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中读
三联中读是著名杂志《三联生活周刊》打造的新一代内容发布和付费知识阅读社交平台,是安静、舒适、深度阅读与表达的知识家园。中读有最好的专栏作者,意见领袖,知识红人,我们希望把用户、粉丝、和内容创作者聚拢在一起,让最好的故事、思想与知识得到讲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召开2025年全面从 ... ·  9 小时前  
洪观新闻  ·  美主要银行CEO薪酬普涨 ·  2 天前  
洪观新闻  ·  美主要银行CEO薪酬普涨 ·  2 天前  
西藏发布  ·  拉萨新航线今起正式开通!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中读

如今的车厘子自由,背后藏着什么经济暗线?

三联中读  · 公众号  ·  · 2021-01-22 19:57

正文


曾经被定性为「中产水果」的车厘子,今年初突然价格跳水:
往年和「财富自由」挂钩的智利车厘子价格创下新低。在某电商平台上,250g的J级智利车厘子只需要小几十元就能拿下。
这其中自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产量增加、受疫情影响运输成本降低、保质期比往年缩短,这种经济学最基本的利润平均化规律,让曾经遥不可及的轻奢水果变得亲民。
图源: Pinterest

而为了营销造势,智利驻上海商务领事 Juan Jose Vidal Wood 更是亲自登上电商品台直播间,为「智利国宝」带货。
当然,很多食客们或许并不了解,即便是小小的车厘子背后,也藏着颇多的冷知识和经济学问。

图源:Pinterest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去年12月底,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ASOEX)下属的车厘子协会最新报告显示,初步预测2020/2021产季,智利车厘子出口量将增加38%,其中很大一部分将供应中国。


智利农业部长Antonio Walker估测,将有50万吨左右的车厘子进入中国市场。目前,中国市场上的车厘子,近90%产地为智利。
杜克大学全球化、治理与竞争力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 中国需求增长带来的机遇,带动了智利农业的扩张,凭借对中国的大量出口,智利有望超过竞争对手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车厘子出口国。
面对这一局面,智利驻华大使路易斯·施密特自当喜不自胜,因为他正是智利车厘子进入中国市场的推动者和见证人。


路易斯·施密特
20多年前,当他提出将车厘子出口到中国的想法,还有人说他“愚蠢”,如今智利车厘子的市场份额已足够让澳大利亚眼红。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从事出口生意的路易斯·施密特来到刚刚开完亚运会的北京,推销智利红酒和新鲜水果,但很快就碰了一鼻子灰,因为当时的中国消费不起智利红酒和水果。


图源:Pinterest
但是施密特仍然非常看好正在飞速发展的中国。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尽管当时没谈成合作,但我始终认为中国有潜在的(消费者)群体,我等待着未来的机会。”
当然,这种等待并不是坐以待毙,在车厘子果园长大、后担任国家农业学会会长的施密特,对车厘子的情况了如指掌。
据他介绍,智利地形是南北狭长的一线,在西边毗邻太平洋的海岸山脉和东边安第斯山脉之间的中央山谷,是车厘子等水果生长的沃土,雪山融化后的清澈雪水源源不断,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昼夜温差很大,有利水果糖份积累,所以智利的车厘子品质极高极甜,而且果实硬度高,即便经过远途运输也不影响质量和口感。


安第斯山脉 图源:elmarmialma


再加上中国的寒冬正是智利的炎炎夏日,正好弥补中国应季水果缺乏的不足,受到中国消费者欢迎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 “事实证明我没有预计错。”施密特说。
2005年,中国和智利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智利成为第一个与中国签订自贸协定的拉美国家,2010年,施密特被智利总统皮涅拉注意到了,总统请求他不再经商,改在中国代表担任大使。
2010至2014年,在施密特担任智利驻华大使的第一任任期内,他大力推广智利车厘子。智利车厘子在2010年刚刚试水中国市场时,出口量就接近50万美元。
2018年11月,智利农业部长亲自为一艘满载车厘子即将驶往中国的轮船壮行,目送满载车厘子的货船驶向大洋彼岸的中国。


图源:Pinterest
这种在中国受欢迎的小小水果,已经对智利整个农业结构、产业管理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中智两国接下来也将为了更便捷的合作条件而努力。
普通人享受突如其来的车厘子自由时,全然想不到它背后的经济学原理,看不见隐秘的竞争与智慧博弈,但施密特慧眼独具,把握经济格局,甚至扭转一个国家的命运。


央视新闻报道车厘子价格

当经济的马车跑动起来时,世界关系的车轮也随之转动,而人们却往往以为,是我们肉眼所看到的马鞭、车轮、马匹等等决定着这一切。
但我们所看不到的力量,才是 真正影响个人生活与世界面貌的深层次原因
再直白点说,那就是—— 经济就是那个“看不到的”,却地位无比重要的“力量” ,因为它解决的是人类的生存问题,这显然比能否车厘子自由要更令人关心、更为宏大。
图源:phyleaspace.tumblr.com

但是想真正摸到经济的门脉,绝不是像读历史那样, 随便取一本书来,就能得窥门径
我们见到过不少经济学的课程,但是都往往拘泥于理论,这对于提升我们本身的生活只会帮助并不大。
拥有全球化的视野去理解,甚至预测未来的经济形势,做到像施密特那样的成都,才是学到经济学精华的高级目标。
在这样的情况下,系统了解经济史,被一位自身的师傅领进门,带你冷静观摩世界经济格局的循环,就变得格外重要。
《谁在争夺世界经济的铁王座》 一课,正是一个能够领大家“进门”的经济史课程。
👇
扫描图片二维码,即可享受特惠价格


它从最“本源”的经济角度去切入,让大家看懂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国际关系背后深层次的本质,用过去5个多世纪的风云际会,串联起整个经济场里的高光与低谷时刻。
亮点更是极为突出:


01


同时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解读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真相,看清国家富贫兴衰的无线循环,接触到关键又有趣的经济史篇章:

你能相信,一朵芳香、娇弱的花朵,在漂洋过海之后, 能够摧毁一座海上帝国 吗?


你能相信,如今看起来温和无害的旅游之城威尼斯,曾经 是不可一世的贸易霸主 吗?

又或者,交给你九千个疲惫的人,你有信心 击退三万多精甲战士的猛烈冲锋 吗?


读完之后,你都能顺利地复述这些重点事件,回答出这些问题。

02


了解大国经济发展规律,并把它当做个人前进的“指南针”。

美国政治学家李普赛特说: “只懂得一个国家的人,他实际上什么国家都不懂 。”

经济不仅是国家的命脉,更是每个人生活的重要基石,国家战略间的角逐、竞争,与个人斗争欲望、积累经验的历程本质上并无两样。

从经济看世界,探索人心幽微,知己,亦知彼。

图源:pexels


03


课程里没有复杂晦涩的GNP、边际效应等经济学概念,能带大家学到该领域里的重要概念和因果, 有细节、有对比、有故事、有分析 …..带来的是高密度但不晦涩的知识体验:


01
为什么同样倡导自由贸易,荷兰共和国却没能先于英帝国称霸全球?

02
为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后,统一不久的德国立即成为了英国霸权的挑战者?

03
挤爆日本经济泡沫的《广场协议》是怎样一回事?
04
最近4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又是哪些因素作用的结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