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今读史
备用号:国人观阅。博闻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有态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金融早实习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2025春季校园招聘 ·  21 小时前  
金融早实习  ·  中信银行2025春季校园招聘! ·  昨天  
大道无形我有型  ·  你闭嘴吧!说得你比我还有钱似的。-20250 ... ·  昨天  
成都本地宝  ·  成都市中心新地标+1!最新进展→ ·  2 天前  
金融早实习  ·  联储证券2025届校园招聘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今读史

“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刚刚被查!而这位院士为救人放弃了天价财富。

今读史  · 公众号  ·  · 2024-04-22 16:50

正文


点击上方名片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华人星光(ID:hrxg2020)
作者:华人星光

今年3月份以来,
医疗领域掀起一系列反腐行动。
自中国三甲医院院长、
骨科权威院士田伟被抓后,
就在刚刚,
又有两位三甲医院院长被查。


陈宏,

中医肿瘤领域最著名的专家之一,

45岁就在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当了院长。


戴夫,

内科消化道领域泰斗,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
这两位, 都曾获得过极高荣誉,
“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
全国优秀医院院长” 称号
近日又都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接受监察调查。

医疗腐败,
触及人民根本利益,
有人在蚕食敛取群众血汗钱,
却也有人,
为救更多人而不要巨额钱财。
中国有这么一位厉害院士,
他攻克了,
全世界都束手无策的最凶险疾病,
却放弃了这救命药的天价专利,
甚至还将“把积蓄给病人”,
写进了遗嘱。

他叫: 王振义

1953年抗美援朝战场上,
志愿军中出现一种怪病,
许多战士们头痛、咳血,
医生判断是脑膜炎,
可用药却始终不见好转。
正犯愁时, 志愿医疗队里,
一名年轻人说出自己大胆的猜测,
战士们经常捕捞鱼虾,
会不会是肺吸虫病?
医生忙将患病战士咳出的血液,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果然发现了肺吸虫卵,
再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这个观察细致的年轻人,
正是王振义。

他本出生于上海富贵家庭,
但骨子里和别的公子哥不同,
经历过战争的血与火,
他不在乎万贯家财,
只在乎黎明百姓。
选择了 不为良相,
便为良医 的路途。
新中国成立后,
从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的他,
投入到了血液病的研究。
天生医者,
出手即开创医学界的前所未有。


他发现病人平时没有出血症状,
但在一些小手术后却出血不止,
国内学界对此有疑问,
可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王振义翻阅大量文献,
终于确立了一种凝血检测方法,
这在国内是首创性的,
直接解决了,
这种不明原因出血的诊断和 治疗。
那年他才20多岁,
谁曾想,
作为医学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他竟决意要挑战,
人类医学史上最难攻克的问题之一:
白血病。

白血病,俗称血癌,

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

克隆性疾病。

尤其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医学术语又称为M3,

这种病最凶险、病情恶化最快、

死亡率最高。

多少年来,全世界的医生们,

都在寻找治疗这种白血病的良方,

可惜,始终得不到突破。
因为这样的 无能为力, 阻滞难前,
导致这一领域的研究,
被称为医学上的“冷衙门”,
谁投身于此,
除了耗尽时光岁月之外,
几乎是看不到破开难题的光明。

1959年,
王振义领教了这种病魔的恐怖,
短短半年内,他眼睁睁地看着,
59位急性白血病患者接连离世
眼见病人备受折磨、
家属伤心绝望,
内心如焚烈焰,
可遍寻世间文献,
所有的书看到最后,
就只剩下四个字: 束手无策。
难道真的无药可医?
他说:我想试试。

作为医者, 这条路之艰难,
会搭上他的一辈子,
甚至很可能永远 都看不到成果。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明白,
可他更明白:
医者不救世,则枉为人!
正所谓: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在一间不足5平方米的实验室里,
王振义煎熬了20个寒来暑往,
那些个没有暖气的冬天,
严寒彻骨,
可再低的温度,
都低不过他心底的冰冷:
漫长的20年了,
摸索的所有答案, 都是错的……

他已经快60岁,
人生还有几个20年?
前路迷茫之际,
王振义痛下决心绝不放弃,
他继续苦苦思索尝试,
听闻以色列专家,
曾在小鼠实验中发现,
白血病细胞,
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逆转,
分化为正常细胞。
这让他如获至宝,
如果用诱导分化的方法,
把肿瘤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
重重迷障之中,
他终于寻找到那一道破解的曙光!

王振义要劝“癌细胞改邪归正”,
业界听了直摇头:
这法子听起来是那么“荒谬”。
而有了思路,
实践起来也并非那么简单,
经过八年苦心孤诣,
他终于发现全反式维甲酸,
可在体外将M3细胞,
诱导分化为正常细胞!
原先质疑他的权威更加嘲笑,
王振义这完全就是笑话嘛,
全反式维甲酸,
那是被批准用于治疗皮肤病的,
治皮肤病的药 能治白血病?
这不胡扯呢。

就在此时, 上海儿童医院,
接收了一名5岁女童,
孩子被确诊为: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她口鼻流血,内脏器官多处感染,

危在旦夕,

“只要能救她,怎样都行!”

孩子 父母跪下哀求。

王振义陷入巨大的为难,
国际目前的治疗方案 是化疗,
可化疗后, 病人五年内存活率,
仅有5%——10%。
自己研究的分化疗法,
经过多次实验,
证明可以把白血病细胞转为正常,
但这个方法,反对声此起彼伏,
且尚未有临床验证。

“不救,孩子会死”,
“救了,可能活,
但如果出现问题,
自己一辈子声誉就毁了”,
怎么选择?
王振义赌上了自己一生职业生涯:
我觉得没有错,
我敢于承担这个责任!

服药3天后,

出现令人振奋的转机,

孩子病情没有恶化,

1个月后,孩子病情得到缓解。

这可是全球第一个 成功案例:

让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成为 首个可被治愈的肿瘤。


随后, 王振义用同样的方法,

治疗24例 白血病病人,

病情缓解率超过了90%。

国际为之震惊不已,

这意味着中国的医学团队,

打开了一扇世界医学史上,

从未被开启过的新大门。

经过论文佐证,王振义名扬全球,

这一疗法,

被誉为白血病治疗的“中国革命”,

与青蒿素并列为,

“新中国对世界医学的八大贡献”。


但王振义认为这还远远不够,

因为白血病病人,

仍有一定的复发可能。

在经过重重实验考证后,

他和来自哈尔滨的医学团队合作,

破天荒的要用三氧化二砷,

来治疗白血病。

三氧化二砷,

这可是俗称的砒霜啊,

这下国外不淡定了,

说这是天方夜谭。


可几年之后, 当王振义和团队,

创造性地提出全反式维甲酸,

联合三氧化二砷的治疗方法,

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5年生存率从10%提高到97%,

铁一般的成就面前,

国际权威灿烂着笑脸,

把这一来自中国的方案,

指定为一线经典治疗方案。


1994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