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EBoversea
光大证券海外市场研究,仅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供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非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本公众号,亦勿以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作为投资操作的依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陈忻儿童心理  ·  推荐《认知天性》兼读书笔记 ·  17 小时前  
陈忻儿童心理  ·  《从心理解孩子》在线课程2025春季班招生开 ... ·  17 小时前  
阿昆的科研日常  ·  我被导师PUA了? ·  20 小时前  
武志红  ·  婚姻的真相,你越早知道越好 ·  昨天  
简单心理  ·  DeepSeek好像在塑造一种新型依恋关系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EBoversea

【光大海外】腾讯控股24年:回购潜在影响分析,核心业务亮点梳理

EBoversea  · 公众号  ·  · 2024-04-20 08:00

正文

【特别提示】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均取自于光大证券已正式外发研究报告,由光大证券海外研究团队(TMT/消费/医药/制造等)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动态的宣传。研究报告有时效性,任何研究报告内容仅代表报告外发时特定时点的研究信息汇总,任何关于研究报告、研究观点的解读,请联系对口销售或具体研究员。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发布信息

报告标题:《 24年:回购潜在影响分析,核心业务亮点梳理 ——腾讯控股(0700.HK)公司回购动态及业绩跟踪点评

报告发布日期:2024年4月19日

分析师:付天姿(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7040002)

分析师:赵越(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4020001)

往期回顾

【光大海外&互联网】腾讯控股(0700.HK)游戏后续期待什么?
【光大海外&互联网】腾讯控股(0700.HK)23Q2业绩点评
【光大海外&互联网】腾讯控股(0700.HK)23Q1业绩点评
【光大海外&互联网】腾讯控股(0700.HK)22Q4业绩点评

【光大海外&互联网】腾讯控股(0700.HK)22Q3业绩点评

【光大海外&互联网】腾讯控股(0700.HK)22Q2业绩点评

要点




资金面: 24 年腾讯高额回购,金额有望超过大股东减持。 24 年腾讯股票回购金额有望超过其大股东 Prosus Naspers 减持金额, Prosus 出售腾讯股票对腾讯股价的影响预计将得到减弱。 1 23Q1 以来腾讯回购金额同比高速增加。 24Q1 腾讯持续在每个交易日(静默期除外)回购 8.24 亿港元,合计回购 148 亿港元( yoy+220% )。 腾讯回购金额有望在 24 年再度实现高速增长。 腾讯计划在 24 年的股份回购金额相对 23 年的 490 亿港元至少翻倍,增加至超 1000 亿港元。 2 23Q2 以来腾讯大股东 Prosus Naspers 回购计划回购金额有下滑。 根据 Prosus 24 4 9 日披露,于 4 2-5 日回购 243 万股( vs 历史平均 -31% ),耗资 0.7 亿欧元( vs 历史平均 -60% )。考虑腾讯大股东回购计划主要依靠减持腾讯获取资金, 大股东回购金额的下滑或能体现出其减持腾讯金额的降低。 若假设 24 年后续 Prosus 回购计划周回购金额持续为 24Q1 周均的 1.14 亿欧元,则 24 全年的回购金额总计约合 494 亿港元。


基本面:广告、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驱动营收上升,净利润高于此前预期。 4Q23 公司 Non-IFRS 净利润 4 27 亿元( vs 彭博一致预期 419.7 亿元),同比 +44% 微信生态基建完善中,视频号广告 & 直播电商 24 年商业化提速可期。 根据微信公开课, 23 年视频号直播带货销售额同比增长 3 倍。 23M12 视频号上线“微信视频号带货账号体系”, 24M1 视频号直播新增超级粉丝团,推出更多元商家激励措施。持续提升视频号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在 24 年为腾讯视频号电商广告投放收入,以及企业服务业务中电商技术服务费收入带来增量贡献。

