基础概念篇: 澄清了一些性能测试的基础概念,告诉你真正具有指导价值的性能测试概念是什么,怎么用。
性能场景及工具篇: 通过性能测试工具的实操案例,对应性能测试前后的逻辑关系,帮你在不同的场景下选择不同的工具, 并重点讲解 JMeter 和 LoadRunner 的使用原理。
监控分析篇: 通过讲解操作系统、应用服务器、数据库、缓存服务器、Java、C++等监控工具的使用和分析方法, 带你分析性能监控数据的含义,精准定位系统瓶颈。
案例实战篇: 讲解不同实际操作场景中的性能测试分析过程,带你厘清系统瓶颈的判断逻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