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柏荟医疗及其关联公司因高额提成被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325万元,关于“渠道医美”的话题再次被放置人们面前,渠道医美有没有未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
01
不正当竞争被罚325万元
▼温市监处罚﹝2024﹞96号:上海柏荟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案主要违法事实:2020年以来,上海柏荟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为了获得客源、增加交易机会,给予服务商一定比例提成,利用其影响力引客拉单。
截至案发,当事人共支付860622元,对应违法经营额207.22万元。
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处罚如下:处罚款500000元。
▼温市监处罚〔2024〕100号:温州柏荟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案主要违法事实:2020年8月以来,温州柏荟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利用推介话术,对其公司台湾籍医生情况进行虚假宣传,让消费者对医生资质、水平产生误解。2020年以来,当事人为了获得客源、增加交易机会,给予服务商一定比例提成,利用其影响力引客拉单。
经统计核实,截至案发,当事人共支付4566180元,违法经营额为1092.32万元。
责令当事人改正上述违法行为,并对当事人违法行为处罚如下:
对上述两种违法行为分别处罚款450000元、1100000元,合计1550000元。
综合来说,上海柏荟、南京柏荟、杭州柏荟以及温州柏荟等多家子公司,因支付高额提成而分别被罚款50万元、50万元、70万元和155万元(其中110万元为高额提成罚款,45万元为虚假宣传罚款)。
合计高达325万元的罚款,无疑是对柏荟医疗及其关联公司违法行为的一次沉重打击。
02
为什么渠道医美广受诟病?
长久以来事项的积累,让人们对渠道医美的第一印象就是“坑人”。
可能常见的一些例子就是,明明进入的是一家美甲店,最后出来做了个双眼皮;
或者进入的是一家美发店,最后进行了医美针剂注射。
随着渠道医美升级,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不透明”依然其主旋律。
对客户大肆进行品项的包装,做“幼态脸”、做“魔法”、做“轮廓调整”等等,但其中具体涉及到的项目名称闭口不谈,产品验真这一步更是直接省略,水货、假货或者以次充好的现象极为常见。
最让人诟病的,还是关于收入的提成,不少美容院/服务商家直接跟机构要到五五开。
为了高额返利,不少渠道对效果进行夸大宣传,但这一套对于60后、70后或许还能生效,但新一代消费者并不买单。
同时,相关的监管也愈发严格,早在2019年,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告监督管理处等多个部门举办医疗广告专题培训会时,
就明确指出了「机构不能渠道合作」,不少渠道单一化的机构也开始转型。
03
渠道医美未来走向何方?
严格来说,正规的渠道医美做的是To B生意,
在机构方看来,渠道医美和在电商平台做推广、在自媒体打造IP等行为都是相通的,属于“广告”。
毫无疑问大部分渠道都赚到了钱。很多人找渠道,也因为看中了他们能够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服务,这显然是直客医院和公立三甲医院的短板。
在
大家为情绪
消费的当下
,
渠道医美还有着一定的未来。
大家都有着自己的观点,谁也不能在当下就断言说xx就必须立即消失。在最近医美行业观察发起的调研中,关于「新客的来源」一项,只有8%的机构经营者选择了渠道,更多的还是依靠老带新、直客以及互联网医美平台。
客群来源无疑正在变迁,所有事情的发展也需要时间来印证。你对于渠道持有怎样的看法?