游戏淡季下旗舰产品承压,大流水体量潜力新品仍多。 4Q23 本土市场游戏收入 270 亿元( yoy-3% ),《王者荣耀》《和平精英》贡献有所下滑。《 DNF 》手游玩法仍受欢迎,老玩家回流有望稳定贡献流水,王者 IP 《星之破晓》《王者万象棋》、多端战术射击新游《三角洲行动》等上线若超预期有望贡献弹性。 4Q23 社交网络收入 282 亿元( yoy-1% ), 24 年小游戏规模扩张有望驱动小幅增长。 4Q23 广告业务收入 298 亿元( yoy+21% ), 视频号广告需求和广告平台持续升级,增速好于广告行业。 4Q23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 544 亿元( yoy+15% ),商业支付回暖,理财服务、消费贷款服务、云服务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考虑 24 年腾讯股票回购金额大幅提升有望削弱大股东减持对腾讯股价影响。基本面仍稳健,微信生态在 24 年具备进一步变现潜力,视频号直播电商基础设施持续优化有望驱动腾讯广告、企业服务板块增长。《 DNF 》手游、《三角洲行动》等高流水预期产品有望逐步在 24 年上线。 4Q23 公司 Non-IFRS 净利润增长显著,维持看好业绩顺周期回暖和降本增效下经营杠杆持续优化,小幅 上调 公司 24-25 Non-IFRS 归母净利润预测至 1,867.3/2,103.2 亿元(相对上次预测分别 +1.3%/+3.0% ),新增公司 26 Non-IFRS 归母净利润预测 2,295.8 亿元,现价分别对应 24-26 Non-IFRS PE 14.5/12.8/11.8 倍,维持“买入”评级,维持目标价 430 港元。


风险提示: 监管不确定性风险,宏观经济风险,游戏表现不达预期,竞争加剧。



目录



正文

1

资金面:24年腾讯高额回购,金额有望超过大股东减持



2021年之前腾讯更多选择将现金投入对外投资,而22年后,通过回购等方式回馈股东的力度明显增加。 我们将当年腾讯股份回购现金耗用+当年发放股利现金耗用,得到当年腾讯对股东回报的金额,再将此金额除以当年腾讯的Non-IFRS净利润,得到腾讯对股东的总回报比率,该比率已经从2016-21年的11%-14%区间,显著提升到2022、2023年的44-47%区间。

1)在2021年之前,平台经济反垄断监管尚未开启,互联网行业仍有流量红利,互联网巨头现金积累充沛,选择对外扩大投资版图, 一方面获取被投公司快速发展的红利,另一方有望为主营业务提供协同效应。21年前腾讯回购力度较低,最高为21年的21.70亿元。IT桔子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1年腾讯对外投资数量由116起波动上升至287起,2022年至2023年腾讯对外投资数量分别锐减至92起、39起。


2) 22年6月27日,腾讯大股东Prosus及Naspers发布新闻稿表示,其开始进行一项长期、开放式的回购计划,并将以场内出售其所持腾讯股份的方式筹集其回购计划所需资金。 大股东的减持对腾讯股价形成了一定的抛压,在此背景下,腾讯改变其回购政策,开始加大回购力度, 22年回购总额为293.07亿元,23年回购花费的现金总额进一步达到437.67亿元。



24年腾讯股票回购金额有望超过其大股东Prosus及Naspers减持金额,Prosus出售腾讯股票对腾讯股价的影响预计将得到减弱。


1)按季度来看,23Q1以来腾讯回购金额同比高速增长。 24Q1腾讯持续在每个交易日(静默期除外)回购8.24亿港元,合计回购148亿港元,同比增加220%。24年4月10日腾讯回购320万股股份,股份占比0.03%,耗资10.01亿港元,最新回购价312.8港元。24年(截至4月10日)腾讯共回购24次,股份占比合计0.75%,回购金额共208.4亿港元,回购均价295.6港元。 腾讯回购金额有望在24年后续再度实现高速增长。 根据腾讯23年度业绩公告,腾讯计划在24年的股份回购金额相对23年的490亿港元至少翻倍,增加至超1000亿港元。腾讯高额回购不会影响其主营业务推进,23全年腾讯调整后归母净利润1577亿元人民币,在微信生态变现持续推进、《DNF》手游等新游戏上线等因素驱动下,24年腾讯利润仍预期保持增长。



