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
今年春节档,“四川造”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燃爆了,截至2月5日0时,《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超100亿元,作为两部影片“主角”的魔童哪吒,也一举成为影史首位“3岁百亿影人”。
当“哪吒”在银幕上翻江倒海、大杀四方时,导演饺子立的flag(设立的小目标)尤为值得关注:“我们从事动画事业是一辈子的事,而不是为了赚快钱。所以《哪吒3》不会为了赶时间而降低质量。”
梦想与希望同行,也带来拔节向上的力量。在龙腾狮舞的好日子里,不妨立个2025年新春flag,开启元气满满的新一年。
电影海报 图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微博
flag看似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其实是一场场与自我的博弈,一座座自我成长的里程碑。
导演饺子用“魔童哪吒”的“高开疯走”,证明“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部被观众宠溺地称为“吒儿”的电影,票房走势就和激燃剧情一样“杀疯了”,高歌猛进。单日6.1亿元已足够令人惊喜,随后单日7亿元+、8亿元+一路飙升,不停刷新影史纪录。从名不见经传到断崖式刷新国漫电影票房史,饺子完美诠释了拒绝“速成”、执着“完美”的进阶之路。
无论观众还是电影人,致敬的不仅是热血,还有人生。两部“哪吒”都传递出“不认命”精神,像极了一次次在困难中坚守的芸芸众生。第一部里,“我命由我不由天,什么时候死,我说了才算。”第二部里,“如果没有路,我就踏出一条路!”都似闪电划破夜空般,让人醍醐灌顶。“死磕”,是精神更是方法。饺子曾死磕特效:曾尝试国外顶级特效团队不尽如人意,最后还是国内团队用心打磨,《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片特效镜头数量已经超过前作全片镜头总数。绝不轻言放弃,热爱可抵万难。
透过哪吒的“现象级”爆火,我们也读懂了立志对于每一个追梦者的意义。
梦想的光芒,来源于扛过质疑与动摇后的坚定和坚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人生目标明确的人往往是简单、快乐的,就像孔子最欣赏的学生颜回,就像让哪吒在这个时代再次鲜活的饺子。伴随《哪吒》系列的成功,有“好事者”挖出饺子为了自学三维动画,曾“啃老”三年经历。事实上,从来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梦想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其往往不能一蹴而就,屡败屡试、崩溃大哭是每一位追梦人都可能会经历的寻常事。这位哪吒背后的“愚人”,他早早明白了自己的心之所向。青春终将老去,但为了一件事执着、钻研的精神却将长存。
梦想的光芒,来源于跬步与千里、小流和江海之间的久久为功。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的饺子,直到大三之前,都可以说是一个动画方面的门外汉。但他敢于朝着这道门槛发起冲击,在跨过门槛之后,更敢于抬头望向更远方:从能够制作动画片段到执导个人首部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从成立个人工作室到聚齐一群和他一样的追梦人,从讲好一个小故事到成功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灵动活泼的“魔童”……生活中的万里路或许很远,远到让许多人看不见来路,远到让许多人望不到去处。在饺子的万里路上,初心因为不断地回望与磨炼而历久弥坚。
饺子用古老神话中的哪吒,将现代人的拼搏淋漓刻画,春意盎然背后,藏着怎样的志向与抱负?
春意盎然的背后,是五千年文明的厚积薄发。你很难区分《哪吒》的成功究竟得益于中国神话故事的魅力深厚,还是现代讲述者们的匠心与巧思。对于“哪吒”的高热度,《哪吒之魔童闹海》制片人刘文章有着自己的理解:我们一直致力于用动漫形式呈现中国传统文化,并结合时下的最新的表现手法,以更好的方式传递和推广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和思想。将个体的智慧、思考、热情与能量投入传播中华文化之美的时代命题中时,才是真正的质变时刻。底蕴深厚的文化富矿与文化自信的时代潮声,将自带流量“引爆”。
《哪吒》剧照
春意盎然的背后,是作不向命运妥协的追梦郎。即使会被现实撕裂,饺子也仍坚守着触摸中国动画天花板的初心。作为中国神话中的人物,哪吒的故事多次出现在电影屏幕。饺子融入现代观众能认同的元素,让老故事生出新生命。一千九百多个特效镜头、一万多个特效元素,是他不断起跳触摸中国动画电影特效天花板的实践。五年创作时间,饺子靠着一个“磨”字,以年为单位,去打磨镜头。这部有使命的电影,从诞生之日起,便自带天命。
《哪吒之魔童闹海》你看了吗?电影的哪些瞬间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