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书
加入“有书共读行动计划”,和1000万书友一起,每天早晚读书半小时,每周读完1本书,一年读完52本精选好书,成为期待的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发现新西兰  ·  新西兰国宝惨死,嘴巴被夹碎!原因让人无语 ·  2 天前  
第1眼新闻  ·  轨道15号线首列车来了,长这样→ ·  昨天  
发现新西兰  ·  KFC开始卖炸鱼,网友:“先把鸡肉做好吧” ·  4 天前  
发现新西兰  ·  新西兰脑癌患者用DeepSeek给自己看病,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有书

《心流》:成年人最通透的活法,是沉浸式做自己

有书  · 公众号  ·  · 2024-09-27 06:30

正文


文 | 围裙书香 · 主播 | 杨枪枪

来源 | 每晚一卷书(ID: JYXZ89896


生活中,你是不是常常陷入这样的困境:


工作时,每天总会为各种事情烦恼,望着排得满满的计划表,心乱如麻;


听到同事八卦,就会对号入座,总觉得对方在偷偷议论自己;


哪怕在休息的时候,一闭上眼,也会有各种念头浮现,搅得自己无法安然入睡。


精神长期处在紧绷的边缘,整个人也会跟着烦躁焦虑。


如何才能摆脱这些乱糟糟的状况,让内心真正平静下来?


30年前,心理学家米哈里,做了一项心理调查。


他通过研究发现,当人们专注于一件喜爱的事时,内心就会变得平和,而且能体会到一种幸福的洪流。


这就是“心流”现象。


所谓“心流”,就是当你特别专注地做一件目标明确而又有挑战的事情时,会忘记自己,忘记时间的流逝。


你能体察到所有相关的信息,不管工作多复杂你都毫不费力,而且有强烈的愉悦感。


他将研究成果写入《心流》一书,告诉人们如何利用心流,沉浸式做自己。


如果你正身陷混乱的泥淖,相信这本书一定能帮你摆脱内耗,找回人生的掌控权。




成年人痛苦的根源

来自心灵的失序


听过一句扎心的话:

“失序感,是生活最猛的毒药。”
身处复杂的世界,没有人能逃得过尘事纷扰。


哪怕一件突如其来的小事,一点点风吹草动,也会搅乱我们的节奏,让人不得清静。


书中,工人胡里欧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一天,胡里欧的车胎漏气了,可他早已透支数日,无钱补胎。


手上没钱,发薪的日子要等到下周。


他只能将破轮胎打满气,勉强把车开到公司上班。


可到下班时,他发现轮胎又没气了。


轮胎不停地漏气,胡里欧就不断地打气。


一连折腾几天,他开始各种担心。


他害怕气漏光了,无法准时上班,更害怕因为迟到而被开除。


各种想法挤满他的大脑,他工作时无法专心,最后漏洞百出。


同事们埋怨他,胡里欧为此越发郁闷,工作效率更低了。


这就是有名的“破轮胎现象”。


一根小小的导火索,产生巨大的应激反应,从而将我们推入痛苦的深渊。


在书里,学生吉姆也是“破轮胎现象”受害者。


父母因感情不和而分居,吉姆只好在父母之间来回奔波。


两头跑已让他十分劳累,而父母的相互指责,更让他心生疲惫。


每天,吉姆都在想着如何安慰父母,怎样缓和双方关系。


他白天无法静下来学习,晚上难以入睡。


长期的失眠和焦虑让他彻底崩溃,最后,他吃下了大量安眠药,被送进了医院。


米哈里说:

“无论是让胡里欧陷于恐慌的破轮胎,还是吉姆父母关系的破裂,都对他们造成了伤害。

就像打球时,一枚球撞上另一枚球,使它反弹到另一个方向。”

岁月没有永远静好,意外事件如同撞球一样,随时打破我们的平静。


莫名其妙的指责,各种各样的坏消息,以及突然而至的压力.....


瞬间搅乱了我们的心灵秩序,将我们推入焦虑恐惧的苦海。


深处混乱之中的我们,难以抽出精力,活在当下,感知生活的美好。


只有按下暂定键,学会停下来,沉浸式去体验生活,才能重新找回节奏。




沉浸式体验心流

是缓解苦痛的良药


哲学家奥勒留曾说:

“宁静来自心灵的井然有序。”

一个人心乱了,一切就会陷入兵荒马乱。


只有维持内心秩序,将认知能量集中起来,我们才能在根源上得到治愈。


书中提到,女企业家E女士曾是一个被命运抛弃的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她的家族变得一贫如洗。