2)按季度来看,23Q2以来腾讯大股东Prosus及Naspers回购计划回购金额有所下滑。 根据Prosus 24年4月9日披露,Prosus回购力度对比历史平均有较大幅度降低。于4月2-5日回购242.6万股(对比历史平均-31.13%),耗资0.72亿欧元(对比历史平均-59.84%)。考虑到腾讯大股东的回购计划主要依靠减持腾讯来获取资金,我们认为, 大股东回购金额的下滑或能体现出其对于腾讯减持金额的降低。 24年1月2日-3月28日Prosus回购计划共回购5364.3万股,周均412.6万股;回购金额14.8亿欧元,周均回购1.14亿欧元。若假设24年后续Prosus回购计划周回购金额持续为24Q1周均的1.14亿欧元,则24全年的回购金额总计为1.14*52=59.3亿欧元,约合494亿港元(按1欧元=8.34港元换算)。

对比来看,腾讯回购计划24年回购金额超1000亿港元,腾讯大股东回购计划(金额主要来自减持腾讯)预期24年回购494亿港元。我们认为, 24年腾讯股票回购金额有望超过其大股东Prosus及Naspers减持腾讯金额。



2

基本面:广告、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驱动营收上升,净利润高于此前预期



23Q4公司实现营收1552亿元,同比提升7%,低于彭博一致预期的1574.2亿元。1) 增值服务收入691亿元,同比下降2%。其中本土游戏收入270亿元,同比下降3%;海外游戏收入139亿元,同比持平;社交网络收入282亿元,同比下降1%。 2) 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收入544亿元,同比提升15%。 3) 网络广告业务收入298亿元,同比提升21%。




23Q4公司整体毛利率50.0%,同比提升7.4pcts,环比提升0.5pcts,其中同比提升主要由网络广告和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贡献。


1)网络广告: 23Q4毛利率同比上升12.5pcts至56.8%,环比上升4.5pcts。网络广告收入成本同比下降6%,环比增加5%。毛利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高毛利率的视频号广告收入的强劲增长以及腾讯变现效率的提高。


2)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 23Q4毛利率同比上升10.3pcts至43.9%,环比上升2.9pcts。成本同比下降3%,环比下降1%。毛利率的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云业务重组后毛利率提升、高质量收入(包括视频号带货技术服务费)的强劲增长,以及金融科技服务的高毛利率产品收入的增长和成本效益措施。


3)增值服务: 23Q4毛利率同比上升3.9pcts至53.7%,环比下降1.8pcts。增值服务收入成本同比下降9%,环比下降5%。毛利率环比下降主要由高毛利率的游戏收入占比的季节性下降。



23Q4公司实现Non-IFRS净利润427亿元,同比增长44%,高于彭博一致预期的419.7亿元; Non-IFRS净利率27.5%,同比提升7.0pcts,环比下降1.5pcts。 净利润获益于视频号广告等 高毛利业务收入增长带来的毛利率提升 和联营公司贡献净额由亏转盈。 因汇率波动而确认汇兑收益下降,以及利息开支增加,23Q4财务成本净额达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


1)销售费用及市场推广开支: 23Q4同比增长79%至110亿元,主因在支持《元梦之星》等新游戏发布的推广及广告力度加大,而2022年同期基数较低。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率为7%,同比增长3pcts。


2)一般及行政开支: 23Q4同比下降1%至272亿元。 23Q4分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净盈利24亿元,对比22Q4净亏损16亿元。Non-IFRS下23Q4分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净盈利45亿元,较22Q4净盈利31亿元有所改善,系联营公司收入增长及增效措施推动其盈利能力提升。



3

微信生态:视频号广告&直播电商24年商业化提速可期



3.1 流量:微信平台月活用户稳增,视频号显著贡献使用时长


微信平台月活跃账户数稳定增长。 23Q4微信+WeChat合计月活跃账户数为13.4亿,同比增长2%。 微信生态用户参与度健康增长。 根据公司公告,得益于日活跃用户数和人均使用时长的增长,23年视频号总用户使用时长翻倍。



