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
👇“
头条早知道
”
让我们每天第一时间相遇
作者:头条君 | 头条早知道(ID:zao-888888)
某海底捞包间内,一男子竟站在桌上,向热气腾腾的火锅里撒尿,视频里还时不时传来阵阵兴奋的笑声。
更让人无语的人是,男子这么堂而皇之的“撒泼”,竟无一人阻止,甚至录制、传播视频的人,竟是与该男子一同就餐的人。
因为这两名男性是未成年人,又事涉海底捞,因此被网友们戏虐的称之为“魔童尿海”。
事情发生在2月24日凌晨,上海黄浦一家海底捞门店的包厢里。
根据警方的通报,向火锅里尿尿的男子,除了视频里的男子外,还有录制视频的男子。
两名男子分别为唐某和吴某,17岁,当时随朋友一行在海底捞就餐。
席间,他们喝了酒,在酒精的作用下,男子唐某先站上了桌子,往火锅里撒尿。
虽说这两名男子都是未成年人,但干的却是连三岁小孩都不会去做的事儿。
并且,他们不仅做了,还引以为傲,这可不是简单的心智不成熟能解释的。
而原本作为受害一方的海底捞,对此次事件的反应也让公众大失所望。
一直以来,作为餐饮服务业的“天花板”,海底捞对于服务顾客的每一个细节都堪称极致。
餐前美甲、生日祝福歌、贴心小服务、随餐伴手礼等就餐环节,无不让消费者感受到满满的情绪价值。
声明中,一句“鉴于涉事者为未成年人,呼吁避免对其家庭进行不当传播”的“圣母式宽容”,直接引爆了公众的怒火。
当火锅变成了任性的“尿壶”,刺痛的是大众对食品安全的敏感神经,真真是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股恶心劲儿。
“魔童尿海”事件发生于2月24日凌晨,事发后,海底捞的声明8日才发了出来。
也就是说,中间的这些天里,涉事门店或许压根不知道有这回事,更别提什么时候措施了。
那么,这段时间就餐的顾客该怎么办?到底多少人可能用到了被污染的锅具?
他们的心理阴影可不是一句“未成年”就能平息消散的。
“护17岁男保护得这么积极啊,建议更名为海底捞童子尿撒尿火锅。”
“现在海底捞不想去吃,感觉一提到海底捞就想到小便。”
眼看事态一发不可收拾,海底捞又赶紧出来解释:门店已经更换餐具,做了搬家式的卫生清洁。
本来,作为“受害者”的海底捞,是属于被同情理解的一方,可它偏偏剑走偏锋去呼吁保护过错者,就有种秒变“从犯”的即视感。
海底捞此次的公关,或许是想从“宽容大度”的角度出发,引发共鸣以博得品牌的好感度,但岂料却踢到了钢板上。
毕竟,这次小便门事件可不是子虚乌有,是真真切切的发生了,怎么就成了恶意传播?!
终于,在3月12日,海底捞再次发出公告,宣布对在此期间用餐的顾客,全额退款,并给予10倍的现金赔偿。
俗话讲: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对入口的食物向来是非常讲究的。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从男女老少都爱的那口老坛酸菜,到人均一根的骨泥淀粉肠,再到近期刚刚爆出的杨铭宇黄焖鸡剩菜回收事件。
而今,一锅“恶意加料”的诱人火锅被端上食客的餐桌,这不仅仅是对餐饮服务业的致命打击,更是践踏了公众对品牌的信任。
海底捞的“魔童尿海”看似荒诞,却暴露了餐饮行业在隐私与监管间的两难。
这两名男子的一味“料”,不仅滋出了餐饮业的信任危机,也吓怕了消费者。
十倍赔偿虽暂时能平息风波,但品牌信任的重建仍需长期努力。
未来,如何在更多维度上监管食品安全,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去解决的问题。
但有一点,“顾客至上”这个理儿从古至今都是经典,唯有如此,才能长久的俘获人心。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文素材参考来源:网络。
转载请联系编辑:senlinjia888。
★星标★
👇“
头条早知道
”
让我们每天第一时间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