后来,二战爆发,她失去了一切,还被人冤枉,关进监狱。


出狱不久,她得知罹患绝症,生命垂危。


面对不堪的命运,E女士到处求医问药,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帮助。


可她越是执着地改变命运,效果越微乎其微。


E女士深陷绝望的泥淖,无力地看着自己一点点沉沦。


但强烈的求生欲让她清醒过来:

“不要再把精力浪费在不具建设性的情绪和活动上。”

她不再做无效的抗争,而是重新规划自己,积极配合治疗,并重新开始创业。


E女士每天工作、开会、考察学习,有时间就写作、阅读,将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


她努力控制自己的意识,专注于积极事务,沉浸其中,感知当下的美好。


空闲时,她就到湖边冥想,遛狗散步,享受心流带来的充沛能量。


她变得越来越阳光,身体也慢慢好转,后来还成为当地有名的企业家。


米哈里说:

“一个懂得在生活中找到心流的人,即使在全然绝望的情形下,也仍然找得到乐趣。”

生活的难题层出不穷,我们应接不暇,难以招架。


只有厘清纷乱的杂念,重整内心秩序,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宁。


书里还有个叫鲁吉奥的青年,因车祸导致下半身瘫痪。


面对命运的打击,他曾想了此一生,但不甘命运的他还是决定接受现实,换个活法。


通过复习,他考入大学,毕业后成为顾问。


他一头把自己扎进工作中,在忙碌中享受巨大的成就感。


他努力学习,屏蔽所有不相关的讯息,畅游知识的海洋。


空闲时,他到郊外钓鱼或射箭,将每一天的生活都过得无比充实。


在专注中,他忘记了身体的疾患,收获满满的快乐和自信。


后来,他还坐着轮椅参赛,赢得了射箭比赛的冠军。


鲁吉奥在接受采访时说:

“瘫痪使我重生,它要我从头开始学习,还需要专注、意志力和耐心。”

命运的重拳让我们陷入纷乱,专注于具体的事,则是抵抗无序生活的良方。


当我们沉浸式做自己,进入心流状态,痛苦也就被关在心门之外。


心理学家弗兰克说:

“幸福,是一个人全心全意投入并把自己置之度外时,意外获得的副产品。”

我们无法改变外在的力量,但可以改变生活方式。


找到自己一件喜欢的事,全情投入其中。


纷乱的思绪就会变得如水般澄澈,心中也会升腾起幸福的洪流。


学会沉浸式体验生活,生活也会反过来滋养我们。




学会享受心流

做自己的主人


书中有句话:

“除非一个人知道如何整顿自己的思想,否则注意力一定会被当时最棘手的事件所吸引。”

当我们被各种琐事包围,而心烦意乱时,最重要的不是向外对抗。


而是利用心流,稳住心神,找回迷茫的自己,让内心重新回归平静。


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获得高质量的心流呢?


我从书中,总结出了5点方法。


1. 从运动中获得


书中说:

“运动使身体产生多巴胺、内啡肽、去肾上腺素等6种激素,能够让人产生愉悦。”

运动能让我们从混乱中抽离,进入专注而忘我的状态,从而享受心流带来的快感。


比如,攀岩时,每向上一步,都是对自我的肯定,巨大的成就感会让人更加愉悦自信;


跳舞时,脚步跟随节奏翩翩起舞,我们仿佛沉醉于音乐的海洋,倍感放松舒适;


游泳时,在水波的疗愈中,我们可以放下一身的疲惫,享受轻松惬意。


作者在书中提到:

“你必须找到一项能长久地凝聚自己注意力的活动。

这样你面对众多信息时便有了轻重之别,乃至屏蔽若干信息。”

选择一项喜欢的运动吧,用专注驱赶杂念,以心流抵抗无序。


按照自己的节奏,尽情享受生命律动带来的欢愉,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能量涌向你。


2. 在工作中获得


作者在书中讲了个案例。


里柯是流水线上的工人,他每次组装一个单元,需要43秒,而他一天的工作,就是将这样的43秒重复600多次。


很多人因为枯燥无味而跳槽,但里柯留了下来。


别人眼中无聊的工作,在他看来,却是非常好玩的游戏。


在组装零件时,他静气凝神,全力提高速度,不断刷新纪录,最终他将成绩提高到28秒,成为公司职业模范。


他把无趣的工作当成挑战,在忘我中享受充实感,再累的工作,对他而言,都变得十分富有趣味。


弗洛伊德曾说:

“快乐的秘诀是工作与爱。”


一个在工作中找到心流的人,工作就不再是磨人的苦差,而是幸福的起点。


专注工作,知行合一带来的快感,滋养我们,在感知幸福的同时,我们也会变得更加优秀。


3. 从书籍中获得


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说:

“阅读,我很喜欢把它想象成是旅程,我们在熟悉的实存世界里流放自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