短视频类App使用时长占比呈触顶下降趋势,视频号发展驱动微信争夺时长。1) 随着内容生态丰富,网民对短视频内容消费依赖边际减弱,注意力份额部分转向在线视频、手机游戏等类型的App平台。根据MoonFox数据,22Q1-23Q4短视频人均每日使用时长占比从33.8%高位下降至28.5%,依然高于即时通讯,占据第一。 2)在互联网短视频化的大趋势下,微信面临的竞争趋烈 ,视频号作为微信内循环的重要组件,其差异化市场定位、充足的流量来源、逐渐丰富的内容产出助力微信争夺用户时长。


视频号依托于微信庞大流量池,基于微信社交关系链扩展流量广度与深度,建立闭合流量生态。 根据MoonFox数据,23M12腾讯系APP月活跃用户规模高于阿里系、百度系和字节系,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率位居第三。腾讯系的MAU主要基于微信,作为微信生态的重要组件,视频号补足了微信的视频功能短板,通过流量接口将小程序、公众号、朋友圈等组件整合在一起,有利于将用户长期留存在微信生态内,在庞大用户规模基础上提升单用户价值。



3.2 商业化:多形式多产品变现功能建设,视频号能力升级


微信各组件商业化加快,搜索广告持续更新直播及小游戏等广告形式,助力广告主实现高效曝光与转化。 微信搜索广告功能触达视频号、公众号、小程序三大核心链路,支持竖版视频、横版视频、横版大图等多种广告样式,助力广告商提升全域经营效率。随着微信搜索流量的快速增长,微信搜索广告将具备更强大的数据链接和触达能力。24M1上线视频号直播广告通投新能力,并支持朋友圈常规广告和橱窗广告两大形态推广视频号直播,帮助广告主更好拓展直播间流量,提升广告转化效率。


视频号商业化变现进程加快,构建多方共同增长模式。1) 深入挖掘平台撮合职能,加快促进品牌合作。万粉创作者专享互选平台变现渠道,提升市场信息撮合速度,大幅提升品牌入驻吸引度。 2) 推出视频号互选创作者激励计划,支持便捷变现。23M4上线创作分成计划,百粉创作者原创作品有机会变现,收益按天更新,半月提现。 3) 小任务平台持续升级,助力内容生成与变现优化。通过“一对多”现金任务模式,小任务鼓励创作者参与内容共创,加快广告主推广,同时促进私域受众沉淀。对于创作者,更新任务中心,增进接单效率;日结收益,提升变现速度;引入多样广告主,丰富广告主类型。对于广告主,提供小任务投放一站式服务,同时上线二次推广与内容加热能力,益于扩大内容规模及改善变现收益。



3.3视频号直播:电商等变现潜力充足,24年重点关注其基础设施建设


23年视频号直播电商贡献超额流水,交易规模强势扩张。 根据微信公开课,2023年视频号直播带货销售额相比2022年增长3倍,订单数量同比增长超244%,预估超1300亿元,品牌商家GMV增长226%,品牌数量增长281%,破千万品牌店铺数量增长超860%。


品类来看,服饰类目和珠宝电商成为视频号电商GMV的贡献主力。 据微信官方数据,2023年视频号服饰订单占交易总额38%,位居全行业第一。波司登及其矩阵账号、FILA位居23M9至M12视频号直播带货累计预估GMV Top20榜单前三位,东方美学珠宝、磐石珠宝文化则以1.58亿、1.46亿的累计GMV预估值分别位居榜单第四、第五位。


视频号电商基础设施持续建设中,期待逐步完善后,驱动电商GMV在24年进一步增长。 2023年视频号直播带货生态系统不断完善,在广告、物流等基础设施更新方面持续发力,深入规范经营环境与提高服务品质,或将成为腾讯未来业务发展和收入增长的重要引擎。


