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牛哥微课堂
系统学习互联网实战营销技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年报】国际原油海运市场2025年展望 ·  3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年报】中国对外贸易2024年回顾与2025年展望 ·  3 天前  
天津日报  ·  一轮船突发爆炸!船上载有13万吨燃油 ·  2 天前  
天津日报  ·  一轮船突发爆炸!船上载有13万吨燃油 ·  2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展商推介】上华国际,邀您莅临“2025国际 ... ·  4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货主论坛】“2025跨境冷链与国际贸易协同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牛哥微课堂

进入一家新企业,我会干这些事儿进入管理层

牛哥微课堂  · 公众号  ·  · 2018-10-02 22:21

正文

周二 | 周四 晚上20:00分准时发文

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要么辞职不干,要么就闭嘴不言。


——马云

一名优秀的职场人就应该这样,要嘛闭嘴干,要嘛张嘴滚,但多数人是张着嘴死赖着……离开了没好地儿去

之前我所工作的企业,有能力、有套路的都辞职去创业了(我也步上了这条不归路)。

剩下的都是『混吃领低保』工资,慢慢步入中年,到最后被辞退的「小白兔」!

为了不步入这种「等死」状态,在入职那天,我就开始为未来事业布局。

这也是为何最后我是管理者,他们仍然在原岗待命的原因所在。

针对职场新人,进入一家新企业要想混到管理层,个人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一、拜个师父,站个队



这是任何一位职场新人都需要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在规模大的企业。新人入职,多数纯粹是一张白纸,需要有人带。

比如2015年我在某省级规划院工作时,被分配到规划院第二分公司。

第二分公司当时有3个项目负责人,让我自己选1个项目负责人做他小弟……

最后,我选择了一个比我大2岁的项目负责人。

为什么选这个项目负责人呢?原因如下——

① 他进公司不足1年

在公司根基不深,没有固定的项目小团队,经常被其他2个项目负责人(都是在公司待了7年以上的老人儿)在人手调配上进行刁难。

所以,刚进公司不久的这位项目负责人急缺好用的小团队成员,而我的加入也必定会被他重点培养。

进入其他2个项目负责人的小团队,进去就是干杂活儿,他们有成熟的项目小团队。

后来,也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

在跟着我选的项目负责人混的6个月时间里,做了——

1个风景园区规划

1个旅游景区规划

6个村庄改造规划

国家级古村落12个

当然,也分到了不少项目幸苦费!

② 他的手里项目最多

当时选择跟着他混,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在我未进公司前,他带着4个实习生做的项目数量,是其他任何一个项目负责人的1.5倍。

我入职后,成了他唯一可以随意支配的下属,而其他4个实习生则是按时上班下班。

记得有个项目,是给云南普洱市做古村落调研,为了赶调研材料,白天翻山越岭到古村落现场采集资料,晚上回酒店赶做资料报告……

当时在调研12个古村落的10天里,我和我项目负责人每天睡眠不足3个小时。

这成了我跟他熬夜工作的一次极限,至今难忘。

入互联网后,我执行力之所以很强,也是这段时间磨练出来的(顺带养成了熬夜的习惯)。

③ 他是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智商怎么都不低啊。后来事实证明确实不低,比公司另外2个项目负责人不知聪明多少倍。

他在我离职请我吃最后一顿饭时,说“他之所以这么拼命做项目,不是为了赚那点项目分成,而是为了其项目背后的人脉和资源。”

果不其然,我离职半年不到,他就在云南昆明成立了自己的规划公司。

他公司的项目有9成,都是之前在第二分公司工作时接触的客户那里承接过来的。

所以,在拜师上,我遵循3个原则——

他是最拼命

他业绩最好

他也有野心

跟着这样的“师父”混,真的不会差到哪里去!

所以,新人入职在公司的前半个月,不要为了工作而工作。

而是通过旁敲侧击地去了解你所在这家公司、这个部门里每个人的详细信息

然后进行综合评估,找到你想“拜师”的那个人。即便当时没机会,也要为后续创造机会!

跟一个好的师父(不是师傅),甚至会改变你一生的命运。

如果没有遇到我的这位项目负责人,我也不会锻炼出超强执行力,以及懂得如何为自己未来布局,更不会有我如今的成就。

二、业余时间,提前学


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 业余时间能成就一个人, 也能毁灭一个人。

——爱因斯坦

这句话对我来讲,简直就是真理。我可以很自信地说:“我80%的赚钱本领,来自于业余时间学习”。

比如我从某省级规划院第二分公司辞职后,就进入了某省级测绘院(同学爸爸介绍进去的)工作。测绘院的工作相比规划院,简直轻松太多。

每天工作6个小时,准点上下班。其他同事,下班后不是聚会喝酒,就是逛街看电影。

每次他们邀请我一起,都回复三个字“我有事”。

而我一下班后,就回到住宿的地方,打开电脑学习。

学习什么呢?怎么用互联网赚钱!

