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刚刚结束,回顾过去,方能展望未来。基于此,《中东研究通讯》主创团队特推出西亚和北非地区主要国家或地区的年度盘点,聚焦主要国家的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和外交等问题。本期推出2018年苏丹总结(
点击查看2017年苏丹总结
)
2018年,苏丹在外交上不乏亮点,包括成功斡旋南苏丹冲突各方停火,与美国启动从“支恐”名单上移除的谈判。然而,由经济和民生问题引发的民众抗议给苏丹国内政局增加了不确定性。1月,因面包价格上涨,多地民众上街抗议。12月,经济形势急剧恶化,民众的怒火再次被点燃,抗议示威从外省蔓延到首都。示威目标也从改善生活条件变为要求总统巴希尔下台。在2019年到来之际,苏丹正面临自2011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苏丹地图
务实外交成绩斐然
今年苏丹延续了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务实外交政策,在地区事务上不走极端,在与各方保持友好关系的情况下为自己谋求最大利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年初,苏丹与埃及一度因边境争端、水资源等问题关系紧张。但双方在现实利益的考虑下改善了关系。巴希尔和塞西都面临稳定国内局势的挑战,相互支持是最符合双方利益的选择。在苏丹出现抗议活动后,埃及表态支持巴希尔。
埃及总统塞西与苏丹总统巴希尔,图片来源:AFP
与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上,苏丹继续奉行不介入其内部矛盾的政策,与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均保持了良好关系。在一度传闻苏丹准备从也门撤军后,巴希尔对沙特进行了访问并会见了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表态称苏丹将继续参与在也门的军事行动。后者则回报以对苏丹的投资。
在与埃及、沙特保持良好关系的同时,苏丹与前两者的地缘政治对手土耳其互动频频。巴希尔两度亲赴土耳其,参加埃尔多安的就职典礼和伊斯坦布尔新机场的落成典礼,彰显与土耳其的友好关系。两国大力推进在经济领域的合作,苏丹希望借土耳其的发展经验和投资改善其经济状况。
苏丹与美国的关系进一步改善,双方启动了第2轮五轨机制磋商,以达成将苏丹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上移除的目标。
今年苏丹外交的最大成就要属成功斡旋南苏丹和平协议。在巴希尔和乌干达总统穆塞维尼的斡旋下,南苏丹冲突各方8月5日在喀土穆签署和平协议,同意分享权力、组建过渡性联合政府。和平协议的签署不但给南苏丹带来了和平的希望,也为苏丹改善经济形势带来了机会。两苏达成了就恢复石油生产进行合作和支付石油过境费的协议。南苏丹开始恢复石油生产,并且同意支付拖欠苏丹的石油过境费。
连任还是下台?
2020年苏丹将举行总统大选,从1989年执政至今的巴希尔是否会谋求连任一度引起广泛猜测。今年的局势发展给出了答案:
巴希尔还不想交权
。
8月10日,执政党全国大会党全国协商委员会决定提名巴希尔为2020年总统大选候选人,正式开启了为巴希尔连任铺路的进程。这引发了反对派的不满。然而,苏丹国内的各反对党对此反应不一。一些反对派,如反对党联盟——全国共识力量宣布抵制2020年大选,他们认为,参与选举等于为巴希尔政权的合法性背书。而其它一些反对派则表示在能够保证选举公正、透明的前提下愿意参与大选。在他们看来,放弃参选意味着失去一个通过选举分享权力、表达诉求的机会,可能导致其被进一步边缘化。
自从1989年军事政变上台以来,75岁的巴希尔一直统治至今,图片来源:AP
执政党与反对派之间开始就2020年大选展开博弈,新选举法的制定则是双方之间的斗争焦点。该法案在议会经历了反复磋商和修改,最终获得通过。作为妥协的结果,执政党对反对派做出了部分让步,最主要的是规定苏丹各州州长由选举产生,改变了之前由总统任命州长的制度,但是法案规定总统有权解除州长的职务。
巴希尔顺利实现连任的最大障碍不是反对党的抵制,而是民众对其长期执政和持续恶化的经济形势的不满。政府拿不出有效的办法解决苏丹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政府外债持续上升,本币大幅贬值。美国解除制裁也没有缓解苏丹的经济问题,短期内反而加剧了通货膨胀。黑市上美元兑苏丹镑汇率从年初的1美元兑28苏丹镑涨到12月的1美元兑85苏丹镑。
重组内阁应对经济危机
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巴希尔于9月重组内阁,任命原水利灌溉部长穆塔兹为新总理。政府采取了加强外汇管控等措施,以控制本币贬值,但收效甚微。同时,政府为节省开支,削减对面粉的补贴,导致面包价格上涨。12月,通胀率超过70%。面包价格从1苏丹镑涨到3苏丹镑,燃油等基本生活物资短缺。这直接引发多地民众走上街头抗议。
苏丹爆发民众抗议,图片来源:Trend News Agency
12月24日,巴希尔公开发表讲话,承诺政府会进行“真正的改革”,同时告诫抗议者不要被“挑拨离间”的人利用,不要参与示威活动。为平息局势,政府逮捕了各反对党领导人,还禁用社交媒体。苏丹安全部门声称在喀土穆破获了一个隶属于叛军“苏丹解放运动”的小组,查获了武器和抢劫喀土穆商业区的计划。
苏丹新闻部次长马蒙·哈桑称,最近游行中出现的伤亡证明了该小组的破坏阴谋,他还强调该小组并非单独作案,而是与一些党派有协作。此前,安全部门还称抓获了以色列谍报部门派遣的从事“破坏活动”的人。通过将抗议活动与国内外“敌人”联系起来,政府正抓牢最后一块“遮羞布”。然而,此轮抗议活动已充分展现出,政府的合法性已经所剩无几。
如果抗议规模继续扩大,不能排除巴希尔政权垮台的可能性。未来一段时间是局势走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