1)23M12视频号上线“微信视频号带货账号体系”。 该体系将带货账号细分为商家号、授权号和达人号, 明确了不同账号的带货范围,深入推动视频号直播规范化。 其中,商家号主要经营小店自营商品,同时可选择销售最多5件第三方商品。此外,商家号拥有更多权限,包括获得一定数量的授权号。对于品牌标官方旗舰店/旗舰/卖场,商家号可开放100个授权号;其他官方旗舰店/旗舰/卖场,商家号可获得50个授权号;专营/专卖店,商家号可获得10个授权号。授权号主要通过视频号橱窗、直播和短视频等方式,展示和销售授权账号的商品,但无法开设视频号小店。仅可以分销已获得授权的店铺和品牌的商品。这类账号适用于商家有多个账号带货的情况,比如不同门店及品牌旗下矩阵账号。达人账号可销售第三方商品和小店自营商品,且橱窗带货不再受粉丝数量限制,但短视频和直播带货仍需拥有超过1000的有效粉丝。


2)视频号推出更多元商家激励措施,有望吸引更多商家加入生态。 23年双十一期间,平台内商家技术服务费率降至1%,视频号小店运费险费率根据商家类目下调12% - 24%不等。平台会对含运费险订单进行补贴,退货率低的商家可实现近0元投保。


3)24M1视频号直播新增超级粉丝团,有望帮助创作者建设私域流量。 通过支付更多微信豆加入超级粉丝团后,用户可以获得不同的标识及不同的权益,如进场特效升级、专属观看权限等,深入加强粉丝与创作者间的联系。



小游戏直播未来有望发力,背靠腾讯庞大的游戏产品库,视频号小游戏直播对腾讯视频号生态较高的内容补充价值,有望承接腾讯IEG部门投向字节系等平台的海量广告费用。 根据23M8微信广告生态合作伙伴大会,视频号小游戏直播已在灰度测试中,聚焦直播推广能力建设。根据新视不完全收录的账号直播数据,KPL王者荣耀职业联赛直播场观达6189万,位居23M9至M12视频号直播累计预估场观Top20账号榜单榜首。



3.4监管:微信生态响应新规,规范化发展长期向好


23M2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于23M5实施,针对广告限制内容、“种草”行为、直播行为、档案制度等方面做出核心规范指引。 微信生态即刻做出反应,针对公众号、视频号等功能推出多项规范。



微信合规化短期提高部分内容门槛,长期有望促进微信整体生态向好。1)公众号互选平台: 对于广告主及创作者,平台审核促进内容发布,避免限流、删文等系列违规损失,官方平台背书促进交易的透明、规范、与安全;对于用户端,平台审核广告,优化广告内容,改善用户体验,构建创作者与用户的信任关系。 2)视频号合规治理: 在平台治理、内容生态、青少年保护、信息安全、机构运营、知识产权六大方面推出详细规定。 3)小程序备案: 用户层面,保护其合法权益,提高对小程序的信任度;开发者层面,收集信息以确保遵循法律;金融服务、外卖配送等特定行业需要一定资质,规避违规小程序入场风险。 4)小程序隐私保护: 用户必须已阅读并同意了小程序的隐私保护指引等信息处理规则后,开发者方可调用微信提供的隐私接口。


4

增值服务:游戏业务短期承压,展望核心 储备释放驱动增长



4.1游戏:淡季下本土市场业绩承压,海外市场收入整体维稳


本土市场游戏收入270亿元,同比下降3%,环比下降17%。 收入下降主要归因于《王者荣耀》及《和平精英》的收入下滑:一方面,受淡季因素影响,《王者荣耀》及《和平精英》迎来季节性流水疲软时期;另一方面,据腾讯23Q4业绩会回应,由于摊销期较长,23Q4收入同比受23Q2和23Q3季度货币化疲软的滞后效应影响较大,实际现金流入量同比略有增长。


海外市场游戏收入139亿元,同比持平。 根据公司公告,《PUBG Mobile》收入强劲反弹,同时《VALORANT》维持强劲增长。Sensor Tower数据显示,截至23M12《PUBG Mobile》海外总收入近45亿美元,23M12海外收入环比增长27%,跃居收入榜冠军和增长榜亚军。




