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
☺
小房子,大温馨
Small house,Sweet home
本篇文章是Mad Wiki 童鞋的看法,授权Parke说房发表,其他媒体勿转发。
我不清楚什么因素会让房价下跌,但我很怀疑支撑房价继续上涨的因素。
因为我观察到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
过去这短短的十年时间,相当比例的家庭从有可观积蓄转变为积蓄空空并且背负了二十年的债务。
也就是说,这十年时间,我们消费掉了
过去
10
年的积蓄
+ 10
年间的劳动所得
+
未来
20
年的劳动所得,一共接近
40
年的劳动生产价值。
横跨
40
年的劳动价值,跨越了时空齐聚在了当下,造就了当今的繁荣与诸位账面千万富翁。
如大家所知道的,这些钱绝大部分进入了房地产市场。当然你可以说,这不是消费,是投资。
但是在我看来投资和消费其实没有太过明显的界限。
从某个角度看,没有升值预期和合理变现渠道的投资,就是消费。而某些消费,也会因为意料之外的价值回报而变成了投资。
并且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把消费说成是投资来卖,不管是什么都会好卖很多。所以你看现在满屏幕都是教你如何投资自己的,可是定睛一看,
5
成是消费,
4
成是骗钱。毕竟最好卖的商品是焦虑感。
话说回来,经济周期往往是这样的:在蓬勃发展期,资本每年投资生产销售
20
块钱的商品,给自己留出
6
块钱利润后(这笔钱作为资本的积累增值通常不会进入消费市场),
14
块钱给到广大劳动人民。劳动人民用其中的
10
块钱去购买之前生产的商品用以生活,而剩下的
4
块钱就作为积蓄。那么还剩下
10
块钱的商品则销往海外市场或者是曾经的殖民地,这样库存清完,国内商家大赚特赚,国内民众消费有盈余,积蓄增加,社会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例如曾经的日不落大英帝国便是如此。
可是很快,国外或者殖民地的消费能力就渐渐力不从心了,
20
块钱的商品开始有了库存,于是商家规避损失减产裁员,只生产
10
块钱的商品了,相对应地,一半的人失去工作,开始靠前几年的积蓄生活。失业又导致消费的进一步萎缩,原先国内能消费
10
块钱商品的,现在节衣缩食只消费
8
块钱商品了,恶性循环
……
于是所有人都意识到,经济危机来临了。
转嫁经济危机的方式就是找到新的市场,把过剩的产品卖掉,让销量带动产量恢复上去,产量又带动着就业率的回升。
可是世界就这么小,争抢市场加上局势不稳定,很容易就演化为战争。通过战争消灭掉一部分资产,把世界变成一片废墟,投资机会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而到了投资回报期的时候,问题还会回来。
但是核平衡意味着世界大战很难再发生,那这个时候,市场扩张的诉求就不得不从时间轴上想办法了。
根据前文提及,你知道社会消费之所以永远无法清空商品库存,就是因为每生产
20
块钱的商品,只有
14
块钱的劳动薪酬通过普通人的生活消费去购买商品了,而那
6
块钱的资本所得根本就不参与商品购买。
可是没有任何一个富人愿意把自己赚取的利润随意挥霍亦或是捐赠个干净,甚至连竞争亏损都不愿意承担。于是解决办法来了,就是把那
6
块钱借给普通人,鼓励大家去消费、投资,把剩余的库存商品都清了,那恶性循环不就止住了么?
于是又能照旧生产
20
块钱的商品,销售后得到的
14
块钱发给劳动者,剩下
6
块钱资本利润就借给劳动者,让他们买回生产出来的
20
块钱的商品。于是,失业的工人白领又可以回去上班,虽然当前存在贷款消费,但是由于不愁就业,所以对未来的收入有着不错的期待,因此也并不担心什么。至于资本方,投资生产不用说了,投资借贷又产生了利息收入,真的是皆大欢喜啊
……
你看,债务手段让经济又重新繁荣起来。
(
2008
年经济刺激虽然方式不同,但原理一样,国家通过借贷去投资生产,承受成本无法收回的损失,即以负债生产
100
块钱商品,
50
块钱商品砸手里的代价拉了一波经济)
可是,你知道的,事情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美好。因为当下,我们早就过了那个阶段了。
负债一旦开始,就会不可遏制地扩大。
劳动者已经耗光了自己的储蓄,背负的债务又靠什么来偿还呢?当然是未来的劳动所得了,很快,他们把未来五年的奋斗价值提前花掉了。
但是即使在偿还债务的那些年月里,他们的消费也必须支撑当时的社会生产,即买光生产出来的
20
块钱商品。如果没有办法做到,那么就会有人失业。如果要做到这一点,债务会越来越大。
于是又很快,他们抵押了未来
10
年、
20
年的劳动所得。
可是,未来是不能被无限抵押的。当耗尽了社会未来
20
年的财富,又寻求去消费未来
30
年财富的时候,你必须清楚,即使一个人
25
岁开始工作,
65
岁退休,那么他能够创造生产价值的时间也只有
40
年!
如果一个人
35
岁开始抵押,那他至多抵押
30
年。
“
时间
”
这个外部市场也是有边界的。边界意味着债务风险,资本就算再冒险,也应该知道超过边界之后百分百就是坏账了。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面临这样的问题,矛盾无处转移,只有各自承受。几个大经济体不再是拼高精尖了,而是拼着不要第一个倒下。谁先倒下,谁就是
“
失去的二十年
”
,其他几家扑上来,从倒掉的尸体上再汲取些营养来续命。
不止国家之间如此,资本与资本之间也是如此。比如一些资本冒险投资创新,就有另一些资本趁着他们投资创新去搜刮利益,像是包装一些垃圾概念然后转手套现啊,像是无心做产品,到处编故事的某生态啊
……
再比如金融危机之后坐稳了华尔街投行老大的高盛啊
……
也是因此,互联网行业大家都高度关注摩拜和
ofo
,因为它们已然成了
o2o
与
2c
行业的探道人。如果这两家
2c
的企业最终还未能盈利的话,那这冬天才是真的凛冽了
——
没人愿意倒下。
房价的特殊之处在于,我国人长期处在安全感缺失中,不太放得开享受生活,难以像欧美人那样,躺在信用卡上过日子。而只有这个带窗不带瓦的格子,才能使大家把积蓄和未来提前押注出来,使得经济免于硬着陆。但能否软着陆,得看看其他国家的情况了。
没人能预测短期房价走势,但长期看,柴不够烧。因为支撑房价的早就不是超发的货币了,根本就是债务,是未来的财富穿越时空叠加到了现在。
比起在这里骂房价或是指着炒房升值发财又或是唯恐天下不乱,我更希望有人去想想如何帮助自己所在的产业提升竞争力,好去国际市场里角逐,这不论对个人还是所处之社会都有益处。
不错,国家当然还想稳房价。但是总有那么些人仗着国家想稳房市,争先恐后往不稳定上持续加码,为了一己私利把自己抛出去老高想让国家在底下接着
……
天知道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总之一句话:覆巢之下,
……
本文由 Mad Wiki 写于北京。
如果你现在正在为装修烦恼,可以点击
“阅读原文”
预约我们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