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0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召开。
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宣布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入选和入围项目。颁奖嘉宾向入选项目颁发奖牌、证书。
广东英德市青塘遗址、湖北沙洋县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延安市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澄城县刘家洼东周遗址、四川渠县城坝遗址、河北张家口市太子城金代城址。
西藏申扎县尼阿底旧石器时代遗址、山西襄汾县陶寺北两周墓地、甘肃宁县石家东周墓地、新疆奇台县石城子遗址、江苏张家港市黄泗浦遗址、医巫闾山辽代帝陵。
洪都拉斯玛雅文明科潘遗址8N-11号贵族居址
青塘遗址位于广东省北部清远市英德市青塘镇,地处北江支流滃江中游。是华南新旧石器时代过渡阶段典型洞穴遗址。通过三年考古工作,发现了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连续的地层堆积,清理出墓葬、火塘等多处重要遗迹,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器、陶器、蚌器、骨角器、动物骨骼化石等植物遗存等各类标本一万余件。
为研究华南新旧石器时代过渡阶段聚落形态、早期陶器的出现与发展、现代人行为复杂化、区域史前文化的关系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材料。
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后港镇。从2012年到2017年,进行了五次发掘和系统钻探,对城内一般性居址、陶器生产区、中心“广场”设施、大型院落式建筑及其附属设施,乃至与仪式性活动相关的特色遗存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与揭露,确认该遗址为屈家岭文化晚期至石家河文化早期的重要城址,面积约70万平方米。
城河城址的考古发现,为我们观察距今5000年前后屈家岭文化因素的强势北上和西进提供了新的基点。城河墓地的发现是屈家岭文化研究的重要收获,弥补了江汉之间这一重要地区文明演进历程探索的薄弱环节,并将有力推动我们深入认识该地区在整个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庐山峁遗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双田村芦山峁村北。遗址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在遗址核心区——“大山梁”的顶部经钻探确认了至少四座大型夯土台基。在其中的大营盘梁台基顶部,分布着三座院落,构成“品”字形布局。始建于庙底沟二期晚段,一直沿用到龙山时代末期。
在遗址内发现的大量精美玉礼器、中国最早的一批板瓦、筒瓦,加之规划有序的高层级院落、宏大的夯土台基工程,这些共同构成该遗址作为区域核心聚落的标志性要素,具备了早期文明的基本特征,对于研究史前中国区域社会复杂化、文明起源及“早期中国”的形成等课题具有重要价值。
遗址位于陕西澄城县王庄镇刘家洼村西北。发现了一座面积10余万平方米的城址,以及众多的墓葬。其中的大墓和部分中型墓中发现了大量青铜器以及金器、玉器、铁器、陶器和漆木器等珍贵遗物。
通过分析推断,这里为芮国后期的都城遗址及墓地。芮国,这个历史上与周同姓的诸侯的最后政治中心,经刘家洼的发掘得以确认,填补了芮国后期历史的空白,也提供了周王室大臣采邑向东周诸侯国发展演变的典型个案。
城坝遗址位于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土溪镇,遗址面积567万平方米。经过5年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关键节点的考古发掘,基本厘清了城坝遗址各个区域的功能分区,并初步构建了遗址自战国晚期至魏晋时期年代序列。出土1000余件战国晚期至六朝时期重要遗物。
从目前发现的遗迹和遗物来看,呈现出渠江流域晚期巴文化的复杂性和交融性,以及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互动,反映了其特殊的地理空间和政治空间内复杂的族群关系。这些发现为进一步探讨秦汉帝国对西南地区的经营及其地方行政制度建设提供了很重要材料。
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四台嘴乡太子城奥运村内。经勘探和发掘,确认太子城遗址为一座平面呈长方形的城址。出土遗物以各类泥质灰陶砖瓦、鸱吻、迦陵频伽、凤鸟、脊兽等建筑构件为主,另有部分绿釉建筑构件、铜铁构件、瓷器、鎏金龙形饰等。推测太子城即金章宗避暑的行宫(捺钵)泰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