4.1.1存量游戏排名稳定彰显长线运营能力,活动&商业化周期下部分老牌游戏波动


23Q4《王者荣耀》《和平精英》收入仍相对稳定,位于全球手游收入排行榜前列。 旗舰游戏《王者荣耀》《和平精英》作为长线运营的国民级游戏,用户体量、使用时长仍能维持较高水平,通过内容、活动端的持续更新,有望持续释放用户价值,对腾讯游戏业务收入增长形成稳定支撑。根据Sensor Tower数据,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平台,23Q4《王者荣耀》营收约44.1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2%,23M10至M12分别位于全球手游收入排行榜1、榜1和榜2。《PUBG Mobile》(合并《和平精英》收入)23Q4营收近33.0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6%,23M10-M12均位于全球手游收入排行榜前三位。



老牌游戏排名和流水有阶段性波动起伏,但整体仍居畅销榜前列。 23M5-24M3《QQ飞车》、《火影忍者》等上线时间超过5年的老牌游戏在iPhone总榜畅销榜的排名有所波动,但腾讯游戏具备充足的大用户量、大IP游戏的运营经验,在推出活动时游戏排名能够实现拉升。我 们认为,腾讯游戏已形成稳定的内容产出能力,品类多元、画质特效质量高、玩法成熟、具备高认知度ip的第二梯队游戏已经形成了固定、活跃的玩家群体,是腾讯游戏的竞争优势之一,有望长期保持收入贡献。




4.1.2大流水体量潜力新品仍多,关注《DNF》手游、《三角洲行动》等重点产品


24年腾讯旗下多款手游陆续开启测试,不断提供新动力。《地下城与勇士》手游于24M2开启先遣删档测试,《卡拉彼丘》于24M2客户端正式开启公测。国内产品线长期储备丰富,其中 《地下城与勇士》手游得益于DNF这一IP的影响力,有望成为稳定且盈利能力强的产品,上线后为腾讯24年贡献可观业绩增量。


1)根据NEXON官方数据,2020年后NEXON端游中国区收入持续反弹,仍保持较高的粉丝热情和消费力。 按1日元= 0.0487人民币换算,其NEXON端游中国区于2023年收入约为45亿元人民币,有力佐证了DNF这一IP的潜力与价值。手游用户受众群体相比端游更广,且更方便通过腾讯社交媒体工具进行推广,我们认为,《DNF》手游上线后的年度表现或有机会超过《DNF》端游中国区的收入水平。


2) 根据顺网星研社数据,24M2《地下城与勇士》在网吧游戏热力榜上高居第五位。 若《DNF》手游上线,预计能带来老粉丝的回流,推高上线前期的流量和流水。


3)竞品的市场表现也为横版动作这一类游戏仍受欢迎提供了积极的市场信号。 根据伽马数据,《地下城与勇士》手游的同类型产品《晶核》于23M7上线后,首月流水预估超7亿元,并于23M8伽马数据移动游戏流水测算榜中排名大幅上升。横版动作类游戏对于画面水平要求相对较低,《DNF》手游有望在保持原汁原味的端游特色的同时,拓展较广的手游用户群体并撬动其消费能力。



22M9-24M2腾讯旗下多款游戏获发版号,监管面释放积极信号,看好后续产品线推进贡献业绩增量。 22M9腾讯时隔13个月再次获发版号,22M10-24M2腾讯接连获发《地下城与勇士》《王者万象棋》《星之破晓》等重磅游戏版号,获发游戏体量呈上升趋势,特别是《DNF》手游超预期获发彰显监管层正面态度,我们认为后续腾讯体量大、变现能力强的优质储备游戏如《王者荣耀:世界》等有望在研发完成提报版号后顺利获发。


后续产品线仍丰富,腾讯在24年及后续仍有多款值得重点关注的游戏产品亟待上线,关注:1) 王者IP具备成熟的格斗对战玩法的《星之破晓》、自走棋类产品储备《王者万象棋》、开放世界游戏储备《王者荣耀:世界》等,依托王者荣耀IP的深厚流量池,具备爆款潜质。持续挖掘王者荣耀的IP价值与文化价值,推进高质量游戏产品线。 2) 具备“写实场景”、“战术”、“多人对抗”等特质的射击新游《三角洲行动》。