比如我赚第1个100万所有的套路玩法,至少有一半都是这段时间学习的。

但是付出的代价也不轻,就是容易成为不合群的“异类”,这也是我从测绘院离职的根本原因。

不过回头想想,我脑子里每天想的是怎么学套路赚钱,怎么可能跟一群满脑子想的是“怎么打麻将,哪部电影好看,去哪里喝酒,哪条街没逛过……”的人合群?

当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现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习惯。包括我现在会的很多技能,都是业余时间自学所成。

在设计领域,有:

PS商业运用

AE影片后期特效

PR视频专业编辑

AU音频专业处理

在金融领域,有:

股票

基金

期货

理财

企业融资

在营销领域,有:

全网推广

自媒体

新媒体

文案

项目策划

线上/线下培训

项目操盘

团队管理

选品

拆解项目

电商运营

客服管理

出版书


暂时就列这么多吧,一些小技能就不显摆了。比如office软件、H5、脚本、强制弹窗、病毒软件、英语写作……等。

这些技能我虽都未能达到大师级水平,但是用在赚钱上绰绰有余。

做任何事情我不求120分,只求100分就好,对于下属只要求其做到70分即可。

当然,学习这些技能,我在时间、精力、金钱上也花费了不少,就仅凭这3年我在学习上的费用支出已超过20万。

现在,我也仍然每年花5~10万在学习上,比如加入行业圈子、参加线上线下培训、购买经典书籍、付费咨询……等等。

在我的赚钱认知中,只有「持续学习,持续行动」才能保证我今年能赚钱,明年、后年甚至很多年都能赚钱。

社会在动态变化,所以也得跟着变。

三、大事小事,抢着做


借钱就是骗朋友的钱!

——韩寒 《后会无期》


同理, 抢活就是抢同事的钱。

放心,多数同事都“蠢”,巴不得你多干点。趁此机会,慢慢地爬到他头上“拉屎撒尿”随你。

为什么来深圳进入一家公司,我能在2年多时间里,从一名最底层的工作人员做到管理层?因为我在抢活儿

要想活儿抢得漂亮,就得靠业余时间的锻炼。比如我刚入公司那会儿,我就开始学习各种文案写法。

每当公司有营销软文推广,我就主动参与,最后发现越写越好,没多久就调离基础岗,入了营销岗。

在入营销岗后,我又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电商运营、自媒体推广、付费技术、软件营销、裂变营销、短视频、音频推广……等。

我的Ps、Ae、Pr、Au技能就是在这阶段自学而成。

在营销岗,多数人都只会1~2种推广方法,而我呢几乎都OK。

所以,老板又把我调离营销岗,进入项目策划组,也从这个时候,我开始接触项目操盘。

在这期间我操盘的项目,有号群批量运营、微商招代理、线下线上培训、企业融资、自媒体广告收益……等。

比如我现在创业的项目中,其中号群批量运营、自媒体广告收益、信用融资就是我在企业工作时,复制出来的项目。

而这阶段我学会了金融、团队管理、项目操盘、项目策划、英语、线上培训、线下会销、写书……等技能。

直至我离开时,我掌握的技能已经非常多了!只要是公司里同事不愿干、不敢干的事儿,我都主动干……不管干得怎样,先干了再说

后来,有不少同事离职,老板都从未挽留过。在他眼里,只要我没走就OK,因为这些同事的活儿,我都能干,不会断档。

也正是如此,这些技能让我摆脱了“打工仔”身份,成为了一名勉强能活得很滋润的“生意人”。

四、勇于行动,勤思考


每个目标的达成都来自于勤奋的思考与勤奋的行动。

——洛克菲勒

约翰·D.洛克菲勒不愧是美国石油大王,一语道破赚钱的核心秘诀。

思考能让你做正确的事,行动能让你把正确的事落地,二者缺一不可。

其实,我一直有个观点,就是——

在没赚钱之前,多行动、多思考,少读书!

很多人把错误地认为“思考=读书(或知识)”,这绝对是谬论

好比我赚第1个100万所用的手段,在书里打死都学不到。

这些都是平时跟人交流、多次操作摸索出来的玩法。

而思考就不一样,它讲究的不是知识,而是方法、是套路。行动就是将这些方法、套路落地执行变为现金。

那如何思考,如何行动呢?我个人的方法如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