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领袖哈尼亚于7月31日在德黑兰遇刺身亡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发誓将对以色列“实施最严厉报复”。
为防遭到袭击,以色列加强了军事戒备。一段时间来美国也在不断往中东增军,包括把林肯号航空战斗群派往中东,形成双航母部署。美国还警告伊朗,不得实施可能导致地区局势升级的行为。
国内军事及中东问题专家在分析此事时普遍认为,哈尼亚是受邀参加伊朗新总统就职仪式的重要贵宾,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被暗杀,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件。在全球人士的高度关注下,伊朗不会吞下这颗苦果,一定会对以色列进行报复。如果不报复,伊朗的国家尊严将荡然无存。
然而就在各方静等伊朗如何对以色列实施报复时,令人意外的是,当地时间8月22日,伊朗新任外长阿巴斯·阿拉格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表示,伊朗愿致力于缓解与美国的紧张关系,并恢复与欧洲、日本等国家的关系。对是否报复的事,却绝口不提。
阿拉格奇解释说,作为解除对伊朗经济制裁和恢复伊朗与国际社会贸易正常化的关键一步,伊朗外交部将寻求处理与美国的紧张关系,并重建与欧洲国家的关系。但他补充说,伊朗这么做的前提是,美欧国家需要放弃针对伊朗的“敌对态度”,包括恢复2015年达成的伊核协议并解除对伊朗制裁。
2015年7月,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并签署《联合全面行动计划》。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但在2018年5月,美国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随后重启并新增一系列对伊制裁措施。
作为伊朗前驻日大使,阿拉格奇告诉共同社,外交部还计划加强伊朗与日本的关系,称尽管美国对伊朗实施制裁,但仍有必要开辟与日本经贸合作的新途径。他说:“我了解日本的能力与实力。日本在伊朗的能源、石油和经济领域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阿拉格奇同时表示,他将优先考虑与俄罗斯、中国等传统友好国家的关系,大力推行睦邻政策,同时改善与非洲、拉美、东亚等地区国家的关系。谈及与美欧国家的关系时,他说,他将致力于寻求欧洲国家停止对伊朗的敌对行为,同时在对美关系中推行“敌对管理”政策。
伊朗的态度转变在网上主要有几种评论。
一种评论认为,哈梅内伊出于更重要的国家利益和区域局势考虑,甘愿忍辱负重,放弃对以色列实施报复,换以改善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关系,是一种超脱了狭隘“以报还报”的大度行为,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