海外产品线方面,24年腾讯海外游戏板块有望保持较快的同比增速。 《Tarisland》、《Stampede: Racing Royale》、《Dread Pilots》等产品线预期有望较快海外推出。腾讯在海外发行的优势在于其大用户量运营方面的丰富经验,战术竞技等品类深入的赛道研究,以及用户测试、数据调整方面的团队实力,我们认为腾讯未来有望吸引更多海内外研发团队与其合作,Level Infinite发行版图有望持续拓展。 备受关注的《Assassin's Creed Jade》也有望在后续上线,该产品为腾讯天美和育碧合作研发,若上线则有望贡献较理想流水表现。


4.2社交网络:小游戏服务费收入成亮点,收费增值服务账户数上涨


23Q4社交网络收入282亿元,同比下降1%,主要因音乐直播及游戏直播服务收入下降,部分被音乐付费会员及小游戏平台服务费收入增长所抵销。收费增值服务账户数同比上涨6%至2.48亿。我们认为, 24年腾讯社交网络业务将以小游戏板块为重点,若微信小游戏流水总额保持较理想增速,则收入端整体有望小幅增长。



4.2.1腾讯视频:多元IP储备丰富,优质内容输出稳健


23Q4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同比下降2%至1.17亿,环比持平。


高质量新剧集持续涌现,腾讯视频独播剧表现优越。 根据骨朵数据,独播剧《繁花》高居23M12、24M1全网热度榜榜首;独播剧《问心》高居23M10全网热度榜榜首;另外腾讯视频同步播出的央视黄金档剧集《好事成双》高居23M9全网热度榜榜首。


追求头部精品,开拓创新垂直精品赛道的组合,仍是平台发力的长期方针。 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经典IP魅力再现。在2024腾讯视频V视界大会上,腾讯视频公布全新赛道片单,强调继续携手优秀创作者,实现对IP内容的全面开发,如:改编自亦舒长篇小说,描绘时代中女性沉浮的《玫瑰故事》;回归东方神话、展现浓厚古典韵味的《与凤行》等;另外,以新时代方式创新表达传统文化的作品《斗罗大陆2》、《金庸武侠世界》、《大奉打更人》、《仙剑六祈今朝》也即将播出。我们认为,腾讯视频凭借优质IP储备,腾讯视频有望打造差异化体验,长期输出高热度作品,维持平台用户粘性。


腾讯视频动漫IP储备丰富,长线开发、多元供给构建创作生态。 在2024腾讯视频V视界大会上,腾讯展示2024-2025年的动漫片单


1)贯彻长线开发,聚焦用户留存。 片单中包括多个亿次级粉丝规模IP如《王者荣耀动画剧集》《剑来》《诡秘之主》,还有《斗罗大陆》、《斗破苍穹》等9部作品,构成腾讯视频超强战力凝结的“年番矩阵”。腾讯视频对多款以续集或年番的方式,持续产出内容,保证用户粘性,形成稳定竞争优势。


2)拓展题材广度,有望丰富内容生态。 腾讯在线视频首席执行官孙忠怀23M8表示,动漫品类能承担更为丰富的想象力,腾讯视频将拓展科幻、武侠、都市等更多赛道,促进内容供给多元化。


制作技术底蕴深厚,助力优质动画高效产出。1) 积极拥抱AI技术革新,助力动画制作降本增效。腾讯视频正在深化基于AIGC能力,辅助3D和2D动画番剧的创作,拓展创意可能性,大幅减低单分钟制作成本。例如,正在制作的《魔游纪》采用通用智能AI技术,深入前期美术开发、中期插件应用、后期转绘合成全流程制作场景,已成功制作一部10分钟相关短片。 2)创新技术驱动高质量作品产出。 《斗罗大陆》《遮天》等作品制作过程中充分运用CG与虚幻引擎技术,视觉效果与国际顶尖作品相媲美。我们认为,作为国产3D动画的前沿阵地,腾讯依靠虚幻引擎技术取得较大的资金和时间成本优势,有望在未来持续高效产出高质量动画作品,与腾讯系庞大的流量资源和版权资源构建产业协同效应,进一步巩固国产动漫赛道的优势地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